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羅盤】西方羅盤的前世今生:指南針與航海技術的跨文明傳遞
發明 時代
造紙術 東漢
指南針 宋朝
火藥 唐朝
印刷術 北宋

指南針:從司南到旱羅盤

中國的指南針發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司南」,是一個用天然磁石琢成的勺形指向器,勺柄指向南方。

第二個階段是磁針指南針,由北宋科學家沈括公開發明,將磁石磨在鋼針尖端,製成永久磁性。磁針指南針比司南的指向更準確。

西方羅盤 Play

第三個階段,12世紀時,中國發明瞭旱羅盤。考古發現表明,江西臨川縣發現的張仙人俑手中持有一個羅盤,表明旱羅盤在南宋時期(1127-1279)已經出現。旱羅盤比水羅盤更加方便使用,可以應用於更廣泛的領域。

中國指南針的影響

中國指南針的發明對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促進了航海業的發展,也為磁偏角的發現奠定了基礎。指南針最初被用於堪輿,後經由陸路和水路傳播到西方。旱羅盤的出現,進一步提升了羅盤的實用性。

西方羅盤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在科學技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的發明對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西方羅盤:引領航海時代的指南針

在浩瀚無垠的海洋中,船隻如何確定方向並安全航行?西方羅盤,作為航海時代的革命性發明,提供了可靠的指南,引領探索者踏上未知的水域。

西方羅盤的起源

西方羅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紀的歐洲,當時一位名叫弗拉維奧·喬亞(Flavio Gioia)的意大利航海家發現了磁鐵的指向性。他將磁針放置在一個紙盤上,並發現磁針始終指向北方。這一原理構成了西方羅盤的基礎。

西方羅盤的構造

西方羅盤主要由以下組成部分:

組成部分 功能
磁針 指向磁北極
羅盤卡 標示方位,包括南北東西
轉盤 360度旋轉,用於讀取方位
底座 提供穩定性,防止羅盤晃動

西方羅盤的使用

使用西方羅盤非常簡單:

  • 將羅盤平放在水平面上。
  • 磁針將指向磁北極。
  • 轉動轉盤,直到羅盤卡上的北方標記與磁針對齊。
  • 讀取轉盤上的刻度,即可確定船隻的方位。

西方羅盤的影響

西方羅盤的發明對航海時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航海安全:羅盤提供了可靠的指南,使船隻能夠安全地穿越海洋,避免迷失方向。
  • 探索新大陸:羅盤使航海家能夠探索未知的水域,發現新大陸,例如美洲和澳大利亞。
  • 貿易和經濟:羅盤促進了貿易和經濟,允許船隻運送貨物和商品橫跨海洋。
  • 科學進步:羅盤推動了對磁學和航海技術的進一步研究。

結論

西方羅盤作為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導航工具,徹底改變了航海の歴史。它引領探索者踏上了偉大的航行,推動了科學進步,並促成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直到今天,西方羅盤仍然是航海界不可或缺的工具,為船隻的安全航行和海洋探索提供著無價的指導。

延伸閲讀…

楊寧:如果西方沒有中國的指南針和航海技術

元朝的統治第三章:重要發明西傳及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