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尺大多是方形木頭製成,有會刻上日、月、二十八宿名稱,有三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等圖案。
經典中的説法,度量工具有除妖力,所以法尺可以辟邪除魔,這一點上東西方觀點驚人相似,比如西方司法女神朱蒂提亞拎着一杆天秤,而道教財神趙公明手中則握有一把鐵尺。
優點:適用面廣,上可驅魔降妖,下可打徒弟手心。
缺點:戰法器,萬一掄到妖怪,後果難料。
法尺大多是方形木頭製成,有會刻上日、月、二十八宿名稱,有三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等圖案。
經典中的説法,度量工具有除妖力,所以法尺可以辟邪除魔,這一點上東西方觀點驚人相似,比如西方司法女神朱蒂提亞拎着一杆天秤,而道教財神趙公明手中則握有一把鐵尺。
優點:適用面廣,上可驅魔降妖,下可打徒弟手心。
缺點:戰法器,萬一掄到妖怪,後果難料。
會配有木柄,是鞭子,可以鞭撻妖魔,辟邪除怪。
這種法器煉製到大成,傳説中大名鼎鼎捆仙繩。
優點:可以捆妖捆人捆鋪蓋,能執行鞭刑,居家旅行必備。
缺點:對手法要求,需要加練習才能使用。
會配有木柄,是鞭子,可以鞭撻妖魔,辟邪除怪。
這種法器煉製到大成,傳説中大名鼎鼎捆仙繩。
優點:可以捆妖捆人捆鋪蓋,能執行鞭刑,居家旅行必備。
道教主要特徵之一十分重視法術行使,因此進行各種儀式時,基本符令、咒語之外,運用各式器物來達到行法術目的,這些器物通稱「法器」,而這些法器於具有法力,成為具有辟邪功能、具有法力器物。
道教法器原型多半從古代器物衍化而來,主要有古代信物、武器,前者如令牌、法印、龍角(法角),後者如七星劍、師刀、法索。
類型眾多道教法器中,可它功能而區分召請、證盟和驅煞辟邪三種類型。
召請法器,主要召請護法神來臨守護壇場或呈送疏文,如令牌、龍角、帝鐘。
證盟法器,主要是各類型法印,符令、疏文配合運用。
而驅煞辟邪法器數量多,主要驅逐,如七星劍、師刀、法尺、法索。
令牌
〈五雷號令牌〉。
圖片提供者:謝宗榮。
令牌有五雷令牌和天皇號令,台灣道壇五雷令牌主,於道教儀式中。
五雷令牌形式上圓下方形令牌,、反兩面常有三清諱(,即玉清、上清、太清,合稱三清道祖)、五雷號令、總召萬靈字樣,以及法劍或雷神形像。
而令牌側邊刻有二十八星宿名諱(角、亢、氐、房、心、尾、箕、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鬥、牛、女、虛、危、室、壁)。
令牌上文字使用組合文字複文式形式,以及符令式紋樣,來象徵其具有法力。
五雷令牌道壇上法器,供奉道壇神案上,而法會、醮典中,道士執令牌召請護法神降臨,護衞道壇,並達到驅逐妖魔目的,於發表科儀中召請官將儀式,以及勅水禁壇科儀中召四儀式。
帝鐘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令牌有五雷令牌和天皇號令,台灣道壇五雷令牌主,於道教儀式中。
五雷令牌形式上圓下方形令牌,、反兩面常有三清諱(,即玉清、上清、太清,合稱三清道祖)、五雷號令、總召萬靈字樣,以及法劍或雷神形像。
而令牌側邊刻有二十八星宿名諱(角、亢、氐、房、心、尾、箕、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鬥、牛、女、虛、危、室、壁)。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五雷令牌道壇上法器,供奉道壇神案上,而法會、醮典中,道士執令牌召請護法神降臨,護衞道壇,並達到驅逐妖魔目的,於發表科儀中召請官將儀式,以及勅水禁壇科儀中召四儀式。
帝鐘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帝鐘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帝鐘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帝鐘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帝鐘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帝鐘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帝鐘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延伸閱讀…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帝鐘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稱為「法鐘」、「三清鈴」,是道士運用法器之一,其造型特徵是握把上端作成三叉形狀,來象徵道教「一炁化三清」信仰。
道士進行儀式時配合請神唸咒儀式進行,手執帝鐘上端握柄,節奏式前後搖動,使鐘內金屬錘撞擊鐘壁內部而發出鈴聲,藉由鈴聲可達到驅除邪魔作用。
左〈帝鐘〉,右〈法鈴〉,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法印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延伸閱讀…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太上老君印〉,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印是指鐫刻有神祇名諱或符文印璽,印面單面、正方形,印身上方有時雕有印紐,印紐獅形辟邪獸見。
天師府所用法印形式,印身六面體,每一面刻有印文。
材質多用木料,有銅製品或石材。
一天師道派視法印,天師印及寶劍是張天師傳家寶,每一代張天師配有劍印。
一天師道派擅長符籙道法,科儀中常要處理文書或符籙,加蓋法印成為仙聖印證文書、符籙靈力手法。
因此道教信徒相信法印具有神力,可以除魔辟邪。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道教法印類型多,見玉清印、三清印老君印三種,玉清印即元始天尊法印,印文鐫刻「玉清寶」,常用於發表科儀或勅蓋符令儀式中,蓋表文、符令之上,來象徵奉元始天尊旨意執行。
三清印稱三寶印,印文鐫刻「道經師寶」,是道壇常用法印,於疏文、關文、牒文用印。
老君印印文鐫刻「太上老君」,即是奉太上老君旨意,於疏文用印,或是蓋信徒衣領上來達到護身辟邪目的。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
淨水缽
淨水缽稱水盂、水碗,是道士執行道壇科儀時法器,主要是法力勅水道壇五方使,避免幹擾道壇。
淨水缽多用銅或錫金屬材質製作,使用時內盛清水,燒化符進入缽中使清水成為具有穢法力法水。
儀式中道士左手託水缽,右手取榕枝沾法水來,或是用口含淨水噴出來壇場。
龍角
龍角稱龍甲、號角、牛角、角笛,龍角見彎曲牛角(水牛、黃牛)製作,尖端安裝銅製吹嘴,另外有整支使用錫打製成半圓式號角,稱錫角。
龍角是法師或道士作法時法器,常用於召請五營官將或其他神將儀式中,法師左手持帝鐘或令旗、七星劍,右手執龍角貼嘴角來吹出具有號音,目的祈請護法官降臨法場,來達到驅除目的。
七星劍
七星劍是道壇法器之一,主要有金屬製和桃木製兩種材質。
七星劍長二到三尺,不論是金屬鍛造或桃木雕製,劍刃兩面多鑲有北斗七星符號,具有斬殺法力,一天師道派道士所常用,與「天師印」即為張天師家傳寶物。
道長「禁壇」科儀中,使用七星劍配合淨水來進行勅五方,藉由七星劍法力來掃除道壇妖氛,並以七星劍進行開金井立獄封鬼門儀式;有時兩把同時使用,稱為雌雄劍、雙劍或合劍。
師刀
稱法刀、師公刀,是法師專用法器,長約一尺,多銅製或鐵製。
刀刃形狀類似匕首,刀刃兩面上刻有七星圖案,刀柄製成類似剪刀形狀,刀柄內串有七或十二隻銅錢,來象徵北斗七星或十二時辰,造形。
法師法場儀式中,搖動師刀作響,達到斬妖除魔、驅除目的;常用於改運割鬮儀式中,用師刀割斷藺草,來象徵割離信眾厄運。
左上〈缽〉、右上〈龍角〉、左下〈七星劍〉、右下〈法刀〉,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法尺
法尺是具有法力尺,長約一尺,法師常用法器,法師儀式中用來驅退邪魔。
法尺形制有扁形鐵尺或木尺,以及木製四方棍形天蓬尺。
於尺具有度量功能,故宗教信仰中轉化成一種法器與辟邪器物,如「禮鬥法會」米鬥中置有尺,象徵度知長短。
而天篷尺尺面沒有刻度,但雕有日月、南北鬥星宿圖案,以及天篷元帥、天猶元帥名號,祈藉天篷大神神聖力量,來驅除信眾身上鬼魅。
法索
〈法索〉,典藏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圖片提供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稱為「法繩」、「法鞭」,是法師法器之一,台灣法師尊稱金鞭聖者,使用時它披掛頸肩之上。
法索握柄處多木製,上雕蛇頭或龍頭造型形及八卦圖案,繩身袋仔絲(麻線)編成。
使用時手執木雕部分以揮甩繩身,以之驅除;不用時則將繩身盤繞,使其握柄尾端頭部上,供於桌案上。
法索起源與古代福建永春安溪一帶法主公信仰有關。
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張蕭洪(或稱張趙湖)結義兄弟三人,聽聞福建永春州九龍潭石牛洞有一千年蛇妖,能化人形危害地方,當地居民需於每年獻祭活人,否則即有天災蟲害降臨。
張姓兄弟三人入洞制服蛇後,化為青煙昇天神,蛇患從此而,百姓建廟奉祀,尊稱法主公。
而法主公制服蛇,成為法主公駕前蛇軍,輔佐法主公法力信眾驅逐邪魔。
法索是法師進行儀式時即為其主要法器,法師持之來召請五營神將壓鎮五方,或是用以驅逐。
加入書籤
« 山林間鳥語故事
鳥類生態手記數則 »
發表日期:
星期二, 十二月 20th, 2011 | 分類:文獻檔案, 藏品故事, 觀察室歷史文章 | 瀏覽:15,420人次.
Tags: 典藏, 宗教, 法器, 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