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閩南文化中的「五福符」]
一、五福涵義與寓意
五福符上印有「天官賜福」、「金玉滿堂」、「五福臨門」等字詞,傳遞新春祈福、招財納吉的意涵。傳統的五福符使用紅色或彩色紙張製成,有些僅含紅色,有些則有五種不同的顏色。其圖案包含「財子壽」、「蝙蝠」、「牡丹花卉」、「喜鵲」、「金錢」等吉祥物,寓意辟邪納福。
二、各地區特色
台灣中部的閩南移民後代常使用「鹿仔錢」,主要在紅紙上印刷金色「福」字、梅花鹿、寶塔和蝙蝠圖案,象徵「福祿臨門」。香港的大澳地區則有紅底金色碎片的福符,上面刻有魚鱗狀紋樣,符合漁民傳統。
三、製作工藝

五福符的製作方式包括剪紙和結合版畫套色。除了傳統的剪刻,也可以使用版畫技術製作出財子壽、吉祥圖案等複雜的圖案,張貼於門楣之上,增添新春喜氣。
表:五福符各地區特色
| 地區 | 特色 |
|---|---|
| 台灣中部沿海泉州府移民鄉鎮 | 鹿仔錢 |
| 福建泉州 | 鹿仔錢 |
| 香港大澳 | 紅底金色碎片,魚鱗狀紋樣 |
門符:傳統文化中的辟邪鎮宅之寶
前言
門符,又稱門神符,在傳統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種貼在門上的符咒,用以辟邪鎮宅,祈求平安。
起源與傳説
門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據傳説,古代有兩個神將名為神荼鬱壘,負責在天門驅邪。後來人們將他們的畫像貼在門上,以祈求得到他們的庇護。
種類與用途
門符種類繁多,常見的包括:
| 類型 | 用途 |
|---|---|
| 天師符 | 驅邪 |
| 斬邪符 | 斬鬼除妖 |
| 五雷鎮宅符 | 雷電鎮邪 |
| 財神符 | 招財進寶 |
| 壽星符 | 祝壽添福 |
書寫與張貼
門符通常由道士或神職人員書寫。書寫時須使用硃砂墨,並按照一定的格式和咒語,才能發揮效用。張貼門符時,一般貼在大門兩側,高度約為門框三分之一處。
祭拜與更換
貼上門符後,需於新年或春節時祭拜,以示尊敬。祭拜時可供奉香燭、金紙等,祈求門符保佑平安。門符應每年更換一次,以確保其靈驗。
文化意義
門符不僅具有辟邪鎮宅的實際用途,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它象徵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神靈的敬畏,是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意事項
使用門符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門符不可隨意撕毀或丟棄,應焚化處理。
- 門符貼的位置不宜過高或過低。
- 對門符保持虔誠和尊重。
結論
延伸閲讀…
門貼符 – 淘寶
門符_百度百科
門符作為一種古老而實用的辟邪鎮宅符咒,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承載著驅邪保平安的實際功能,更藴含著深厚的文化意義,是傳統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