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塔儀式時間】進塔儀式時間大揭密!見證亡者安心入住最後歸宿

台灣的喪葬習俗:晉塔安葬

喪葬習俗中,[晉塔(進塔)]是安葬儀式,等同於告別式。晉塔前需注意以下重點:

進塔儀式時間 Play

步驟 細項
日 煞 避開亡者大利方向與當年煞方的衝突,擇吉時晉塔。
時間 避免當天下班過後才晉塔,可委託禮儀公司暫厝。
通知 事先聯繫靈骨塔管理單位,約定晉塔時間及辦理相關程序。
文件準備 備妥火化許可證、塔位訂購證明、塔位權狀、身分證明文件。
宗教儀式 請宗教師主持安葬儀式,確認祭品、紙錢等物品。
私公塔差異 私立寶塔提供較完整服務,公塔則需注意預約時間。
遷 葬 提供遷葬證明,向公所申請遷出許可,並與人員約定遷葬時間。

喪禮流程大致可分為以下階段:

階段 細項
遺體安置 妥善安置遺體,通常放置於殯儀館。
豎 靈 供親友瞻仰,製作靈堂佈置、訃聞等。
入 殮 將遺體移入棺材,誦經祈福。
告別式 家屬親友參與的儀式,表達對逝者的哀思。
出殯 將遺體送往安葬目的地。

喪禮時程依往生者信仰、喜好等因素有別,一般約需10-15天。

進塔儀式時間

身後事規劃

現代人注重化繁為簡,葬儀費用依方案而異:

方案 費用 特點
圓滿風華 $99,999 保留傳統中式禮儀精髓,減少繁瑣儀式。
國民普羅 $69,999 省略法事伴奏,降低開支。
國民簡約 $49,999 不設靈位,不舉行出殯儀式。
家族追思 $11,999 依逝者喜好定製告別式,表達愛與思念。
人文追思 $139,999 全方位客製化告別式,打造獨一無二的送別儀式。

身前預先規劃身後事,可減輕家屬負擔,使告別式更符合逝者的意願。

進塔儀式時間:追憶與告別的神聖時刻

進塔儀式,是將逝者靈位或骨灰安放於塔位或納骨堂中的莊嚴儀式,更是家屬追憶與告別的重要時光。

意義與儀式流程

進塔儀式具有多重意義:告別逝者、祈福往生、安撫哀思。常見的儀式流程如下:

  • 迎靈:由家屬或法師迎請亡者的靈位或骨灰至塔位或納骨堂。
  • 上香祭拜:家屬輪流上香祭拜逝者,表達追思之情。
  • 開光入塔:法師或師父誦經開光,將靈位或骨灰安奉於塔位或骨灰罈中。
  • 獻花灑淨:家屬獻上鮮花,並由法師灑淨淨水,淨化與祈福。
  • 功德迴向:家屬誦經祈禱,迴向功德給亡者,祝其早登極樂。

時間安排

進塔儀式時間會依據以下因素有所不同:

因素 影響程度
塔位或納骨堂規定 決定儀式時段及長度
法會安排 法師或師父的時間表
家屬意願 配合家屬的方便時間
逝者信仰 不同宗教或習俗可能有不同的儀式時間

常見時間段

以下是台灣常見的進塔儀式時間段:

時段 優點 缺點
早上9:00-11:00 陽光普照,視野清晰 時間較早,需要早起準備
下午1:00-3:00 温度適中,採光充足 時間較短,儀式內容可能需簡化
下午3:00-5:00 風和日麗,環境優美 時間較晚,可能受天候影響

選擇建議

選擇進塔儀式時間時,應考量以下事項:

  • 家屬方便性:配合家屬的時間,避免過度疲勞或影響行程。
  • 塔位位置:若塔位位於較高或較低位置,應考慮光線和視野等因素。
  • 天氣狀況:若儀式在户外舉行,應留意天氣預報,避免受雨水或陽光影響。
  • 宗教習俗:遵循亡者的信仰或習俗,選擇合適的儀式時段。

進塔儀式時間的適切安排,不僅能營造莊嚴肅穆的氛圍,更能讓家屬在追憶與告別的過程中,得到心靈上的慰藉與釋放。

延伸閲讀…

晉/進塔儀式不是放進靈骨塔就好!晉塔的意思與禁忌?不 …

晉塔應注意那些事?常見晉塔祭拜須知,包含日期與方位等選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