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屬性】揭開豬肉的飲食密碼:中醫教你分辨寒熱食物,越吃越健康

不同肉類的中醫屬性

中醫將食物分為寒、熱、温、涼四性。平衡寒熱屬性的飲食有助於遠離疾病。

豬肉屬性 Play

肉類 屬性 説明
牛肉 補脾益氣, укрепляет селезенку и желудок, повышает уровень энергии
羊肉 補虛益氣,滋養身體, укрепляет организм, восполняет недостаток энергии
雞肉 補虛温中,滋補身體, укрепляет организм, согревает селезенку и желудок
豬肉 傷氣敗胃,損傷脾氣和胃氣, ослабляет селезенку, желудок
補腎益精,滋補腎臟, укрепляет почки, восполняет сущность
鴨肉 損脾胃,損傷脾臟和胃, ослабляет селезенку, желудок
傷氣敗胃,損傷脾氣和胃氣, ослабляет селезенку, желудок

注意事項

豬肉屬性

不同體質和疾病應搭配不同飲食。藥物和食物均具有藥性和食性,分為寒、熱、温、涼四性。過量食用特定屬性的食物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請諮詢專業中醫師以瞭解適合自己的飲食建議。

豬肉屬性

豬肉是廣受歡迎的肉類,具有獨特的味道和質地。瞭解豬肉的屬性對於烹飪和營養至關重要。

營養成分

豬肉富含營養素,包括:

營養素 每100克
蛋白質 21-26克
脂肪 14-20克
碳水化合物 0克
維生素B12 2.3毫克
維生素B6 1.5毫克
2.6毫克
4.7毫克

脂肪含量

豬肉的脂肪含量因部位不同而異。瘦肉部位,例如里肌肉和腰內肉,脂肪含量較低(約10-15%),而肥肉部位,例如五花肉和香腸,脂肪含量較高(約30-50%)。

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

豬肉含有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而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具有有益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脂肪類型 豬肉飽和脂肪 豬肉不飽和脂肪
飽和脂肪 33-38%
單元不飽和脂肪 42-49%
多元不飽和脂肪 10-13%

豬肉部位

豬肉可以分為不同的部位,各有其獨特的質地和用途:

部位 特點
里肌肉 瘦肉,質地細嫩
腰內肉 瘦肉,質地較里肌肉韌
豬肩肉 較肥肉,適合慢燉或烤
胛心肉 較肥肉,適合絞肉或燉
五花肉 脂肪與瘦肉相間,適合燒烤或紅燒
香腸 豬絞肉製成,口味多樣

烹飪方法

豬肉可以用各種方法烹飪,包括:

  • 徹底煮熟豬肉,內部温度達到63°C。
  • 在冰箱中儲存生豬肉,温度低於4°C。
  • 解凍豬肉後立即烹飪。
  • 不食用變質或異味的豬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