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飢餓,飢餓的極致》
[飢餓],[飢餓]之甚也。[古]昔,“飢”與“餓”之分,在程度之上。“飢”為常人之腹中空虛;“餓”則為嚴重之飢餓也。


《説文》曰:“[飢餓],飢也。”
《六書故》雲:“[飢餓],無食久餒也。”
《正字通》釋之:“[飢餓],甚於飢也。”
《穀梁傳》疏引徐邈之言:“有死者曰大飢,無死者曰大餓。”
《韓非子·飾邪》載:“家有常業,雖飢不餓。”
“飢”與“飽”相對。《論語·季氏》有云:“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一:“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飢餓]狀態下:
- 腹部空虛,呈飢餓感。
- 與“飽”相對立。
- 嚴重情況下,可致死亡。
- 飢餓的人或動物,可能會出現極端行為,如飢不擇食、餓虎撲食等。
表格:
詞彙 | 定義 | 出處 |
---|---|---|
飢餓 | 極其飢餓 | 説文解字 |
飢 | 一般性飢餓 | 六書故 |
餓 | 嚴重飢餓 | 正字通 |
餒 | 長時間沒有進食 | 六書故 |
飽 | 食足 | 釋名 |
啖 | 進食 | 説文解字 |
餒 | 飢餓 | 國語 |
餓極 | 極度飢餓 | 漢書 |
飢不擇食 | 不分好壞地進食 | 出師表 |
餓虎撲食 | 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 | 西遊記 |
飢餓:人類永恆的挑戰
簡介
飢餓,一種痛苦的缺乏糧食和營養的狀態,始終糾纏著人類社會。它不僅是一個生理需求,更是一個關乎社會正義、經濟發展和世界和平的複合問題。
飢餓的成因
飢餓的成因錯綜複雜,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為因素:
- 自然災害:乾旱、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會破壞農作物和牲畜,導致糧食短缺。
- 武裝衝突:戰爭會破壞農業基礎設施,流離失所人口,造成糧食供應鏈中斷。
- 貧窮和不平等:貧困人口往往無法負擔足夠的食物,而社會不平等加劇了這一問題。
- 人口過剩:人口過剩會導致資源稀缺,加劇飢餓。
- 氣候變遷:氣候變遷會影響農作物產量,破壞自然資源,加劇糧食安全風險。
飢餓的影響
飢餓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深遠:
- 健康問題:飢餓會導致營養不良、兒童發育遲緩和各種健康問題。
- 社會動盪:飢餓會加劇貧困和社會不公,導致動盪和衝突。
- 經濟損失:飢餓降低勞動力生產力,加重醫療保健費用,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失。
全球飢餓現況
根據聯合國「全球飢餓指數」2022 年報告,全球飢餓程度仍處於嚴重水平:
排名 | 國家 | 飢餓指數 |
---|---|---|
1 | 中非共和國 | 54.0 |
2 | 乍得 | 48.8 |
3 | 阿富汗 | 46.1 |
4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45.6 |
5 | 馬達加斯加 | 44.3 |
解決飢餓的方法
解決飢餓需要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個人共同努力:
- 增加農業生產:投資於農業技術和基礎設施,提高農作物產量。
- 削減糧食浪費:改善儲存、運輸和加工技術,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
- 社會保護:提供社會安全網,幫助貧困家庭和弱勢羣體獲得食物。
- 促進公平貿易:確保農民獲得合理報酬,避免糧食價格飆升。
- 控制人口:施行負責任的育齡計畫,減緩人口過剩壓力。
- 應對氣候變遷:採取措施適應和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保護糧食供應鏈。
結語
飢餓是一項全球性挑戰,其成因和影響錯綜複雜。解決飢餓需要多管齊下的方法,從增加農業生產到促進社會正義。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讓所有人都能充分利用他們的潛力。
延伸閲讀…
漢語多功能字庫- 字頭「餓」
餓-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