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後,新一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提出了執政理念,實施了包括“習八條”、加大反腐力度內一系列舉措,外界稱為“習李新政”。
習近平講話,一是11月29日國家博物館參觀大型展覽《復興路》時説:“ 實現中華民族偉復興,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夢想”,稱為“中國夢”;[4]二是習近12月4日各界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佈施行30週年會上講話:“憲法生命於實施,憲法權威於實施,要堅持抓好憲法實施,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到水平”,“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行為,予以追究”,他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稱為習近“憲政夢”。
[5]
2012年12月24日下午,總編輯黃燦要求編輯部遞交策劃文案送廣東省委宣傳部審閲。
12月26日,燦迴應編輯部省宣文案第一次意見:
12月26日後,美術設計部門開始策劃整個特刊美術包裝,大禹治水國畫作為頭版圖納入計劃。
[注 1]
12月29日,南方週末評論員戴志勇撰寫了題《中國夢、憲政夢》新年獻辭稿,並交給黃燦。
,南方週末新年特刊“中國夢”部分計劃中16個版縮減到12個版。
現在這個版本,上送,會讓省宣整個特刊斃掉。
”並認為原因是過多提及憲政。
[注 1]
保證特刊完整性,12月31日凌晨,評論部主任史哲改寫,中國人一百七十多年以來實現民族復興奮鬥不息為主旨,彰顯中國夢篳路藍縷、不止主題,改為標題《中國夢 夢》新年獻辭(1800字),交給黃燦用作上報省委宣傳部。
12月31日下午,黃燦史哲傳達省宣關於獻辭審核意見,並文章進行了一些結構調整和修改,標題改為《夢想,讓生命迸射光芒》。
文章進一步壓縮了有關憲政和權利闡述,文章字數1400字。
黃燦稱,“這篇文章一通過,我心定了一半多。
”[注 1]
史哲此作處理後,交給編輯曹、楊二人,並告知這是省宣審後稿,編輯修改只能在既定框架內進行,可以自行加入內容。
曹、楊覺得修改過獻辭一貫風格存在差異,文章做了修飾、處理,文章字數1000字,標題是《夢想是我們應然之事承諾》(1月5日召開編委擴大會議上,黃燦自稱新年獻辭標題修改為《我們任何時候接近夢想》後上報省宣)。
[注 1]
31日晚9點,黃燦傳達意見刪除年度新聞事件盤點整個板塊,以及記者行動板塊中什邡90後、夏俊峯妻子張晶兩篇報道。
稱這是能出版,他上面做出保證。
1月18日,南華早報接近廣東省政府消息人士稱該報總編輯黃燦替換,王更輝接任其職務[26],但內地媒體人左志堅於2月21日傍晚其實名新浪博稱報社內部公佈「黃燦留任南方週末總編輯,吐槽」[27],但日本共同社稱黃燦留任但轉為副總編輯[28]。
排版期間黃燦手機拍攝頭版版樣,發送廣東省委宣傳部請示。
2013年1月1日零點前後,黃燦突然轉達廣東省委宣傳部意見:[注 1]
但當時史哲、曹筠武、楊繼斌、蘇永通、葉偉民五名場編輯黃燦表示,當時超過訂的籤版定時間,臨時更換特刊包裝技術上可能。
黃燦電話請示後提出:頭版“大禹治水”大圖可以保留,但放棄“中國夢 夢”總標題。
頭版標題改成“家國夢”。
[注 1]
“南方週末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1月7日早上發出的聲明稱,2013年1月1日凌晨3點,《南方週末》編輯部完成2013年新年特刊全部編輯工作,加班了三個通宵五名編輯人員回家開始元旦休假。
同日總編輯黃燦和常務副總編輯伍峯廣東省委宣傳部約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和省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場。
雙方爭議問題有如下幾點:[注 1]
當晚,黃燦接到上級要求,專題名字“家國夢”改為“追夢”。
於該版報紙出版流程結束,1月2日法定節假日,編輯和校正休息,黃燦和伍峯出版室臨時加班修改,共有六個版面報紙出版流程改動。
[注 1]
1月3日新年特刊見報後,讀者發現其中數個低級錯誤,諸如以下四個錯誤,前三個出自序言《追夢》,後一個出自獻詞《我們任何時候接近這個夢想》:[8][9][7][2]
1月5日晚上南方週末編委召開擴大會議,黃、伍二人一線採編員工具體敍述過程。
會後,報社官方博管理人要求上繳賬號控制權,採編團隊集團領導進行談判;翌日上午報社領導省委會面見宣傳部庹震,庹震承諾秋後算賬,改善管理。
[14]但晚上官方博管理人吳蔚交出《南方週末》新浪賬號和密碼,隨後,《南方週末》新浪博官方賬號發佈“澄清”該事件,稱其新年賀詞中錯誤是編輯失誤所致[14],同時,《南方週末》總編黃燦攬下該事件責任,並表示該事件非庹震所為。
延伸閱讀…
[14]
1月6日晚上21:18《南方週末》新聞部門負責人吳蔚新浪博上發表聲明,但是沒多久新浪博後台刪除:
這份聲明《南方週末》經濟版官方認證引述。
[17][18]但當晚,南方週末官方該條信息保留外,其餘新浪博後台刪除。
同日晚上21:49,博發表《南方週末》經濟部全體編採人員聲明,稱「採編人員此聲明抗爭,事態解決前進行採編工作。
」晚上23:04,南方週末經濟版官方博發表公開聲明並附部分(編委、新聞部、經濟部、綠色新聞部、文化部、評論部、媒體事業部、視覺出版部與成都站97位)員工名字:
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記者問到此事時説:“瞭解情況,這屬於外交事務。
我想原則性地指出,中國存在所謂新聞審查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依法保護新聞,充分發揮了新聞媒體和公民輿論監督作用。
”[12][19][20]
香港《明報》稱上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省委開會,商討應策略。
[21]人民日報社論《各地宣傳管理者能否踏準節拍 關係中央形象》出版後[22],1月8日晚,官員《南方週末》進行抗爭採編人員進行商談並作出讓步,承諾“有報道選題審批程序,中共宣傳官員們審閲報紙製作流程中清樣”,條件是該報採編人員恢復工作,製作本週報紙。
[23]
1月10日,《南方週末》出報。
該期32版,頭版關注河南蘭考寄養火災事件及袁《蘭考大火之前「棄嬰王國」》[24]。
同日,庹震出席廣東省委宣傳部長會議,會議傳達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主要內容[25]。
1月18日,南華早報接近廣東省政府消息人士稱該報總編輯黃燦替換,王更輝接任其職務[26],但內地媒體人左志堅於2月21日傍晚其實名新浪博稱報社內部公佈「黃燦留任南方週末總編輯,吐槽」[27],但日本共同社稱黃燦留任但轉為副總編輯[28]。
延伸閱讀…
2013年1月17日出版《南方週末》A2版“有錯即改”欄目中發佈了“”,了三處“説”錯誤——“2000年前大禹治水”、“眾志成誠”、“一千零五十七”,緊接着後有這樣一段話:[29]
1月4日,人民日報社主辦《環球時報》首次發表評論稱“是媒體政府部門指示打‘擦邊球’積累”,實現媒體利益。
並提醒中國媒體可能成為西方媒體,擺脱國家政治現實存在。
[30]
1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國內宣傳管理者應該“踏準節拍”,這個關係到“中央形象”[31]。
同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論認為此事性質是政府公開對抗,即使是西方媒體這樣做,抗議者矛頭指向體制。
評論強調中國媒體可能實現西方媒體狀態,媒體改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整體改革一部分。
認為事件支持者是陳光誠[32]。
1月9日,《環球時報》三度性發表社論,稱新聞需要有底線,應社會需求大體對應。
中國大陸允許媒體攻擊國家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社會(包括政府、組織機構和民眾)承受能力不夠,媒體應起到協調作用而非衝擊。
中國大陸媒體設計修正可能頭到尾打上西方烙印。
[34]
1月11日,河南電視台主管主辦《東方今報》一改往日標題橫放版式,將“東方今報”四字豎排頭版左上角,右邊搭配一卷《南周》美術圖片,中間是評論員夏繼鋒題為“我們一起”社論,附有南方週末事件後發佈袁新聞使用照片。
説該照片為《東方今報》記者7年前拍攝。
[37]此外媒視支援南方週末[38]。
長沙市《瀟湘晨報》理會中共中央宣傳部第一次命令,8日晚中宣部點名後,於翌日轉載該評論。
該版刊登有《今天我們如何彌合信任撥正情緒》、《要跟得上時代節拍》,而一半版面為「蟲滅害服務」廣告,外界媒體解讀暗諷《環球時報》[50]。
因2010年紀念刊調任《晨報週刊》該報前社長龔曉躍,博上發表《環球時報》社評言論,隨後其新浪禁言[51];1月12日凌晨起,南方週末記者龔曉躍個人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