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鼠咬怎麼辦】小心鼠咬藏危機!被老鼠咬了怎麼辦?

鼠咬傷不可輕忽!【注意】處理及接種疫苗

前言

夏季鼠咬傷頻傳,許多飼養寵物倉鼠或田鼠者,常因咬傷而求醫。專家強調,鼠咬傷後絕非小事,處理不當恐引發嚴重後果。本文彙整鼠咬傷處理及接種疫苗相關資訊,供民眾參考。

鼠咬傷疾病傳播途徑

被老鼠咬怎麼辦 Play

與貓狗相比,老鼠攜帶更多細菌和病毒,可傳播流行性出血熱、鼠咬熱、恙蟲病、斑疹傷寒、破傷風、鈎端螺旋體病等疾病。其中,流行性出血熱最為嚴重,鼠咬熱也常見。

鼠咬傷後處理步驟

鼠咬傷後,應立即進行傷口處理:

被老鼠咬怎麼辦

  • 用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傷口。
  • 擠出傷口血液,避免感染。
  • 保持傷口敞開,不予包紮。
  • 若傷口較深或範圍較大,請儘速就醫,接受清洗、消毒和抗破傷風處理,並使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

疫苗接種方法

鼠咬傷後,為預防狂犬病,建議接種疫苗。接種方法如下:

  • 咬傷後第 0、3、7、14、28 天各接種一劑。
  • 若 1 年內再次被咬,已接種完全療程者,只需在第 0、3 天各接種一劑。

疑似症狀及風險族羣

鼠咬傷後,若出現發燒、畏寒、頭痛、嘔吐等症狀,應留意是否感染漢他病毒。

根據統計,2021 年至今,台灣已有多人感染漢他病毒。感染漢他病毒後,依症狀可分為「漢他病毒出血熱」和「漢他病毒肺症候羣」。前者潛伏期約 12~16 天,症狀包括發燒、血小板減少和急性腎衰竭;後者則在發病 4~10 天後出現咳嗽和呼吸急促等症狀,嚴重時恐導致呼吸衰竭和休克。

其他注意事項

  • 老鼠是常見的齧齒類動物,分為家鼠、野鼠和寵物鼠。
  • 環境衞生不佳或飼養寵物鼠,容易發生鼠咬傷。
  • 鼠咬傷後應立即處理,以免感染或傳播疾病。
  • 寵物鼠雖然可愛,但仍應保持距離,避免被咬傷的風險。

容易被老鼠咬傷的動物及部位

動物 常見咬傷部位
倉鼠 手指、手臂
田鼠 腿部、腳踝
寵物鼠 臉部、脖子

被老鼠咬怎麼辦?立即採用正確處理方法避免感染

被老鼠咬後怎麼辦?以下是立即採取的正確步驟,以避免感染和其他併發症:

1. 清洗傷口

  • 用肥皂和水徹底清洗傷口。
  • 不要使用過氧化氫或酒精,因為它們會刺激傷口。

2. 止血

  • 如果傷口還在流血,請用乾淨的布或繃帶加壓止血。

3. 就醫

  • 即使傷口很小,也請就醫。老鼠攜帶許多疾病,包括鼠咬熱和漢坦病毒等。
  • 醫生會評估傷口、接種必要的疫苗並開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4. 觀察傷口

  • 在接下來的幾週內,密切觀察傷口是否有感染跡象,例如紅腫、疼痛或流膿。

5. 避免接觸

  • 在傷口癒合期間,應避免接觸老鼠或其他攜帶疾病的動物。

常見感染症狀

以下是被老鼠咬傷後可能發生的常見感染症狀:

症狀 描述
局部紅腫 傷口周圍的皮膚發紅、腫脹
觸痛 傷口按壓時感到疼痛
流膿 傷口排出黃色或白色的膿液
發燒 身體温度升高
疲勞 感到極度疲倦

預防鼠咬熱

鼠咬熱是由大鼠傳播的細菌感染。預防措施包括:

  • 消滅住所中的老鼠。
  • 妥善儲存食物和垃圾。
  • 封堵老鼠可能進入家中的孔洞。

預防漢坦病毒

漢坦病毒是一種由老鼠傳播的致命病毒。預防措施包括:

被老鼠咬的後果可能是嚴重的。遵循這些步驟可以幫助降低感染風險並保護您的健康。如果您被老鼠咬傷,請務必立即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