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歲時占卜中的晝夜吉凶
殷人的佔卜不僅限於晝夜吉凶,更涵蓋晝夜天候預測。「今日雨」與「今夕雨」分別推測某日的晝夜是否降雨(圖①-1,2)。現代「夕」字指日落前後數小時,但在殷卜中,「今夕雨」與「今日雨」相對,表明「夕」指太陽下山至翌日升起前。由此可見,殷人對「夕」的理解遠超現代人的認知,其時間跨度更為廣闊。
考察太陽相關佔卜,不難發現殷人日常生活深受太陽中心世界觀影響。太陽運行規律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構成了殷人社會的基石。


「道」字之本義
「道」字本意為道路,但非普通道路,而是人類最初、最重要、最根本的道路。從常人視角,「道」涉及人生觀、世界觀乃至哲學觀念。從修煉者角度,佛家稱其為「佛法」,道家稱其為「道法」,皆指向成就解脱之道。
《説文解字》將「道」釋為「所行道也」,由「辵」(行)與「首」構成,意指最初的道路。道,行步也,由「行」與「首」組成,亦表最初之義。
宇宙本原也被稱為「道」,即「真、善、忍」的最高宇宙特質。《易經》雲:「一陰一陽謂之道。《説文解字》曰:「一達謂之道。」「達」為「道」的別體,由「辶」和「大」構成,意為通達之路。
「道」字亦通「首」,《老子》雲:「先天地生,有無物混成,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由此,「道」具有「大」、「最初」、「一」等涵義。導引術語「導」亦源自「道」,意為引導氣功。
道‧説文解字
一、説文解字中的道
説文解字為東漢許慎所著的字典,是現存最早收錄篆文的字典。書中對於「道」字的解釋為:
文字 | 部首 | 筆畫 | 五行 | 解釋 |
---|---|---|---|---|
道 | 行 | 11 | 金 | 1. 行也。 2. 理也。 3. 引也。 |
二、道之多義
説文解字對「道」字的解釋囊括了其多重涵義:
- 行跡、道路:「行也」,指走動的路線或行為軌道。
- 規律、法則:「理也」,指事物運行的規律或道理。
- 引導、牽引:「引也」,指引導或牽制的行為。
三、道之三層次
從説文解字的定義中,可將「道」分為三層次:
- 身體層面:「行也」,指具體的動作行為。
- 心靈層面:「理也」,指內心的規則和法則。
- 社會層面:「引也」,指人際互動中的影響力和約束力。
四、道之古義演變
「道」一字在古漢語中的意義隨著時代而演變:
- 先秦:主要指道路或行為規範。
- 春秋戰國:開始有了哲學意味,指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
- 戰國末期:道家、儒家等思想體系中,道成為宇宙本體和倫理原則。
- 漢代:道字的意義更加豐富,包括了德、義、理等概念。
五、道之現代意義
時至今日,「道」仍是多義的:
- 道路、行徑
- 道德、倫理
- 規律、法則
- 宗旨、志向
- 技術、方法
結論
説文解字對「道」字的詮釋,為我們理解道字的深遠意義提供了基礎。道既是具體的行動,也是抽象的法則,更是一種精神性的指引,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延伸閲讀…
道
漢字の來た道|漢字文化資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