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五鬼】專訪鍾馗五鬼:傳説中的捉鬼使者,如何降伏人間煞氣?

鍾馗,傳説中的驅鬼大師

自古相傳,鍾馗乃驅鬼之神聖,其貌猙獰,滿身虯髯。 обла обла左然今人所見之鍾馗,威武朱袍,手執寶劍或扇,神情凜然。相傳其身旁常有五鬼相伴,各司其職,驅邪壓煞、引路掌燈、庇蔭護駕,營造「五鬼搬運」之勢。

鍾馗五鬼 Play

鍾馗原為唐代武舉人,因其相貌奇特而落第,怨憤之餘撞階而亡。後蒙唐玄宗夢賜官爵,敕命吳道子依夢繪像,廣傳天下。民間每逢除夕端午,懸掛鍾馗畫像以驅魔避邪。

閩南與台灣信仰,更有「跳鍾馗」之儀式,由道士或藝師扮演鍾馗,手舞寶劍驅除邪魔。傀儡戲亦有以鍾馗為主題,栩栩如生。

鍾馗五鬼

關於鍾馗之源始,傳説紛紜,有「法器説」、「蕈類説」等,但俱不可考。唐代《唐逸史》載唐玄宗夢遇鍾馗,《斬鬼記》則言鍾馗為唐德宗進士,皆涉嫌杜撰。

鍾馗五鬼傳聞

鍾馗五鬼,各著金、木、水、火、土之衣,職司分明:

鬼卒 職責
草蓆鬼 驅邪壓煞
燈籠鬼 引路掌燈
板凳鬼 路途中休息
挑擔鬼 挑行李
雨傘鬼 遮風避雨

其形象雖有微變,但其驅魔降妖之職始終不渝,令人聞之震懾,敬畏有加。

鍾馗五鬼

鍾馗與五鬼,是驅邪避煞的傳説組合,為民間信仰中的重要人物。鍾馗,傳説中能斬妖除魔的驅鬼神明,而五鬼則是鍾馗麾下的隨從,協助捉鬼驅邪。

起源

鍾馗來自唐代傳説,相傳唐玄宗患病時,夢中見到一位手持桃木劍、豹頭虎目的大鬼,自稱鍾馗,奉命斬殺妖魔,病醒後病症即癒。因此,鍾馗被視為驅逐疫鬼的守護神,並流傳至民間。

五鬼的來源則較為多元,可能是取自道教中五方鬼帝、五瘟等信仰,或是與民間傳説中的五路財神有關。

成員

五鬼共有五位,分別是:

名稱 位階 特徵
温疫鬼 副將 瘦長身材,手持疫火
幽候鬼 先鋒 面如藍靛,身披盔甲
啖精鬼 兵卒 瘦小個頭,頭大舌長
厲壇鬼 兵卒 身材魁梧,手持法印
攝毒鬼 兵卒 身著黑衣,手 empt 向前

形象與象徵

鍾馗一般被描繪成身穿紅袍、手持桃木劍、豹頭虎目、威嚴神武的形象,象徵著斬妖除魔的威嚴。

五鬼則各有特色,如温疫鬼手持疫火象徵驅除瘟疫,幽候鬼身披盔甲象徵先鋒軍的勇武,啖精鬼頭大舌長象徵啖食惡鬼。

驅邪儀式

在民間信仰中,鍾馗與五鬼常被奉祀於門户之上或神龕中,以驅邪避煞。驅邪儀式中,通常會使用鍾馗像或五鬼符咒,並誦念相關咒語,祈求神明庇佑,驅除邪祟。

相關傳説

關於鍾馗與五鬼,有許多傳説故事。例如:

  • 唐朝初年,鍾馗斬殺了作祟的妖魔,保住了李唐江山。
  • 宋朝年間,一場瘟疫肆虐,鍾馗與五鬼顯靈,滅除了疫鬼,拯救了黎民百姓。
  • 民間傳説中,鍾馗與五鬼曾幫助一名貧困的書生考取功名,並驅除了書生的煞星。

這些傳説故事反映了人們對鍾馗與五鬼驅邪避煞能力的信仰。

延伸閲讀…

寶島神很大/鍾馗爺出巡壓煞五小鬼開路急先鋒

搜索結果_鍾馗身邊的五鬼都叫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