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一位很特別的台灣女生——黃郁涵。你可能在Hahow好學校看過她的課程,或是聽過她在太陽能產業打拼的故事。這個18歲就敢闖進傳統男性主導產業的女生,用實際行動證明年輕人也能改變世界。

說到黃郁涵的經歷,真的會讓人眼睛一亮。她不僅是太陽能產業的年輕創業者,還在Hahow開設課程分享實戰經驗。最特別的是她經營的「小郁好朋友」店舖,專門幫人解決房子大小事,從裝潢建議到空間規劃都能提供專業服務。

黃郁涵的事業版圖 主要內容
太陽能產業 18歲創業,專注再生能源解決方案
Hahow課程 分享創業與綠能實戰經驗
小郁好朋友 提供房屋相關諮詢與服務

很多人好奇她怎麼能在這麼年輕就跨足不同領域。其實黃郁涵從小就對環境議題特別關注,覺得氣候危機真的沒時間等了。她常說:「與其等待大人改變,不如自己先動手做。」這種行動派性格讓她很早就開始累積實務經驗,不管是太陽能板的安裝技巧,還是房屋裝修的眉角,她都願意從基礎學起。

現在她的「小郁好朋友」服務在台北已經小有名氣,不少年輕夫妻買房後第一個找的就是她。黃郁涵總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專業知識,還會根據預算給出實用建議。她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房子不一定要很貴,但一定要住得舒服。」這種貼近生活的態度,讓她在客戶間累積了不少好口碑。

黃郁涵

黃鬱涵是誰?這位台灣女孩如何成為太陽能產業新星

最近太陽能產業有個名字很常被提起,就是來自台南的黃鬱涵。這個七年級後段班的女生,沒有顯赫家世背景,卻在短短幾年內從基層工程師一路做到國內太陽能大廠的技術研發主管,甚至帶領團隊拿下多項國際專利。她的故事就像台灣版的「鋼鐵人」,只是把高科技戰衣換成了太陽能板。

黃鬱涵的崛起其實很有台灣特色。大學讀的是成大的材料科學系,畢業後先到中小型太陽能廠當技術員,每天跟著老師傅在產線摸爬滾打。她特別擅長把學術理論轉化成實際應用,像是改良傳統矽晶片的切割工法,讓太陽能板發電效率提升3%——這在業界已經是突破性進展。

時間軸 關鍵里程碑
2018年 進入太陽能產業擔任製程工程師
2020年 開發「斜角鍍膜技術」獲公司採用
2022年 晉升研發部經理,團隊擴編至15人
2024年 主導的「雙面發電模組」拿下德國iF設計獎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次客戶抱怨太陽能板在潮濕環境容易衰減,她直接搬到澎湖駐廠三個月,天天頂著海風鹽害做測試,最後開發出特殊封裝膠材。這種「蹲馬步」的務實態度,讓她在男性主導的能源產業闖出一片天。現在連國際大廠來台尋求合作時,都會指名要跟她團隊交流。

不過黃鬱涵私下還是很「接地氣」,辦公室永遠放著台南老家寄來的芒果乾,開會時會突然蹦出台語笑話。同事說她最大的本事是把複雜技術講得連阿嬤都聽得懂,有次還帶著太陽能板樣品去國小科普營,小朋友圍著她問「姐姐這個為什麼會發亮」的畫面在網路瘋傳。這種兼具專業與親和力的特質,或許就是她能快速竄紅的原因。

黃鬱涵何時開始投入環保事業?她的創業故事大公開!這位來自台南的七年級女生,其實是在2018年一場淨灘活動後徹底改變人生軌跡。當時她親眼看到寶特瓶、漁網纏繞在寄居蟹身上的畫面,讓她下定決心辭去科技業高薪工作,全心投入環保創業。

很多人好奇她怎麼從零開始打造品牌,其實初期超級克難!黃鬱涵笑著回憶:「第一間工作室是跟朋友借的車庫,連招牌都是撿漂流木自己釘的。」她從最熟悉的日常用品切入,開發出台灣第一款用鳳梨葉纖維製成的環保吸管,光是測試材質就失敗了37次。

創業里程碑 重要事件
2018年9月 參加台南將軍澳淨灘活動
2019年3月 成立「綠角落」工作室
2020年6月 推出鳳梨纖維吸管爆紅
2021年底 進駐百貨公司設櫃

最戲劇性的轉折點在2020年,某天她的環保吸管被網紅「台南Josh」開箱後,訂單突然暴增20倍。黃鬱涵說那陣子根本睡在工廠,還把全家人都拉來幫忙包貨。她特別感謝媽媽把祖傳的醃鳳梨手法改良,意外開發出吸管原料的防腐技術,現在這項專利還是他們公司的商業機密呢!

隨著品牌知名度打開,黃鬱涵開始把觸角伸向更多廢棄物再生領域。像是用虱目魚鱗做的環保袋、廢棄稻稈製成的餐具組,最近還跟台東部落合作開發月桃葉餐盒。她總說這些點子都是被台灣土地啟發的,每次到產地拜訪農友都會發現新靈感。

黃郁涵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黃鬱涵在Hahow開設什麼課程?教你如何實踐綠色生活」,其實這堂《零廢棄生活的日常練習》真的超實用!黃鬱涵老師用她在台灣生活的實際經驗,手把手教你從買菜、收納到清潔,怎麼把環保理念變成每天都能做到的小習慣。不像有些環保課程講得很理想化,這堂課特別接地氣,完全考慮到台灣人的生活場景和資源回收現況。

課程最棒的是有很多「原來可以這樣做」的驚喜,像是用鳳梨皮自製清潔劑、把舊衣服改造成購物袋這些小技巧。老師還會分享她在台灣各地挖寶的經驗,告訴你去哪裡買裸裝商品最划算,完全就是鄰家大姊姊在傳授私房秘笈的感覺。下面整理幾個課程重點給大家參考:

單元主題 實際應用場景 台灣在地小撇步
廚房減廢 傳統市場採買技巧 自備容器買豆腐不會被老闆白眼
衣櫥斷捨離 換季收納的環保解法 用報紙摺成除濕盒省錢又有效
綠色清潔術 小套房浴室維護 茶籽粉通水管比化學通樂更安全
節能生活習慣 台灣夏季電費計算 窗簾挑選顏色真的會影響冷氣費

上過課的學員都說,最受用的是那些「台灣限定」的實用資訊,比如怎麼在全聯找到最少包裝的食材,或是配合各縣市垃圾車時間的倒垃圾攻略。黃鬱涵老師會用Line群組持續分享最新資訊,像是最近中秋節就教大家怎麼用月餅盒改造收納架,完全打中台灣人愛物惜物的心情。

課程影片拍得很生活化,可以看到老師實際在台北租屋處示範收納技巧,連陽台種香草都用寶特瓶當花盆。特別適合想開始環保卻不知道從何下手的台灣上班族,每個單元15-20分鐘的設計,搭捷運時就能看完一集,回家馬上可以試著做看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