夏天最煩人的就是蚊子了,但你知道嗎?在蚊子變成會飛的吸血鬼之前,牠們的幼蟲「孑孓」其實就住在我們身邊的水窪裡。這些小傢伙看起來像是一根根會扭動的小黑線,特別喜歡在積水處開派對,從花盆底盤到廢輪胎裡的雨水都是牠們的豪華套房。

說到孑孓的生存環境,很多人以為只有臭水溝才會長,其實乾淨的靜水才是牠們的最愛!我家隔壁阿嬤就常說:「我陽台盆栽的水明明很清,怎麼會生蚊子?」這就是因為孑孓根本是水質檢測員,太髒的水反而活不下去。牠們用屁股上的呼吸管插在水面換氣,身體倒掛著扭來扭去,那模樣說真的還有點可愛(雖然長大就不可愛了)。

孑孓小檔案 說明
最愛居住地 靜止清水(花瓶、水桶、輪胎積水)
活動時間 全年無休,夏天特別活躍
致命弱點 怕油、怕肥皂水、怕沒水
變態週期 7-10天從卵變蚊子

前陣子社區登革熱警報,里長伯教大家一個超省錢的防孑孓妙招:在積水裡滴幾滴沙拉油!油膜會封住水面讓孑孓窒息,而且一罐油可以用超久。我試過在陽台水盆放銅板也很有效,聽說銅離子會讓牠們受不了。不過要記得定期換水,不然銅板生鏽就不好看啦。

有次跟朋友爭論「孑孓」到底怎麼唸,有人說是「孓孑」結果被笑爆。其實這兩個字是「孑然一身」的孑加上「孓遺」的孓,教育部字典查得到喔!現在我都拿這個來考小朋友,順便教他們認識這個未來會變成蚊子的小壞蛋。記得上次清理屋簷排水槽時,發現裡面全是扭來扭去的孑孓,嚇得我立刻倒了一桶肥皂水進去,這種時候真的不能心軟,不然過幾天就會被牠們的爸媽報復性叮咬了。

蚊子的幼蟲

蚊子幼蟲叫孑孓?原來我們從小就唸錯了! 這個冷知識最近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原來我們從小學課本上學到的「孑孓」發音,可能一直都唸錯啦!小時候老師教我們唸「ㄐㄧㄝˊ ㄐㄩㄝˊ」,但其實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正確讀音應該是「ㄐㄧㄝˊ ㄐㄩㄝˋ」,最後一個字要讀四聲才對。這個發現讓不少網友直呼「童年崩壞」,原來我們連這麼常見的生物名稱都唸錯了幾十年。

說到孑孓這種蚊子幼蟲,其實牠們的生活習性超級有趣。牠們最愛在水溝、積水容器裡扭來扭去,用那個像吸管一樣的口器過濾水中的微生物來吃。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一些關於孑孓的冷知識,看完保證你會對這些小生物改觀:

特徵 說明
呼吸方式 要用尾巴伸出水面呼吸,所以會倒掛在水裡
成長速度 氣溫28℃時,4-7天就能變成蚊子
天敵 孔雀魚、大肚魚最愛吃牠們
特殊技能 遇到危險會像彈簧一樣快速扭動逃離

記得小時候夏天最愛做的事,就是蹲在水溝邊找這些「跟斗蟲」(台灣人對孑孓的俗稱),看牠們在水裡翻跟斗的樣子。現在想想,那時候根本就是在幫蚊子數小孩啊!不過說真的,雖然孑孓長得有點噁心,但牠們在生態系裡其實扮演重要角色,是很多水生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下次看到積水裡的孑孓,除了趕緊倒掉防止蚊子滋生,也可以順便觀察一下這些小傢伙有趣的活動方式喔!

最近天氣悶熱又常下雨,家裡積水容器為何會出現孑孓?3秒檢查法學起來真的很重要!每次颱風過後,社區群組就會開始瘋傳「登革熱警報」,其實最關鍵的就是要把家裡那些容易積水的小角落處理乾淨。你可能不知道,蚊子最愛在靜止的水裡產卵,而且從卵變成會飛的蚊子只要7-10天,速度快到嚇人!

先來看看哪些地方最容易變成「蚊子育嬰室」:

容易被忽略的積水處 處理方法
花盆底盤 每週倒掉積水或鋪粗砂
冷氣排水管 用抹布吸乾或用寶特瓶接水
廢棄輪胎 打洞或回收處理
帆布凹陷處 拉平或撒鹽巴
寵物水碗 每天換水並刷洗

我自己最常遇到的是陽台那些瓶瓶罐罐,像是喝完的飲料杯、空罐頭,隨便放著幾天沒清,裡面就會有小小的孑孓在扭動。後來學到一招超實用的「3秒檢查法」:只要看到容器就隨手翻過來倒扣,這樣就算下雨也不會積水。如果是沒辦法倒放的容器(像魚缸或水桶),就定期用撈網檢查水面有沒有黑色小點點在蠕動。

記得有次幫阿嬤整理後院,發現她珍藏的甕缸裡居然養了一堆孑孓,她還笑說「這是我養的魚苗啦!」真的讓人哭笑不得。現在我都會提醒長輩,就算只是個小碟子接雨水,放超過5天就可能變成蚊子溫床。特別是社區中庭那些造景水池,如果看到水面上有油膜狀的東西,十之八九就是蚊子的卵浮在上面了。

蚊子的幼蟲

最近天氣炎熱又常下雨,孑孓最愛在什麼環境生長?這些地方要特別注意!蚊子的幼蟲「孑孓」特別喜歡在積水中繁殖,只要有一點點水,牠們就能快速成長。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哪些地方最容易成為孑孓的溫床,平時打掃時一定要多留意這些角落。

首先,戶外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各種容器積水。像是廢棄的輪胎、花盆底盤、甚至是屋簷下的水桶,只要積水超過5天,就很可能變成孑孓的樂園。特別是雨後要特別檢查這些地方,最好定期把水倒掉或刷洗容器。

室內的話,很多人不知道連花瓶、寵物水碗這種小地方也會孳生孑孓。我朋友就曾經因為忘記換水,結果發現花瓶裡有一堆孑孓在扭動,嚇得她現在每週都會固定清洗所有裝水的容器。

以下是常見孑孓孳生地點的整理表格:

地點類型 具體位置 預防方法
戶外容器 輪胎、花盆底盤、水桶 每週倒水並刷洗
建築物周邊 屋簷排水溝、冷氣排水 定期疏通清理
室內容器 花瓶、魚缸、寵物水碗 每2-3天換水一次
自然積水 樹洞、竹筒、石臼 填平或用砂土覆蓋

另外要提醒的是,很多人以為流動的水就不會有孑孓,其實如果水流很緩慢,像是堵塞的排水溝或水池邊緣,還是可能成為孑孓的生長環境。曾經有社區的景觀水池因為水流設計不良,反而變成蚊子大本營,後來加裝過濾系統才改善。所以檢查時不能只看有沒有水,還要注意水的流動狀況。

陽台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特別是放了很多盆栽的人家。我有次在鄰居家的陽台看到積水的拖把桶,裡面已經有孑孓在游了,趕快提醒他們處理。現在我都會建議鄰居把容器倒放,或是加蓋防止積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