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陽節是哪天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2017年重陽節是哪一天2017年重陽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2017年重陽節那天】

日常生活中,一年之中有很多個節日,重陽節其中見一個節日,是一個節日。

那麼2017年重陽節是哪一天呢? 情況下,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是一個有意義節日。

重陽節時候,各個地方會有習俗。

那麼重陽節是幾月幾號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重陽節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

1989年農曆九月九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敬老、愛老、助老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日期是:農曆九月初九。

因為是二九,故成為“重九”;同時因為我國古代,六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叫重陽。

重陽節起源,可以推到漢初。

説,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愛妃戚夫人呂后後,宮女賈某逐出宮,這一習俗傳入民間。

重陽節,叫老人節、登高節,古時是女兒節。

重陽三月初三日“踏春”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要一起登高“避災”。

為何叫重陽或重九呢?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鍾書》中談道:歲往月來,復九月九日。

九陽數,而日月並應,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人。

我國古代六陰數,九陽數。

九月初九兩陽數,故云。

重陽節登高這習俗起源於東漢。

據梁朝吳均《續記》寫道:汝南人桓景道士費長房遊學數年。

一天,房桓景説,你家九月九日災,宜離家,家人宜各做絳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飲菊酒,禍乃可消。

桓景如其言,舉家登山。

及傍晚回家,見雞犬牛羊暴死。

此事流傳開來,每逢重九,人們避災消禍圖吉利轉好運,乃有登高習。

重陽節是女兒節。

明代劉侗《帝京景物》:(九月)九日,父母家迎女歸寧,食花糕。

但無女兒節名。

《大興縣志》有:九月九日,父母家迎女歸寧,曰女兒節。

清代北京分宛平、大興二縣,可知京師已有重陽日叫女兒節的説法。

重陽節有登高習俗。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目的。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記載。

東晉時,有着名“龍山落帽”故事。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重陽節,古詩有云:待到重陽日,來菊花。

意思是重陽日賞菊是件樂事,那麼,2017年重陽節是什麼時候呢?一起跟着編來看看傳統節日是怎麼説吧。

  2017年10月28日是重陽節  重陽節叫“踏秋”,是漢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重陽節早戰國時期形成,到了唐代,重陽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

導語:2017重陽節是幾月幾日?轉眼我們來到2017年10月底,而每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我們會迎來一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

  登高  重陽節有登高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目的。

  吃重陽糕  重陽糕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

當今重陽糕,無品種,各地重陽節吃鬆糕類稱重陽糕。

  賞菊  重陽賞菊、飲酒、對弈,重陽日,有賞菊花風俗,所以古來稱菊花節。

農曆九月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人潮赴會賞菊。

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壽。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傳統習俗。

菊花酒,古代看作是重陽飲、祛災祈福“吉祥酒”。

重陽節[5],是漢字文化圈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一詞始見於三國時期,《經》中「九九」兩陽數,故名「重陽」,唐代,唐德宗在位時陽節列為「三令節」之一,重陽節開始成為正式節日。

中國民間素有重陽節登高、祭祖及祈求豐收習俗。

2006年,重陽節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另外,重陽節是中國法定老年節,賦予了尊老敬老、祝福長壽含義。

關於重陽節由來有很多説法,是桓景劍刺瘟魔故事。

南朝梁人吳《續記》載:傳説東漢時,汝南有一個叫桓景人,他住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父母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桓景一把能夠驅魔青龍寶劍。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

一日,費長房説:「九月九日,瘟魔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

」,並且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於是他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一座山。

茱萸葉分大家佩上,瘟魔身。

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能強身,避免染疫。

桓景神劍降伏瘟魔,後滅了瘟魔。

汝河兩岸百姓,九月初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傳到現在。

延伸閱讀…

2017年重陽節是哪一天2017年重陽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2017年重陽節是哪天?

是時開始,人們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風俗,希望天下遊子飲一杯菊花酒,消去鄉愁;希望天下老人多一點陪伴,長壽。

唐代《初學記》和宋代《太平御覽》多種類書轉述了吳《續記》裏這個故事,並認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胳膊上繫上茱萸囊避邪消災習俗由此而來。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愛妾戚夫人呂后凌虐致死後,戚夫人侍女賈佩蘭驅逐出宮,嫁扶風人段儒,閒談時提到她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辟邪延壽。

唐代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製得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重陽節[5],是漢字文化圈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一詞始見於三國時期,《經》中“九九”兩陽數,故名“重陽”,唐代,唐德宗在位時陽節列為“三令節”之一,重陽節開始成為正式節日。

中國民間素有重陽節登高、祭祖及祈求豐收習俗。

2006年,重陽節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另外,重陽節是中國法定老年節,賦予了尊老敬老、祝福長壽含義。

關於重陽節由來有很多説法,是桓景劍刺瘟魔故事。

南朝梁人吳《續記》載:傳説東漢時,汝南有一個叫桓景人,他住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父母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桓景一把能夠驅魔青龍寶劍。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

一日,費長房説:「九月九日,瘟魔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

」,並且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於是他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一座山。

茱萸葉分大家佩上,瘟魔身。

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能強身,避免染疫。

桓景神劍降伏瘟魔,後滅了瘟魔。

汝河兩岸百姓,九月初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傳到現在。

是時開始,人們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風俗,希望天下遊子飲一杯菊花酒,消去鄉愁;希望天下老人多一點陪伴,長壽。

唐代《初學記》和宋代《太平御覽》多種類書轉述了吳《續記》裏這個故事,並認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胳膊上繫上茱萸囊避邪消災習俗由此而來。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愛妾戚夫人呂后凌虐致死後,戚夫人侍女賈佩蘭驅逐出宮,嫁扶風人段儒,閒談時提到她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辟邪延壽。

唐代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製得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導語:2017重陽節是幾月幾日?轉眼我們來到2017年10月底,而每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我們會迎來一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

延伸閱讀…

重陽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陽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看名字知道,九九重陽節農曆日期是九月初九這天,但是陽曆每年有所不同,那麼,17年九九重陽節是哪天?編來告訴你今年重陽節日期。

重陽節(稱:老人節),每年農曆九月九日,是漢族傳統節日,《經》中「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故而叫重陽,叫重九。

重陽節早戰國時期形成,到了唐代,重陽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

民間該日有登高風俗,所以重陽節稱「登高節」,此外有茱萸節、菊花節説法。

人們慶祝重陽節時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要。

另外,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有意,所以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重陽節、清、盂三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四大節日。

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重陽節有登高習俗。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目的。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記載。

東晉時,有「龍山落帽」故事。

重陽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要。

藏帝籍收於神倉,祗敬必飭。

」「是日,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可見當時已有秋九月農作物豐收時祭饗天帝、祭祖,謝天帝、祖先恩德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這是受古代巫師(後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影響。

同時有大型飲宴活動,是先秦時慶豐收宴飲發展而來。

《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宋未改。

」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基礎。

  2017年重陽節是哪天?2017年重陽節放假嗎?於很多上班族來説,每到節日想着有沒假放。

那麼,2017年重陽節放假嗎?重陽節來歷是怎麼來?有哪些習俗呢?編為你整理了一些關於重陽節資料,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017年重陽節放假嗎?  我國法定節假日包括:元旦、春節、節、國際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

那麼2017重陽節放假嗎?假日通知表可知,2017年重陽節不是法定節假日,所以2017年重陽節放假!  重陽節簡介  重陽節在每年農曆九月九日,是漢族傳統節日,《經》中“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故而叫重陽,叫重九。

重陽節早戰國時期形成,到了唐代,重陽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

民間該日有登高風俗,所以重陽節稱“登高節”,此外有茱萸節、菊花節説法。

  另外,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有意,所以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重陽節、清、盂三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四大節日。

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登高:重陽節有登高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