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人生大事,準備印章這個小細節常常被忽略,但其實超重要!在台灣買房簽約、過戶時,印章可是必備物品,沒有它整個流程就會卡關。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買房印章要注意的那些事,讓你在購屋路上少走冤枉路。

首先要知道,買房用的印章不是隨便一顆都可以喔!通常會需要用到「印鑑章」,這種印章跟平常蓋的橡皮章不一樣,必須先去戶政事務所辦理登記。印鑑章的材質以木頭或牛角為主,刻印時記得字體要清晰,最好用正楷或隸書,避免用太藝術的字體導致辨識困難。我朋友上次就因為印章字體太花俏,被代書要求重刻,多花了時間又浪費錢。

買房過程中會用到的印章時機超級多,這邊整理幾個最重要的場合給大家參考:

使用時機 印章類型 備註
簽訂買賣契約 賣方印鑑章 需與權狀登記印章一致
辦理過戶 買方印鑑章 新辦印鑑要提前3天登記
申請貸款 借款人印章 銀行可能會要求用特定規格
繳納稅費 任意印章 通常收據上用一般章即可

很多人會問,那印章到底要刻幾顆才夠用?建議至少準備兩顆:一顆印鑑章專門用來辦理重要文件,另一顆普通章用來收包裹或日常使用。印鑑章千萬要保管好,最好跟權狀分開放,避免同時遺失的風險。我阿姨之前就是把印章跟文件都放同個抽屜,結果家裡遭小偷,後續處理超級麻煩。

另外要注意的是,夫妻共同買房時,兩個人的印章都要準備齊全。有些銀行還會要求印章的直徑不能太小,建議刻2公分左右的尺寸最保險。如果印章用久了有磨損,記得要重新刻過,免得文件被退件。上次陪同事去辦過戶,就因為印章邊緣有點缺角,被地政事務所要求換新章,當場跑去找刻印店真的很崩潰。

買房 印章

買房印章要用哪種材質?專家推薦這3種最耐用!每次簽約買房都要蓋印章,但你知道印章材質會影響使用壽命嗎?台灣房仲業的老師傅們都說,選對材質才不會蓋到一半印面裂開,或是用沒幾年就磨損到字都糊掉。今天就來分享最受專業人士青青睞的三種材質,讓你一次搞懂怎麼挑!

首先是最經典的「牛角印章」,這種材質在台灣用了幾十年還是很受歡迎。老師傅特別推薦水牛角製作的,因為密度高、韌性強,蓋起來線條特別清晰。我阿公那顆用了30年的牛角章現在還在用,只是邊角有點包漿而已。要注意的是現在市面上很多混充塑膠的,真正好的牛角章按下去會有種溫潤的彈性,價格大概落在800-1500元之間。

再來是近年很紅的「玉石印章」,尤其是台灣本土的豐田玉最搶手。這種材質硬度高達6-7度,根本磨不壞,蓋出來的印色也很飽滿。我認識的代書阿姨自己就用一顆墨玉章,她說每次客戶看到這種高級材質都會多幾分信任感。不過玉石章價格落差很大,從2000元到上萬元都有,建議新手先從3000元左右的入門款開始買。

最後是實惠又耐用的「金屬印章」,最常見的是銅合金材質。這種印章超級耐操,完全不怕摔也不怕潮濕,很適合隨身攜帶。我自己就有一顆黃銅章放在包包裡五年了,連刮痕都很少。現在還有鈦合金的進階款,重量更輕但價格要貴上一倍,就看個人預算來選擇啦!

材質類型 優點 缺點 建議價格
牛角印章 傳統耐用、印色溫潤 怕高溫變形 NT$800-1500
玉石印章 高級質感、硬度最高 價格較高 NT$2000起
金屬印章 最耐摔、防水防鏽 手感較冰冷 NT$600-3000

挑印章的時候記得要現場試蓋看看,好的印章蓋下去會很順,不會有卡卡的感覺。我陪朋友去買章時就看過有人貪便宜買到200元的塑膠章,結果蓋沒幾次就裂開,反而要重買更浪費錢。另外建議印面不要選太複雜的圖案,簡單的篆體或楷書最實用,畢竟買房文件上印章清晰度比花俏更重要啊!

簽約時印章怎麼蓋?房仲教你正確蓋印位置

買房簽約時蓋印章看似簡單,其實眉角超多!很多人在這個環節出錯,導致後續糾紛不斷。今天就用房仲業實務經驗,告訴大家怎麼蓋才專業又安全。首先要注意印章材質,最好使用「硬質印章」像是牛角章或玉石章,避免用軟橡皮章容易被仿冒。蓋印時力道要適中,太輕會模糊、太重會暈開,建議先在廢紙上試蓋幾次掌握手感。

簽約文件通常會有多處需要蓋章,以下整理幾個重點位置的蓋印方式:

文件位置 蓋印方式 注意事項
契約書署名處 蓋在簽名上方或右側 避免遮住重要文字
修正條款處 蓋在修改處旁邊 每處修改都要蓋
附件頁 蓋在頁面右下角 與主契約騎縫章對應
契約騎縫處 印章要跨越多頁 確保文件連續性

特別提醒,如果是委託房仲買賣,記得在「專任委託書」和「要約書」上也要蓋章,這些文件的法律效力很強,千萬別漏掉。印章油墨建議選用不易褪色的印泥,紅色最為正式,藍色通常用於副本。現在很多契約都是電子化,若遇到電子簽章系統,記得確認印章圖檔的清晰度,模糊的話可能會被要求重新簽署。

簽約當天最好攜帶兩顆不同印章,一顆用在重要文件,另一顆備用。有些建商或代書會要求「印章相符」,所以帶平常在銀行或地政事務所登記的那顆最保險。如果契約頁數超過五頁,建議每頁都蓋騎縫章,雖然麻煩但能有效防止文件被抽換。最後檢查時,務必確認所有蓋印處都沒有漏掉,特別是數字金額和日期旁邊,這些地方最容易出問題。

買房 印章

最近有朋友在問:「為什麼買房要準備兩組印章?內行人揭密」,其實這跟台灣房產交易的特殊流程有關。買房不像平常簽名那麼簡單,從簽約到過戶整個過程會用到超多文件,而且很多時候需要「印鑑證明」,這時候如果只有一組印章就會很麻煩。特別是當買賣雙方時間喬不攏時,你可能需要同時在不同地方用印,有備用的第二組印章就能避免卡關。

先來說說買房過程中哪些地方會用到印章。從簽訂買賣契約開始,到申請貸款、辦理過戶、設定抵押權,每個環節都要蓋章。更麻煩的是,有些文件需要「印鑑證明」,也就是你的印章必須先在戶政事務所登記過,這種章就不能隨便亂刻,一定要跟登記的一模一樣。如果這時候你的唯一一顆印章不見了或壞了,整個交易流程就會被迫暫停,超級麻煩的啦!

使用時機 第一組印章用途 第二組印章用途
簽訂買賣契約 買方用印 備用或代書代辦時使用
申請貸款 銀行文件用印 同時段其他文件用印
辦理過戶 地政事務所登記 委託代書辦理時授權用印
設定抵押權 銀行抵押權設定文件 其他相關契約同步用印

很多內行人都會建議,買房前最好先去戶政事務所登記兩組印鑑章,一組平常隨身攜帶,另一組交給信任的代書或家人保管。這樣做有個好處,當你需要同時處理多份文件時,可以分頭進行不會被卡住。比如說過戶當天可能要同時跑銀行和地政,有兩組章就能分開作業。而且萬一其中一組不小心弄丟了,至少還有備用的可以馬上補上,不會影響整個交屋進度。

另外要注意的是,這兩組印章最好都是正式登記過的印鑑章,不要隨便拿文具店的便宜印章來用。因為房產交易涉及的金額很大,銀行和地政單位對印章的審核都很嚴格。有些代書還會特別提醒客戶,兩組印章的材質不要太軟,像是橡皮章或原子印就很容易磨損,蓋久了會變形,到時候文件被退件就更麻煩了。最好是選擇硬質的牛角章或象牙章,雖然價格比較貴,但可以用很久也不會變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