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聽過雞屎樹嗎?這種名字聽起來有點特別的植物,其實在台灣鄉間很常見,而且雞屎樹功效可是不少老一輩口中的寶藏呢!雖然它揉搓葉子會散發特殊氣味,但就是這種「臭臭的」特質,讓它在民間療法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先來認識一下雞屎樹的外觀特徵吧!它的葉子圓圓厚厚的,果實成熟時會變成誘人的藍紫色,遠看還真有點像藍莓。不過可別被騙了,這可不是能隨便摘來吃的水果。但你知道嗎?它的葉子和根部在傳統用法上可是大有來頭:

使用部位 傳統用途 注意事項
新鮮葉片 搗碎外敷緩解皮膚不適 需先做皮膚測試
曬乾根部 煮水飲用幫助消化 孕婦避免使用
枝條汁液 塗抹蚊蟲叮咬處 避免接觸眼睛

講到雞屎樹的實際應用,阿嬤那個年代可是把它當成家庭常備的「天然急救箱」。夏天被蚊子咬得滿腿包時,隨手摘幾片葉子揉出汁液抹上去,那種涼爽感比藥局買的止癢藥膏還來得天然。更特別的是,它的根部經過曬乾處理後,老人家會拿來煮茶,說是可以幫助肚子脹氣的時候順一順。

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雞屎樹在民間使用歷史悠久,但現代醫學研究還不夠多。像我們鄰居阿珠姨就分享過,她年輕時月經不順,隔壁阿婆教她用雞屎樹根熬湯喝,還真的改善了狀況。但現在中醫師也提醒,這類偏方還是要根據個人體質調整,別自己亂試比較安全。

最近這幾年,日本那邊開始有人研究雞屎樹的潛在價值,發現它可能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這讓不少台灣的草藥愛好者又開始重新關注起這種隨處可見的植物。下次在郊外散步時,不妨注意看看路邊有沒有這種葉子圓圓、結果時會變紫色的小灌木,但記得不要隨便採摘食用喔!

雞屎樹功效

雞屎樹到底是什麼?台灣常見的藥用植物小檔案

走在台灣鄉間小路,你可能會聞到一股特殊氣味,抬頭一看發現是枝葉茂密的「雞屎樹」。別被它的名字嚇到,這種植物可是台灣民間常用的藥用植物呢!雞屎樹正式學名叫「臭黃荊」,因為葉子揉碎後會散發類似雞屎的味道而得名,但其實它全身都是寶,從根到葉都能入藥。

雞屎樹在台灣低海拔山區很常見,特別是在陽光充足的荒地或路邊。老一輩的台灣人常說:「識得是寶,不識是草」,講的就是這種其貌不揚卻很實用的植物。它的葉子呈卵形對生,夏天會開淡紫色小花,果實是小小的核果,成熟時會變成黑色。雖然味道不好聞,但曬乾後就沒那麼刺鼻了。

特徵 說明
學名 臭黃荊 (Premna serratifolia)
別名 雞屎樹、臭娘子、臭黃荊
分佈 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
採收季節 全年可採,夏季為佳
藥用部位 根、莖、葉
主要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雞屎樹在民間療法中有很多用途,最常見的是用來治療皮膚問題。阿嬤們會把新鮮葉子搗爛敷在蚊蟲叮咬處,能快速止癢消腫。它的根部和樹皮曬乾後煮水喝,對感冒發燒也有幫助。有些中藥行會收購曬乾的雞屎樹,當作清熱解毒的藥材使用。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是天然植物,使用前最好還是請教專業中醫師比較安全。

採集雞屎樹其實很簡單,記得戴手套避免手上沾到味道。採嫩葉的話要選顏色翠綠、沒有病蟲害的,老葉的藥效會差一些。採回來的葉子可以曬乾保存,需要時再拿出來煮水或搗碎使用。現在有些有機農場也會特別種植雞屎樹,因為它不但藥用價值高,還是很好的蜜源植物,能吸引蜜蜂來授粉。

為什麼雞屎樹會散發特殊氣味?植物學家來解答

最近走在台灣的郊區或低海拔山區,是不是常被一股類似雞屎的臭味嚇到?別懷疑,這八成就是俗稱「雞屎樹」的植物在作怪啦!這種正式學名叫「海州常山」的植物,可是台灣原生種,但為什麼它要散發這麼難聞的味道呢?植物學家表示,這其實是它生存的聰明策略喔!

首先我們來看看雞屎樹的基本資料:

特徵 說明
學名 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inerme)
分布區域 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海岸林、荒地
開花季節 夏季至秋季(6-10月)
氣味來源 主要來自花朵和葉片上的腺毛

植物學家解釋說,雞屎樹這種特殊的氣味其實是為了吸引特定的授粉者。你可能會想,這麼臭怎麼會吸引昆蟲?但自然界就是這麼奇妙,有些蒼蠅和甲蟲就特別愛這種腐臭味。這些昆蟲會誤以為是腐爛的肉或糞便,飛過來想產卵或覓食,結果就順便幫雞屎樹傳播花粉啦!這種「臭味行銷」在植物界其實很常見,像是大家熟悉的巨花魔芋(屍花)也是用類似的方式吸引授粉者。

仔細觀察雞屎樹的話,會發現它的葉片和莖上佈滿細小的腺毛,這些腺毛就是氣味的製造工廠。當天氣炎熱或葉片被碰觸時,氣味會更加明顯。有趣的是,這種氣味雖然對人類來說很難聞,但對植物本身卻有保護作用,可以驅趕一些草食性動物,避免被當成點心吃掉。台灣早期民間還會利用雞屎樹的這個特性,把它種在菜園周圍當天然防蟲屏障呢!

如果你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雞屎樹,會發現它的花朵其實長得很可愛,白色的小花配上紅色花萼,完全想像不到會散發這麼強烈的氣味。這種反差萌也是植物生存的智慧,用視覺吸引一部分授粉者,再用氣味鎖定特定客群,雙管齊下的策略讓它在台灣的野外環境中活得相當成功。

雞屎樹功效

雞屎樹何時採收最好?藥用部位採集時機大公開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雞屎樹到底什麼時候採收最合適,這可是台灣民間常用的藥草呢!其實採收時機真的超重要,採對時間藥效才會好。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讓你知道什麼時候去採最剛好,不會白跑一趟啦!

雞屎樹最有用的部位就是它的葉子和根部,但這兩個部位的採收時間可不一樣喔!葉子最好在春夏交替的時候採,這時候葉子長得最茂盛,藥性也最強。根部就比較特別,要等到秋冬之際,等植株把養分都儲存到根部時再挖,這樣藥效才會夠力。記得採的時候要留一些讓它繼續長,才不會把整片都挖光光啦!

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好採收時機,一看就懂:

部位 最佳採收季節 採收技巧
葉子 4-6月 選早上露水乾後採,保留植株1/3葉片
根部 10-12月 挖取側根,主根保留讓植株再生
全株 不建議 會影響生態平衡

採回來的雞屎樹要怎麼處理也很關鍵。葉子採回來要馬上陰乾,不要曬太陽喔!曬太久會讓有效成分跑光光。根部的話要先洗乾淨,然後切成薄片再晾乾。有些人會問能不能用新鮮的,其實新鮮的也可以,但是用量要減半,因為藥性比較強,用太多反而不好。

採集地點也要注意,千萬不要在有污染的地方採,像是路邊或工廠附近。最好是找山區乾淨的地方,這樣採回來的藥材才安全。另外下雨過後不要馬上採,等個兩三天讓植株把多餘的水分排掉再採會更好。這些小細節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真的很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