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陸豐市概覽
陸豐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汕尾市管轄,背倚碣石灣,鄰接陸河、普寧、惠來、海豐和汕尾市區等縣市。市政府駐紮東海岸。
地理位置
陸豐市地處廣東省東南部,東瀕南海,南接惠州,西連汕尾,北與陸河、普寧交界。陸地面積達168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16.5公里,海域面積1.256萬平方公里。南北綿長,東西狹窄,周長約372公里。


歷史沿革
陸豐市源自清雍正九年(1731年),自海豐縣析出成立,隸屬惠州府。民國時期劃歸潮循道,後輾轉屬汕頭地區、惠陽地區,直至1988年始歸屬於汕尾市。
方言語言
陸豐市的方言以陸豐話(福佬話)為主,分佈於大多數地區。東部三甲地區通行相近惠來方言的潮州話,均屬於閩南語系。北部部分地區則使用陸豐客家話和軍話。
交通運輸
陸豐市設有陸豐站,辦理D、G字頭列車客運業務。儘管如此,該站的客流量低於同城的汕尾站。途經本站的列車中,超過半數不停靠,包括往返廣東和上海的高鐵動卧。
教育文化
陸豐市的教育水平在廣東省相對落後。市內目前尚未設有高等教育院校,職業學校和中等教育數量亦不多。
著名景點
-
玄武山旅遊區:
位於陸豐碣石鎮北郊,鄰近南海碣石灣。區內設有元山寺、龍門石等景點,其中元山寺兼具佛教和道教特色,供奉北極真武元天上帝和釋迦牟尼等神像與佛像。 -
甲子鎮:
乃粵東古鎮,原稱甲子門。鎮內景點包括: - 待渡山:宋端宗年間,鄭複翁於此地起兵抗元。現有甲秀樓、進食亭、將軍廟等紀念建築。
- 紅樓: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地運籌革命鬥爭。
-
甲秀書院:培養科舉人才的學府。
-
清雲山定光寺:
位於陸豐市河西鎮西北,寺內設有佛教活動場所和培養佛教人才的機構。 -
碣石灣海灘:
素有“粵東黃金海岸”之稱,以“神、海、沙、石”四者兼備而聞名。沙灘寬50至70米,海水清澈,適合各種水上運動。 -
觀音嶺:
位於碣石灣海灘旁,以奇石景觀著稱。嶺上有水月宮,可欣賞海景。 -
張威紀念亭:
位於龍山中學內,紀念革命烈士張威。 -
仙橋夜月:
橫跨東海,為陸豐縣城交通要道,其歷史可追溯至明代。 -
華山寺:
位於南塘鎮,保留了明清時代寺廟建築風格。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舉行廟會,吸引眾多遊客。 -
待渡山(甲秀樓):
位於甲子鎮,樓層獨特,既是文人墨客觀賞懷古的地方,也是戀人抒情的地方。
陸豐縣:饒平菜與紅宮古的故鄉
關於陸豐縣
陸豐縣位於廣東省東部,介於惠州與汕頭之間。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藴,是饒平菜和紅宮古的發源地。全縣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人口約200萬。
饒平菜
饒平菜是陸豐縣最著名的傳統美食,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種類而聞名。饒平菜的特色在於講究鮮、嫩、脆、爽,善用海鮮和時蔬,並加入了獨特的醬料和調料。
饒平菜著名菜餚 | 特色 |
---|---|
鹹菜豬肚 | 鮮香酸辣,豬肚爽脆 |
炒瀨尿蝦 | 蝦肉鮮嫩,味道鮮甜 |
白灼竹蛤 | 貝肉鮮美,湯汁鮮甜 |
滷水鵝 | 鵝肉軟爛入味,香氣撲鼻 |
客家鹹茶 | 味道清香,清熱解毒 |
紅宮古
陸豐縣也是紅宮古的故鄉。紅宮古是一種獨特的古箏樂器,其音色圓潤甜美,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紅宮古最早起源於明朝,後來逐漸流傳到廣東各地。
自然風光
陸豐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最著名的景點包括:
- 甲子山森林公園: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植物種類而聞名。
- 金廂灣紅樹林:擁有廣闊的紅樹林保護區,是鳥類觀賞和生態觀光的絕佳去處。
- 東海島:擁有美麗的沙灘和清澈的海水,是休閒度假和水上活動的理想場所。
交通
陸豐縣交通便利,擁有完善的公路、鐵路和水路運輸系統。汕汕高鐵設有陸豐南站,連接廣州、汕頭等主要城市。
經濟發展
陸豐縣經濟發展迅速,主要產業包括電子、造船、紡織和旅遊。近年來,陸豐縣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吸引了眾多知名企業落户。
- 陸豐民間傳説: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民間故事和傳説。
- 陸豐歌謠:歌謠種類繁多,反映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 陸豐戲曲:主要有潮劇和木偶戲,深受民眾喜愛。
陸豐縣也注重教育發展,擁有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學。其中,較為著名的高校有:
- 陸豐職業技術學院
-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陸豐校區
總結
陸豐縣是一個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藴和獨特自然風光的魅力之地。饒平菜的鮮美和紅宮古的悠揚,構成了陸豐縣獨特的文化印記。近年來,陸豐縣經濟發展迅速,交通便利,成為廣東省東部地區的重要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