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日本:電線桿大國的另類風景
在現代化城市中,電線桿逐漸成為歷史的一部分。然而,日本卻是一個例外,這個號稱「電線桿大國」的國家,不僅在過去十年以極緩慢的速度推動電纜地下化,還每年新增約 7 萬根電線桿。
截至 2023 年,日本全國擁有超過 3,600 萬根電線桿,主要分為電力桿、電信桿和共用桿三種類型。這些電線桿穿梭在城市和鄉村之間,承載著繁雜的電線,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儘管日本政府早已意識到電纜地下化的重要性,但由於成本高昂和道路狹窄等原因,進展緩慢。目前,日本主要城市的電纜地下化率不到 10%,甚至一些縣市的地下化率還不到 1%。
然而,近年來頻發的自然災害讓電纜地下化迫在眉睫。電線桿暴露在外,容易在風災中斷裂,造成停電時間延長。因此,政府將防災和安全視為「去電桿化」的優先目標,預計在 2025 年前加速推動地下化工程。
儘管如此,日本電線桿的數量卻不減反增。僅在 2021 年,就有新增 25 萬 3,000 根電線桿,其中大部分屬於新建房屋配電的電力桿。與此同時,拆除的電線桿僅為 20 萬 5,000 根,差距接近 5 萬根。
與倫敦、巴黎和新加坡等城市幾乎實現 100% 電纜地下化的現狀相比,日本的地下化進程顯得微不足道。其背後的原因不僅是成本和道路問題,還與日本歷史悠久的電線桿文化有關。
戰後時期,日本急於重建,採取了經濟高效的電線桿架設方式。這種方式雖然便捷,但卻導致電線桿叢生,成為城市景觀的負擔。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日本政府正在努力改變這一現狀,尋求在防災、安全和景觀之間取得平衡。
電線桿類型 | 數量 (2023 年) |
---|---|
電力桿 | 約 2,500 萬根 |
電信桿 | 約 1,000 萬根 |
共用桿 | 約 100 萬根 |
電線桿:電力和通信的基石
電線桿,作為電力和通信網絡的基石,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矗立在街道、城鎮和鄉村,將電能和數據傳遞到我們的家庭、企業和設備。
電線桿的歷史
電線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後期的電報時代。最初,電報線路被架設在木桿上,這些木桿主要用於支撐電線。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電線桿也開始被用於電力傳輸。
電線桿的類型
電線桿有多種類型,具體取決於它們的用途和安裝環境。常見的電線桿類型包括:
類型 | 特點 |
---|---|
木桿 | 由防腐處理過的木材製成,通常用於鄉村地區 |
金屬桿 | 由鋼或鋁製成,比木桿更耐用,常在城市地區使用 |
混凝土桿 | 由混凝土製成,非常耐用,但重量較重 |
複合桿 | 由複合材料(例如玻璃纖維和樹脂)製成,具有高強度和低重量的優點 |
電線桿的結構
電線桿通常由桿身、桿臂和絕緣子組成。桿身是電線桿的主體,通常由木材、金屬或混凝土製成。桿臂是附著在桿身上的橫桿,用於支撐電線或通訊電纜。絕緣子是安裝在桿臂上的部件,用於防止電流從電線或電纜泄漏到桿身。
電線桿的安裝
電線桿的安裝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設備。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 確定電線桿的位置和深度
- 挖坑並放置桿身
- 使用水泥或填料固定桿身
- 連接桿臂和絕緣子
- 將電線或電纜連接到桿臂上
電線桿的維護
電線桿需要定期維護以確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常見的維護任務包括:
- 檢查:定期檢查電線桿的狀況,尋找損壞、腐蝕或變形的跡象。
- 修理:修理或更換損壞的電線桿或部件。
- 防腐處理:使用防腐劑處理木桿以防止腐爛。
- 加固:增加電線桿的強度以承受額外的載荷或極端天氣條件。
電線桿的未來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電線桿在未來仍將繼續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材料和創新設計將提高電線桿的效率、耐用性和安全性。此外,電線桿也將整合更多技術,例如傳感器和智能電錶,以實現電網的現代化和提高 энерго效。
延伸閲讀…
電線杆_百度百科
「通通拿去建電線桿?」事與願違的日本電纜地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