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爻辭
爻數 | 爻辭 | 象辭 | 簡解 |
---|---|---|---|
上九 | 肥遯,無不利。 | 遁走而肥碩,萬事皆順。 | |
九五 | 嘉遯,貞吉。 | 以正志也。 | 美妙遁退,心志堅定,吉祥。 |
九四 | 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 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 善於遁退,君子得利,小人失利。 |
九三 | 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 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 心繫牽累,疾病纏身,飼養奴婢有利,大事不宜。 |
六二 | 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説。 | 執用黃牛,固志也。 | 以韌革束縛,意志堅定不移。 |
初六 | 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 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 遁退落後,危難臨頭,勿輕舉妄動。 |
經文


逃脱、隱居,明哲保身。在小人道長之時,君子之道衰竭。君子遁去,遠離是非,逃得越遠越好,韜光養晦,遠離災難。
序卦
恆卦穩定,久了僵化。君子欲變革,或明哲保身,遁逃遠離;或奮力衝撞,破除僵局,大有作為。
卦象
上乾下艮,乾為大,艮為豕,大豕之象。君子居外,遠避小人,逃難避難。
卦義
遠離小人,不惹是非。潔身自愛,莫落人口。遯卦看似吉卦,但吉在逃得遠,隱居得當。問功名利祿,則兇兆也。爻辭吉凶,視乎能否遠離小人,外卦越遠越好。
占筮
君子處遯時,能逃離災難,故吉。小人安於守靜,故貞。初六,遁退不及,原地等待。六二,意志堅定不移。九三,心有牽掛,吉凶不一。九四,善於遁退,君子吉,小人否。九五,美妙隱退,但仍有牽累。上九,遁退富足,萬事皆利。
遁:隱逸的智慧與處世哲學
遁,源自《易經》,意為隱居避世,遠離塵囂。遁之道是一種處世哲學,強調明哲保身,不與世爭,從而達至內心平和與精神自由。
遁的歷史淵源
遁的思想在中國古代即已萌芽。先秦時期,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功成名遂身退」的觀念,主張居功而不戀,進退自如,避免因名利束縛而迷失自我。
兩漢時期,受黃老之學影響,遁的風尚盛行。許多文人志士選擇退隱山水,寄情詩書翰墨,追求與世無爭的清靜生活。魏晉南北朝時期,遁成為士大夫階層廣泛流行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遁的內涵與價值
遁不僅是一種外在的隱居行為,更是一種深層的內心智慧。遁之道旨在追求:
- 保全自我:遠離紛亂的世事,保護自己的德性與志向。
- 內心平和:抽身塵囂,不被外物擾亂心緒,達到精神上的寧靜和滿足。
- 精神自由:不受世俗價值觀束縛,遵循本心而活,追求真正的自我。
遁的類型
遁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類型 | 特點 |
---|---|
出世遁:徹底與社會斷絕聯繫,隱居深山或廟觀。 | |
入世遁:在社會中隱藏自己的才華志向,以平凡人的身份生活。 | |
半遁:部分參與社會活動,但保持一定的距離和獨立性。 |
遁的影響與意義
遁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主要意義包括:
- 保全傳統價值:隱士們在動亂時期保護了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了儒家思想、道家哲學等。
- 精神慰藉:遁的思想為處在紛亂時代的人們提供了精神上的寄託和慰藉。
- 審美價值:隱逸生活成為中國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境界,催生了山水詩、隱逸畫等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總結
遁之道是一種深邃的處世哲學,倡導明哲保身、順應自然、追求自我。其內涵豐富,價值深遠,不僅對古代中國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現代社會中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延伸閲讀…
遯- 教育百科
辭典檢視[遁: ㄉㄨㄣˋ]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