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金簫客》電視布袋戲的幕後花絮
《金簫客》是由「小西園掌中劇團」的許王大師於1970年應中視之邀演出的電視布袋戲劇集,共62集。儘管黃俊雄的史艷文企畫書最初送交中視審查,但未獲通過,後轉至台視播映,取得巨大成功。


中視隨後也製作了一系列布袋戲,包括《金簫客》在內。該劇由王子龍擔任戲劇指導、高宜三編審,相關資訊現已所剩無幾。
劇中主角「金簫客」的小生偶頭尺寸較小,為早期電視偶的規格。其俊美的外貌歷經波折,曾由根記粉雕,後由垣師重粉,最終因年久失修而送至志明師處修繕。
志明師重粉後的小生更加俊美,展現了那個年代的獨特風格。欽叔認為其與「金簫客」十分契合,且獲贈「雲山秀士」本尊,遂決定配戴斗笠、朴子衣,化身為「金簫客」。
關於《金簫客》的資料十分稀少,歡迎知情人士補充。
製作 | 資訊 |
---|---|
製作團隊 | 小西園掌中劇團 |
播出時間 | 1970年10月5日 |
集數 | 62集 |
戲劇指導 | 王子龍 |
編審 | 高宜三 |
主角 | 金簫客 |
偶頭尺寸 | 小於電視偶的規格 |
粉雕 | 根記、垣師、志明師 |
外觀 | 俊美、反映過往年代的風格 |
定妝 | 斗笠、朴子衣 |
雲山秀士:謫仙與狂客的交會
雲山秀士的生平與名號
「雲山秀士」是宋代著名詩人、 calligrapher 和畫家蘇軾的別號。蘇軾自號「東坡居士」,「雲山秀士」一名則源於他長期居住於黃州的雲山寺,並自稱「雲山秀士」。
蘇軾與禪宗的關係
蘇軾與禪宗關係密切。他在黃州時期,常與禪僧交往,探討禪理。蘇軾的詩文作品中,也展現出濃厚的禪宗思想。例如,他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就反映了禪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思想。
蘇軾的詩詞創作
蘇軾的詩詞創作以豪放奔放、氣勢磅礴著稱。他的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雄渾壯闊,展現了豁達曠達的心胸。而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婉約清麗,寄託了對故鄉的思念。
蘇軾的 calligrapher 與繪畫成就
除了詩詞創作外,蘇軾在 calligrapher 和繪畫領域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的 calligrapher 作品以遒勁飄逸、筆力遒勁著稱,被後世尊為「蘇體」。他的繪畫作品則以簡潔明快、意境深遠著稱,被視為宋代文人畫的代表。
蘇軾與同時代文人的交往
蘇軾與同時代文人交往廣泛,其中包括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等著名人物。他們之間的詩文唱和,促進了宋代文壇的繁榮。
蘇軾的影響
蘇軾是宋代文壇領袖,他的詩詞、calligrapher、繪畫成就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作品被廣泛流傳,成為漢語文學的經典。
延伸閲讀…
雲山秀士( 中視許王布袋戲金簫客人物主題曲) — 趙子龍
雲山秀士( 中視許王布袋戲金簫客人物主題曲) — 趙子龍Chords
蘇軾年表
年份 | 事件 |
---|---|
1037 | 出生於眉山 |
1057 | 舉進士 |
1079 | 貶官黃州 |
1085 | 召還京師 |
1094 | 再次貶官惠州 |
1101 | 遇赦北歸 |
1102 | 任左遷儋州 |
1109 | 病逝於常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