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坐龍】觀音坐龍顯靈60載,台灣人狂拜神像求奇蹟!

騎乘神聖靈獸,化解苦厄迎太平

引言

騎龍觀音,又稱乘龍觀音或龍頭觀音,是觀音菩薩的三十三種應化身之一。其聖像源自春秋閣前的一段傳奇,也承載著民間傳頌的感人事蹟。

觀音坐龍 Play

傳奇起源

傳説中,觀音菩薩乘龍親現雲端,指示信徒在其身姿所在處修建聖像。信徒遵從指引,在春秋閣間塑像供奉,因此有了騎龍觀音的顯聖相。

觀音坐龍

南海除煞化民風

於南海一帶,曾有瘟神肆虐,民不聊生,愚昧之風盛行。觀音菩薩心懷慈悲,決心為眾生拔除此厄。海龍王之子狻猊化身巨鰲,馱載觀音降臨南海,為百姓驅疫除邪,講授佛法,普化民心。

民澤廣布祈平安

受觀音菩薩與龍五爺法力護佑,此地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太平祥和的生活。感念菩薩的庇佑,眾人塑奉騎龍觀音像於家宅之中,祈求無災無病、福澤延綿。

龍頭化身表威嚴

騎龍觀音盤坐或站立於龍頭之上,象徵其超凡神力。佛教經典中記載,應以天龍、夜叉等身得度者,觀音菩薩便化作此等形象説法度生。

結論

騎龍觀音不僅是觀音菩薩的應化身,更承載著化解苦厄、普渡眾生的神聖使命。其聖像廣受民間崇奉,見證了觀音菩薩慈悲濟世的無量化身。

表格匯總

特點 表現 意義
聖像來源 春秋閣指示 觀音菩薩顯靈
形象由來 海龍王之子馱負 普度眾生
坐姿樣態 盤坐或站立於龍頭 威神無量
民俗信仰 護佑平安 祈求福澤
佛教經典 應化身之一 化度眾生

觀音坐龍:佛教傳説與藝術中的聖獸

觀音坐龍是佛教傳説和藝術中的常見形象,象徵著慈悲與智慧的結合,以及神聖與凡俗之間的連結。

傳説中的觀音坐龍

  • 觀音菩薩騎乘金色巨龍
  • 龍王供養觀音
  • 龍代表力量、神通

藝術中的觀音坐龍

觀音坐龍在佛教藝術中廣為描繪,常見於:

  • 雕塑:木雕、石雕、銅鑄雕
  • 繪畫:唐卡、絹畫、壁畫

觀音坐龍的象徵意義

觀音坐龍的形象具有多重含義:

  • 慈悲與智慧:觀音代表慈悲,而龍象徵力量和智慧,兩者結合代表大慈大悲。
  • 神聖與凡俗:龍是神聖的生物,而觀音是凡間的聖者,兩者相結合表示神聖與凡俗之間的連結。
  • 保護與指引:龍被認為具有保護和指引的作用,觀音坐龍象徵著觀音的保護與指引。

觀音坐龍的傳説

根據佛教傳説,觀音菩薩曾救助過一條巨龍,巨龍為報答救命之恩,便馱著觀音菩薩雲遊四海,普度眾生。巨龍通體金黃,威猛無比,載著觀音菩薩在虛空中穿梭,猶如天人降世,令人敬畏不已。

觀音坐龍的藝術表現

在佛教藝術中,觀音坐龍的形象常被描繪得莊嚴肅穆,具有強烈的精神感。觀音菩薩安詳端坐於龍首之上,面容慈悲,目光低垂,彷彿俯瞰人間眾生。盤旋於觀音身下的巨龍,氣勢磅礴,龍鬚飄揚,龍鱗閃爍,彰顯其神通廣大的威嚴。

觀音坐龍的文化傳播

觀音坐龍的形象不僅在佛教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也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民間傳説和戲曲中,觀音坐龍經常出現,成為慈悲、智慧和神通的象徵,深受民眾敬仰。

延伸閲讀…

觀音真的顯靈啦!這張神像被台灣人拜了60年原作《騎龍 …

騎龍觀音_百度百科

觀音坐龍藝術作品的分類與特徵

類型 特徵 代表作品
雕塑 精湛的雕刻技藝,莊嚴肅穆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龕的觀音坐龍
繪畫 濃鬱的色彩,細膩的筆觸 莫高窟第17窟的觀音坐龍圖
唐卡 彩繪布帛,便於攜帶 西藏薩迦寺的觀音坐龍唐卡

觀音坐龍的宗教意義

觀音坐龍的形象在佛教中具有深刻的宗教意義。它代表著眾生與佛法的連結,以及慈悲與智慧的圓融相融。觀音菩薩騎乘巨龍,象徵著她以慈悲之心普度眾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