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2、春風相識,何事入羅幃?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4、風藉力,送我上青雲。
5、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6、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7、朔風如解意,摧殘。
8、風簇浪,散做河星。
9、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26、明月別枝驚鵲,風半夜鳴蟬。
11、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12、不是愛風塵,前緣誤。
13、林暗草驚風,軍夜引弓。
14、霜重飛難進,風多。
15、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16、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17、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18、野火燒盡,春風吹生。
19、待月西廂下,迎風户半開。
20、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
21、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22、居高聲,藉秋風。
23、風吹過窗紗,心期隔天涯。
24、我乘風歸去,恐瓊樓玉宇。
25、昨夜雨疏風驟,睡不消殘酒。
64、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人。
27、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28、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29、風波不信菱枝,月露誰教桂葉香? 30、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沙白鳥飛回。
31、春風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 32、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33、春風解禁楊花,濛濛撲行人面。
34、春風無限瀟湘意,採蘋花。
35、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36、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37、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38、東風謬掌花權柄,忌不主張。
39、東風周郎,銅雀春鎖二喬。
4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41、長風萬裏送秋雁,此可以酣樓。
42、風破浪會有時,掛雲帆濟滄海。
43、金風玉露一相逢,勝人間無數。
44、雲淡風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45、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延伸閱讀…
46、逐風波千萬裏,未知何路到龍津? 47、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48、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49、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雨打萍。
50、江南風景,落花時節逢君。
51、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52、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3、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
54、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55、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吹行路難。
56、遙知朔漠多風雪,待江南半月春。
57、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58、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59、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60、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秋風誤。
61、垂楊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 62、洛陽城裏見秋風,作家書意萬重。
63、西湖六月中,風光四時。
64、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人。
延伸閱讀…
65、我寄愁心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66、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改時波。
67、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
68、羌笛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3、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沙白鳥飛回。
4、風捲寒雲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5、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
6、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7、風含翠篠娟娟,雨裛蕖冉冉香。
8、風吹桃花西復東,雨打海棠紅。
9、風塵荏苒音書,關塞蕭條行路難。
10、風煙並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11、風蒲獵獵弄清柔,立蜻蜓。
12、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復。
東西方看,廬山成山勢,兩側看,廬山是一座峯,、看廬山,總是有景色。
我不能瞭解廬山全貌,只因為,我身處廬山中。
這首詩沒有用一個字、僻字,沒有運用典故,但其中藴含哲理。
首兩句寫詩人「橫看」和「側看」兩個角度作對,得出截然不同景象,讓讀者一開始能感受到廬山面目變化。
第二句「」、「」、「遠」、「」四字,概括了所有看山位置。
詩人橫看、側看、看、看、看、看,廬山各個局部瞭然於胸,慨歎總不能把握廬山整體面貌,因為他見過是某些角度所見廬山而已。
因此詩人作了進一步思索:人認識是,有侷限。
通過廬山面貌探索,他認識到「局者迷」道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此山中」這兩句詩人們有啟發,成為千古名句,教人不要以偏概全,才能認識事物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