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地旨】東嶽大帝久候不至?不可思議!宮廟領地旨風波,引發熱議

宮廟神明辦事的證件:玉旨與地令

在台灣民間信仰中,神明欲濟世普度,必須先領取天界的營業執照,即「玉旨」,而許可證的發放者正是神界的元首玉皇上帝。專門記錄台灣各宮廟神明領取玉旨的YouTube頻道「蔡淘貴」,恰好記載了一場廟宇執事請領天旨地令的詳細過程。

領地旨 Play

在香火鼎盛的大廟中,隨處可見玉旨、玉敕等匾額,表明該廟神明已獲玉皇上帝授權,得在此地濟世。歷史悠久的香火大廟通常不會被質疑其營業執照的正當性,但是在近期興建的廟宇中,神明是否請領玉旨便成為大家檢視的重點。雖然玉旨只是一塊木牌,乍看之下千家萬户皆可懸掛,但事實上,從掛上玉旨的那一刻起,便肩負起重任。因此,信仰越虔誠的地方,越重視玉旨的請領。

在南部,若欲請領玉旨,大多會選擇由主祀玉皇上帝的台南天壇辦理。由請領玉旨的鳳玄宮禮聘法師率領小法團,莊嚴進行科儀,前後總共焚燒了十張疏文,之後才能進入天壇向眾神元首玉皇上帝請領玉旨,且須獲得三次聖筊。但在天壇內,除了玉皇上帝同意外,還須獲得三官大帝、五斗星君、張府天師的認可,方能正式請領玉旨。經過上述所有神明皆給予三次聖筊後,再由法師將玉旨牌位開光,從此刻起,鳳玄宮正式獲得玉皇上帝的授權,並開始正式濟世。

領地旨

雖然請領玉旨的過程都在廟方執事、法師的操持下完成,但玉旨是用以授權廟宇以及神明,並非屬於廟宇的某位執事或委員。在取得天壇的玉旨後,鳳玄宮又前往八協境東嶽殿,向東嶽大帝請領「地令」。所謂「地令」,是指該廟主神得以下地府協助信徒處理陰間事務。若無請領「地令」的宮廟,將無法處理相關領域的事務。若以現代術語加以解釋,玉皇上帝的「天旨」便是作為醫師執業的證照,表示神明可從事醫療業務,而東嶽大帝的「地令」則是醫師的「醫學專科」,猶如一位醫師要取得心臟專科的資格,才能從事心臟科的診療。由於東嶽大帝是陰間主宰,因此取得「地令」須獲得東嶽大帝同意,同時地藏王菩薩、酆都大帝、十殿閻王也須副署執行方能請領「地令」。然而八協境東嶽殿的東嶽大帝以嚴格著稱,鳳玄宮的執事始終無法擲出連續三個聖筊,在法師的指示下,執事們先向地藏王菩薩、酆都大帝、十殿閻王稟告,在獲得以上神明連續三次聖筊後,再回到東嶽仁聖大帝面前擲筊,不過依然擲不出三個聖筊。最後在法師的指引下,藉由擲筊問出原因,原來是廟方之前有向東嶽大帝許願,卻忘了還願,找出原因後,廟方便購買了一大綑的四配金還願,最終獲得東嶽大帝連續三個聖筊,成功請領「地令」。

領地旨:定義、用途與注意事項

定義

領地旨,又稱領地旨意,是根據《民法》第760條規定的一種意思表示,指土地所有權人同意他人長期使用自己的土地,但仍保留土地所有權的一種權利。

用途

領地旨主要用於以下用途:

  • 長期農耕或牧畜
  • 興建房屋或其他建築物
  • 開採礦產
  • 設立工廠或事業體

特點

領地旨具有以下特點:

  • 非所有權移轉:土地所有權仍屬於出旨人,使用人僅享有使用權。
  • 長期使用:使用期限通常較長,可達數十年或永久使用。
  • 限制使用目的:使用人只能依約定使用土地,不得擅自變更用途。
  • 附條件:出旨人可約定使用人應負擔的義務,例如繳納租金或維護土地。

注意事項

訂立領地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書面契約:領地旨應以書面訂立契約,並經公證人公證。
  • 登記:領地旨應向土地登記機關辦理登記,以取得法律效力。
  • 税負:使用人應負擔土地使用期間的相關税費,例如地價税、房屋税等。
  • 終止:領地旨通常可因契約終止、使用人死亡、土地所有人死亡等原因而終止。

表格:領地旨與相關權利比較

延伸閲讀…

汐止玉旨天受宮(守真壇)’s post

領旨- 靈異板

權利 土地所有權 地上權 承租權 領地旨
所有權 所有權人 所有權人 出租人 出旨人
使用權 所有權人 地上權人 承租人 使用人
處分權 所有權人 地上權人 出租人
轉移權 所有權人 地上權人 承租人
期限 無限期 固定期限 固定期限 長期
可否變更用途 不可 不可
負擔 地價税、房屋税 地上權金 租金 可約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