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每個人都有一個生理時鐘
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無形的「生理時鐘」在一天24小時中不間斷地運行,影響著我們的體温、血壓、脈搏、情緒、精力、記憶力等,產生週期性的循環變化。當生理時鐘穩定時,人體也會因此變得健康、充滿活力。反之,則會讓人感到疲憊不適。
本文重點


本文將透過説明生理時鐘與人體排毒時序的對應關係,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順應生理時鐘,促進身體健康。
正文
子時(23:00~01:00):熟睡勿熬夜
* 23:00前務必入睡,避免進食。養生講求睡子午覺,請要求自己一週至少要有三天能做到。
* 避免熬夜時進食,可先吃一點温熱、易於消化的食物,隨時補充温熱水。常喝咖啡或茶提神者,容易耗掉體內的B羣維生素,因此平時應注重補充。
醜時(01:00~03:00):熟睡養肝
* 肝經的排毒時間,此時最重要的養生法就是「熟睡」。若熬夜晚睡,將會錯過造血的最佳時間,容易導致貧血。
寅時(03:00~05:00):深度睡眠補充精力
* 肺經的排毒時間。此時要進入深度睡眠,使經過肝臟新陳代謝後的血液送往全身,讓人精力充沛。
卯時(05:00~07:00):咳嗽發作不必用藥
* 屬於休眠期,應該已經進入沉沉夢鄉。咳嗽常會在這個時間點發作,但不宜用藥,影響排毒,如有需要,以吸入型藥品為主,可直接入肺。
辰時(07:00~09:00):大腸排毒應定時上廁所
* 有肺部問題的人,可以晨起運動,讓心肺有氧代謝。應養成固定排便習慣,腸道堆積的宿便是萬病之源。在大腸排毒時間,可在刷牙前好好上廁所排便。
巳時(09:00~11:00):脾經避免過度耗損
* 適合做運動,尤其加強呼吸訓練,增加腸胃蠕動。此時為注意力及記憶力最好狀態,適合學習,可好好運用在唸書或工作。同時要保持情緒穩定,使脾經避免過度耗損,另外此時不宜吃冰,脾臟若是損壞,將影響發育及生育。
午時(11:00~13:00):補充合宜食物維持脾經運作
* 可補充一些合宜食物,如堅果及適合比例的油,維持脾經運作,緩和生活及工作的壓力。正午是人體能量最強的時刻,可在用完午餐後,稍作休息,讓心臟緩和,儲備精力,以應付一天的下半場。
未時(13:00~15:00):午餐後不宜過度飢餓
* 避免過度飢餓及工作過度,以免血壓升高,心肌失調。如因化療造成心肌或心血管功能降低,可利用此時做呼吸運動,長呼長吸的訓練,減少心臟負荷,改善心肌功能。
申時(15:00~17:00):冥想修復消除過去的傷害
* 下午開始,小腸經經絡的流動,應不宜過度飲食,尤其是大魚大肉,讓吃進的食物可充分利用。可適度休息但不可過長,並利用此時專注作業,效能極佳。癌症病人可進行冥想修復,消除過去的傷害。
酉時(17:00~19:00):膀胱經運行時間適時補充水分
* 膀胱經由大腦經脊椎兩側走向腿部,主管大腦的運作與身體各器官精氣的流動,可利用這段時間冥想、背部按摩,或遠紅外線照射,改善膀胱經的能量流動,也可做些運動,不管是室內或室外,以放鬆心情。另外多喝水,有助於排尿功能。
戌時(19:00~21:00):腎經排毒選擇清淡食物
* 腎經是我們能量的源頭,吃晚飯時間,可選擇清淡食物,避免不好的油,如油炸、重鹹、甜食等,水果要限制種類,減少腎臟及腎經的負荷,另外體力不可透支,如體力差,無能量者,應於此時作冥想及呼吸訓練。
亥時(21:00~23:00):免疫系統排毒保持身心平靜
* 用完餐後,可作簡單的散步。此時應有足夠的水分及能量,提供心血管順暢運作,可補充魚油及Omega-3、Omega-6(1:4比例)的脂肪酸及B羣,改善心血管功能,同時可試著禪作或打坐,或是聆聽音樂或閲讀,讓身心平靜。
身體時鐘:人體的內在節律
身體時鐘,又稱生理時鐘或生物鐘,是一種內在的節律,調節著我們身體的許多功能,如睡眠、體温、激素分泌和新陳代謝。它與地球的24小時晝夜週期同步,幫助我們適應環境的變化。
身體時鐘的構成元素
身體時鐘主要由以下元素組成:
元素 | 功能 |
---|---|
主時鐘 | 位於大腦下視丘的視上核,調控其他生理時鐘 |
外周時鐘 | 位於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與主時鐘同步 |
感光蛋白 | 幫助身體感知光線,將光線信號傳遞給主時鐘 |
信使物質 | 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將身體時鐘的信息傳遞給身體其他部分 |
身體時鐘的工作原理
身體時鐘的工作原理可以分為以下步驟:
- 感光蛋白感知光線。
- 光線信號傳遞給視上核。
- 視上核重置主時鐘,使其與外界晝夜週期同步。
- 主時鐘通過信使物質向外周時鐘發送同步信號。
- 外周時鐘調節身體的生理功能,如睡眠、體温和激素分泌。
身體時鐘的影響
身體時鐘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和日常活動有著深遠的影響:
影響 | 例子 |
---|---|
睡眠 | 調節睡眠-甦醒週期 |
體温 | 調節體温規律 |
激素分泌 | 控制荷爾蒙釋放,如皮質醇和褪黑激素 |
新陳代謝 | 調節新陳代謝率 |
打亂身體時鐘的因素
某些因素會打亂身體時鐘,導致時差、睡眠問題和其他健康問題:
延伸閲讀…
人體的生理時鐘,睡眠才是養生護體之道!
你瞭解人體的生理時鐘嗎?什麼時間做什麼最養生?
因素 | 例子 |
---|---|
長途飛行 | 跨越多個時區 |
夜班工作 | 在非通常的睡眠時間工作 |
輪班工作 | 輪換工作時間 |
光線暴露 | 暴露在不適當的照明條件下 |
調節身體時鐘的方法
要調節身體時鐘,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方法 | 建議 |
---|---|
規律的睡眠時間表 |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就寢和甦醒 |
規律的進餐時間 | 定期進食,避免在不尋常的時間吃零食 |
規律的運動 | 定期鍛煉,但避免在睡前幾個小時內劇烈運動 |
光照暴露 | 白天確保充足的陽光照射,晚上避免接觸藍光 |
輔助睡眠 | 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輔助睡眠產品,如褪黑激素或光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