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旺隴】郭旺隴披露國泰創新招才術:外擴管道、內在特質為重

引言

業務轉型不可避免,企業能否接納更多刺激,勇於改變至關重要(重複2次「不是以前沒做好」和「能否接受改變」)。跨部門溝通是重中之重。

改變與創新

郭旺隴 Play

國泰金控致力於跳脱產業思維框架,慶霖分享金融海嘯中推出創新金融商品的經歷,證明「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唯一,保持懷疑才能有所突破」的信念。

行政與創新

郭旺隴

國泰行政職位突破傳統印象,以「administrative consultant」的思維,提供無微不至的顧客服務。容先強調「只要有想法,合理就可以提出來」,營運行政小組透過同理心和解決問題導向,促成業務進展。

數位人才培育

國泰注重員工發展,提供「跨單位」和「為期一整週」的新人訓練,讓新進人員快速瞭解金融科技和數位平台。詠萱以自我學習和主動優化流程為例説明「What if we could」的創新思維。

數位化轉型之影響

小鈺見證紙本文件電子化歷程,並肯定智能客服機器人「阿發」的服務提升。國泰行政團隊打造舒適的辦公環境,激發員工跨領域創新和充實感。

人才招募與敏捷開發

面對人才短缺,國泰世華增加徵才比重和頻率,同時採取敏捷開發和組織運營,注重求職者發展潛力。人力資源部創辦IT人才招募專案,加快錄取速度,滿足新一代求職者期待。

校園紮根與數位原生世代

國泰與校園合作,提供學生實習機會,培育未來數位人才。數位原生世代的創新特質成為企業的關注焦點,期望藉由新人加入激發企業活力。

附表:國泰金控關鍵轉型策略

轉型策略 具體內容
跨部門溝通 強調人員間實力取向,不分職銜
創新思維 積極探討新想法,跳脱產業框架
行政創新 提供諮詢性行政服務,促進業務發展
數位人才培育 加強新人訓練,培養金融數位知識
數位化升級 推動電子化、AI客服,提升服務效率
人才招募 調整策略,重視發展潛力、採取敏捷開發
校園紮根 與高校合作,培育數位原生世代人才

郭旺隴:台灣畜牧產業之父

前言

郭旺隴(1897-1959),被譽為「台灣畜牧產業之父」,畢生致力於畜牧推廣與產業發展,留下了豐碩的貢獻。本文旨在探討郭旺隴的生平事蹟、畜牧事業成就與影響。

生平事蹟

郭旺隴於1897年出生於台灣彰化,幼時家境清寒。早年求學於彰化師範學校,1918年畢業後任教於小學。1922年,他前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就讀動物畜產學系,並於1926年取得博士學位。回台後,郭旺隴先後於農林學校、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等機構任職,致力於畜牧研究與產業發展。

畜牧事業成就

郭旺隴一生著力於畜牧推廣與產業發展,其主要成就包括:

  • 引進優良品種:郭旺隴引進了荷蘭種乳牛、美國種水牛等優良品種,提升了台灣畜牧產業的品質。
  • 飼料改良與管理:他研究了台灣畜牧飼料資源,提出了飼料改良與科學飼養管理方法,提高了動物生產效率。
  • 疾病防治:郭旺隴積極推動家畜防疫,成立了「畜產傳染病防治所」,有效防治了牛瘟、豬瘟等疫情。
  • 飼養技術推廣:他巡迴各地指導農民飼養技術,著有《飼料學》、《畜產學》等專書,廣為畜牧從業者採用。
  • 畜牧教育:郭旺隴擔任台灣省立農業試驗所畜產部主任多年,培育了許多畜牧專業人才,也創辦了「畜牧通訊」雜誌,促進畜牧知識的傳播。

影響

郭旺隴的畜牧事業成就對台灣畜牧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延伸閲讀…

報告人:郭旺隴中石化公司人資部日期:3月16日 – SlidePlayer

活動報名系統- 活動場次資訊

  • 畜牧技術進步:郭旺隴引進的優良品種、飼養技術和疾病防治措施,大大提升了台灣畜牧產業的技術水平。
  • 產業規模擴大:優良品種的引進和飼料改良措施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使台灣畜牧業的規模不斷擴大。
  • 畜產品供應充足:畜牧技術的進步和產業規模的擴大,確保了台灣畜產品的穩定供應,滿足市場需求。
  • 人畜共榮:郭旺隴倡導科學飼養管理,提倡動物福利,促進了人畜共榮。
  • 經濟效益提高:畜牧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影響總結表

影響面向 具體表現
畜牧技術 引進優良品種、飼養技術、疾病防治措施
產業規模 規模擴大、產業穩定
畜產品供應 供應充足、品質提升
人畜共榮 科學飼養、動物福利
經濟效益 帶動相關產業、創造經濟效益

結論

郭旺隴作為台灣畜牧產業的先驅,其畢生致力於畜牧推廣與產業發展,留下了豐碩的貢獻。他引進優良品種、改良飼料、防治疾病、推廣飼養技術,奠定了台灣畜牧產業的基礎。郭旺隴的影響至今仍在畜牧業界傳承,其貢獻受到廣泛的推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