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贔屓 意思】逆鱗、贔屓是什麼意思?這樣唸才正確!

「判官贔屓」:源義經與時人的推崇

[2023年12月日語能力考報名即將開始。報名難麼]?的確,不能説簡單。但是,以往不少人最終沒有報上名,是因為對報名不太瞭解或是沒有做好準備。報名最關鍵的是:事先準備+信息通暢,只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成功報名指日可待。

此俗語起源於平安時代末期,關乎源賴朝與其弟源義經之爭。義經在源平合戰中立下赫赫戰功,卻因擅作主張而失寵於賴朝。後者派遣奉行梶原景時,彈劾義經傲慢無禮,導致賴朝對其不滿與日俱增。義經得知後,親筆謝罪,但言語反倒加深賴朝憤怒。

贔屓 意思 Play

壇之浦之戰後,義經押解平宗盛等戰俘返京,卻遭賴朝拒絕入境。義經盛怒之下,公開宣稱願與有志之士反叛賴朝。賴朝得知後,沒收義經領地,更以其拒絕徵討源行家為由,發兵討伐義經。義經雖取得討伐賴朝之宣旨,但響應者寥寥,最終亡命奧州。後賴朝遣軍圍攻奧州,逼使義經於衣川自盡。

義經之死舉國哀悼,時人難以理解其悲慘遭遇。後世遂以「判官贔屓」一詞,形容世人對義經的推崇。此詞起源於室町時代,估計為室町時代末期至江户時代初期所創,文獻記載則始於江户時代初期。

贔屓 意思

關於「判官贔屓」一詞的成因,學界有不同見解。上橫手雅敬認為,義經受欺負才是此詞的起源,源自批評其專橫跋扈的梶原景時與發動討伐的源賴朝。歷史學者奧富敬之則指出,《吾妻鏡》以義經為正面人物,將梶原視為讒人,意在批判源賴朝心胸狹隘,疏遠義經。

另一方面,由於景時奉賴朝之命監視義經,其所謂「讒言」未必失實。加上義經私自任命官職,違反賴朝規定,引發許多武士戒心。因此,將賴朝視為心胸狹窄,以莫須有罪名陷害義經,是不適當的。

有關義經的傳記小説《義經記》,成書於室町時代,以「將人們希望發生的歷史寫成傳記」為理念。該作將義經塑造成「完美無缺的英雄」,深受民眾喜愛,並將「判官贔屓」主題化。

以此為基礎,《義經記》根據理想英雄形象塑造義經,並以英雄崇拜形式具體化「判官贔屓」。同時,將傳説與史實混淆,讓世人難以辨別,導致義經的傳記添加虛構與傳説成分,形成虛實矛盾。高橋富雄認為,「判官贔屓」並非一般對義經的偏袒,而是象徵《義經記》成書精神的特殊偏袒。

「判官贔屓」的背景,源於源平之爭中活躍後卻悲慘收場的義經形象,與日本人喜愛的「貴種流離譚」類似。義經符合武將形象,同時擔任「王朝貴公子」的角色,在人們中引起共鳴。學者認為,「義經物語」之所以廣為流傳,並非來自他的實際經歷,而是始於他遇到挫折之前。

因此,「判官贔屓」一詞的誕生,是源義經實際人生開始之前,世人已預先準備好的結果。

表格

詞彙 説明
判官贔屓 世人對源義經的推崇
源平合戰 源賴朝與平清盛之間的戰爭
討伐 發兵攻打
讒言 誣陷他人,使之受罰
抹黑 蓄意散播不實言論,破壞他人形象
宣旨 皇家頒布的命令
私自 未經批准擅自
戒心 猜忌、防備之心
莫須有 沒有根據,或指捏造的罪名
虛構 想像出來的,沒有根據的
傳説 代代相傳,未經證實的故事

贔屓:偏袒、偏愛

「贔屓」一詞,在中文裡有「偏袒、偏愛」的意思,常指對特定事物或個人給予特別的優待或支持。以下是「贔屓」一詞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意義:

情境 用法 意義
人際關係 偏袒 特別照顧特定的人,即使其過錯或缺點,也加以袒護。
商業活動 優惠 對特定顧客或合作夥伴提供額外的優惠或折扣。
文學藝術 偏好 特別喜愛或欣賞某位作家、藝術家或其作品。
司法審判 偏心 在審判過程中,對特定當事人抱持偏見或歧視,影響裁決公正性。
社會現象 偏見 對特定族羣、性別或階層的人持有的刻板印象或成見。

贔屓的影響

贔屓的行為可能帶來正負面的影響:

影響 例子
正面 對偏袒的人或團體形成強烈的歸屬感。
負面 破壞公正性,造成社會不公或信任危機。

避免贔屓

為了避免贔屓行為,應遵循以下原則:

原則 做法
公正無私 秉持客觀的態度,不因個人喜愛或偏見而影響決策。
平等對待 將所有人都視為平等的個體,不論其背景或特質。
避免衝突利益 迴避可能導致偏袒的情況,如與當事人有特殊關係或利益連結。

結論

「贔屓」一詞指偏袒、偏愛,在人際關係、商業活動、文學藝術等領域都有其特定的意義和影響。雖然贔屓有時能帶來歸屬感,但其負面後果也應引起重視。為了維持社會公正和信任,應避免贔屓行為,並秉持公正無私、平等對待的原則。

延伸閲讀…

日文翻譯中文- 贔屓是什麼意思

快快樂樂學日文- 日語中的「贔屓」是什麼意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