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閲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舉辦閲兵儀式,主要用以紀念各種歷史事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以國慶節閲兵例:其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主要出席人士天安門城樓檢閲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國民兵以及各羣眾遊行方陣組成隊伍。
國慶閲兵1950年1959年期間每年舉辦一次,此後國慶閲兵中斷,直至自1984年起恢復國慶閲兵並首次中央電視台全球直播閲兵況[3],自1999年起形成每十年舉辦一次傳統[4]。
最近一次國慶閲兵於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舉行,最近一次天安門廣場舉行大型軍民慶祝活動是2021年7月1日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僅空中梯隊出場受閲)。
傳統上天安門廣場舉辦的閲兵式及大型慶祝活動之外,中國大陸海上舉行閲兵,此外有於2017年朱日和基地首次舉辦實戰化閲兵。
Since the parade of 1950, parades have been held on the city’s Tiananmen Square to mark the anniversary of the official foundation of the PRC and today these have been held every 10th year (a format which began in 1999 to mark the golden jubilee anniversary of nationhood), formerly there were yearly parades held until 1959 when the CCP decided that the holiday would be celebrated “with frugality”.[5] Parades were also held in 1964, 1966, 1969, 1970 and 1984.[6]
With that concluded and the card stunt now in position, the master of ceremonies gives the announcement on the microphone: Ladies and gentlemen, please stand for the raising of the national flag and the singing of the National Anthem! By then, the color officer now orders the salute and the massed bands play the National Anthem March of the Volunteers as the color company presents arms, after the anthem is played the color company orders arms and stands at ease.
Following the inspection, the paramount leader returns to the Tiananmen Gate to give the national keynote holiday addr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mander takes his place in the gate as well and the parade formations are now formed in review order as the mobile column now forms up in addition to the flypast.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是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大型閲兵儀式及羣眾遊行。
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名義舉辦。
[1]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天安門廣場上檢閲部隊,其自2012年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以來第5次閲兵[2]、首次國慶閲兵。
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3]。
國慶70週年閲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18次大型陸上閲兵,此前17次陸上閲兵有14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期間進行,另外三次是1981年華北大演習、2015年抗戰勝利70週年閲兵和2017年建軍90週年閲兵。
2019年6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標識。
[4]國家知識產權局於9月4日公告,《標誌管理條例》國新辦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標誌”標誌登記申請予以核准。
力量統籌上,閲兵部隊方(梯)隊、閲兵聯合軍樂團全部抽組完畢,進駐北京及周邊地區,正在進行集中訓練和閲兵合聯演。
[6]
2019年8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介紹,10月1日,北京市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慶祝大會後舉行盛大閲兵式和羣眾遊行。
[1]閲兵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表示天安門閲兵是國家紀念日閲兵制度化安排,將安排部分進武器裝備首次亮相,總體上比慶祝新中國成立50週年、60週年閲兵和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閲兵規模要一些。
[7]
2019年9月24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北京梅地亞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辦首場專題集體採訪活動。
閲兵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閲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參謀長譚民,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介紹有關閲兵活動安排。
蔡志軍介紹,閲兵活動閲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時長80分鐘。
此次閲兵改革重構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編59個方(梯)隊和聯合軍樂團,總規模1.5萬人,各型飛機160餘架、裝備580台(套)。
編組受閲方隊中,全軍單位有力量參閲,方隊是首次亮相,絕大部分方隊將軍領隊,將軍人數超過以往,是歷史上高級指揮員受閲多一次。
此次閲兵會安排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部分新型武器裝備受閲,且首次亮相新型武器裝備比重。
譚民表示,此次閲兵武器裝備國產現役主戰裝備。
吳謙後表示,此次閲兵有來97個國家188位駐華武官應邀觀看閲兵活動,但邀請外軍方隊參閲,沒有邀請外軍領導人專程來華觀看[8][9]。
2019年9月25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佈廳舉辦第二場專題集體採訪活動。
慶祝大會服務保障和羣眾遊行指揮部執行指揮張革,志願者指揮部執行指揮熊卓,聯歡活動指揮部聯歡演出部常務副部長,羣眾遊行總導演、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傳媒學院副院長肖向榮,廣場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馬賽,志願者代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四年級博士生黃成介紹羣眾遊行有關情況。
採訪活動上介紹稱,此次慶祝大會的羣眾遊行環節時間軸線分“建國創業”“改革開放”“偉復興”三個部分,10萬名羣眾、70組彩車組成36個方陣和3個情境式行進,長安街東向西通過天安門核心區,與人民一道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時代歷史進程”。
遊行期間彩車組成兩個車隊,一是致敬車隊,彰顯“對共和國先輩們敬意”;另一個是代表中國34個一級行政區(含中華人民共和國未實際統治台灣省)車隊。
此次遊行展現十八以來,中國共產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彰顯“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
此次遊行有傳統人、服裝、道具外,還配有兩條飄帶、六塊大屏、3000人合唱團以及軍樂團,同時設有互動環節[10]。
2019年1月17日,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在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上強調要做好中國成立70週年大慶安保維穩工作。
[11]
2019年3月起,各受閲部隊陸續進入閲兵村集中訓練;北京各高校開始徵募參加羣眾遊行高校方隊師生代表暑假進行訓練。
5月起,中國各地發現軍機空中編隊飛行[12]。
2019年5月,天安門城樓進行了集中修繕,換了城樓上國徽和標語,漆刷了紅牆。
[13]
2019年8月21日,新華社發佈消息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今年10月1日前後,北京舉行慶祝活動,熱情歡迎中外記者採訪。
慶祝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活動新聞中心設北京梅地亞中心,於9月23日開始正式運行。
”[14]
2019年8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會上軍方介紹稱“領導指揮上,成立閲兵領導組、閲兵聯合指揮部、各方(梯)隊指揮部三級閲兵領導指揮機構,負責閲兵籌劃組織和具體施。
本次閲兵有多型裝備是首次亮相,佔比例超40%。
綜合保障上,、集約原則,依託現行體制和聯保障體系組織實施,相關工作得到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和北京市大力支持。
”[15]
2019年9月7日夜8日晨,天安門地區及長安街沿線舉行國慶70週年慶祝活動第一次流程演練。
[16]9萬人參加演練及現場保障工作。
此次聯合演練包括慶祝大會儀式、閲兵、羣眾遊行、聯歡活動、轉場、應急處置六項內容。
其中,持續1個小時的閲兵演練重點進行了閲兵式、分列式演練。
羣眾遊行演練重點是集結疏散、整體行進,以及聯合軍樂團、合唱團磨合,閲兵方陣、聯歡活動前後銜接。
[17]
2019年9月14日下午16日凌晨,天安門地區及長安街沿線舉行國慶70週年慶祝活動第二次流程演練。
[18]28萬人參演、觀禮或承擔現場各類保障工作。
第二次演練包括慶祝大會儀式、閲兵、羣眾遊行、聯歡活動、轉場及應急處置6項演練內容,重點磨合內部銜接,全面檢驗了各方組織指揮和保障體系運行工作。
第二次演練首次演練基礎上,增加多人員、要素和環節。
其中,受閲部隊重點進行了閲兵式、分列式、地面梯隊編成演練。
羣眾遊行重演練集結疏散、整體行進、配合銜接。
[19]
2019年9月21日下午23日凌晨,天安門地區及長安街沿線舉行國慶70週年慶祝活動第三次流程演練。
[20]此次流程演練是首次國慶聯歡活動煙花參與演練。
[21]本次演練是慶祝活動後一次演練,包括慶祝大會儀式、閲兵、羣眾遊行、聯歡活動、轉場及應急處置6項內容,重點檢驗慶祝活動全流程、要素、力量銜接配合,全面提升各方組織指揮和保障體系運行效能。
各類參演、觀禮及保障人員達30餘萬。
夜幕下天安門廣場燈火、氣氛。
軍樂聲中,口號聲中,觀眾掌聲中,受閲部隊重點進行了閲兵式、分列式演練。
隨後,各界羣眾遊行隊伍走過,全裝彩車亮相。
[22]
2019年10月1日上午,迎賓樂曲聲中,第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李克強、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以及前任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李瑞環、吳邦國、温家寶、賈慶林登上天安門城樓主席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身着黑色中山裝,其餘領導人多身着黑色西裝套裝,系紅色領帶。
現場倒計時,大屏幕顯示1949、1959、1969……2019數字。
上午10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開始。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禮炮分隊於正陽門分兩外八列鎮鳴56門禮炮,70響,寓意中國共產黨成立起奮鬥28年(每列28門禮炮)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56個民族70年間春華秋實拼搏。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國旗護衞隊222名隊員伴隨禮炮轟鳴,護衞國旗人民英雄紀念碑下出發,環繞通過紀念碑北側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巨幅畫像,行168步,象徵中國共產黨成立98週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歷史,而後通過“1949 國慶 2019”標語台及天安門廣場觀禮台,國旗台下。
延伸閱讀…
當日升旗手22歲袁晉爽,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人,是國旗護衞隊歷史上年升旗手。
全場肅立,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歌聲響徹廣場四周。
隨後,習近平發表講話。
10時19,閲兵開始。
金水橋畔東西華表前,各有30名標兵,身穿17式軍禮服,肩扛禮賓槍,邁着就位。
本次閲兵總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司令員乙曉光空軍上,閲兵總指揮乘車懸掛VA 02019號牌[23]。
習近平檢閲各方隊前,中國共產黨黨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行注目禮,這是本次國慶閲兵新增儀式。
習近平檢閲期間,各方隊及100面戰旗問候“同志們”“同志們了”,各方隊迴應“主席”“為人民服務”;返回途中,各方隊高喊時代強軍目標“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23]。
中部戰區副司令員張旭東中宣佈分列式開始。
本次閲兵式計15個方隊、32個裝備方隊[23]。
近15000名官兵、580台裝備受閲[23]。
其中,儀仗方隊黨旗擎旗手郭鳳通任解放軍建軍80週年閲兵黨旗擎旗手,以及天安門國旗護衞隊改制後亮相首位升旗手。
陸軍方隊領隊林向陽擔任抗戰勝利70週年閲兵夜襲陽堡“戰鬥模範”英模部隊領隊。
領導指揮方隊是第一個領導指揮機構抽組方隊。
火箭軍方隊領隊薛今峯擔任抗戰勝利70週年閲兵核兼備導彈方隊領隊。
女兵方隊352名女兵,首次女將軍領隊受閲,掛槍形式、混編5種顏色軍服受閲,武警女兵首次亮相閲兵場。
院校科研方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佔參閲人員71%。
文職人員方隊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後首批文職人員接受檢閲,着“孔雀藍”軍裝。
維和部隊方隊是首次海外維和力量主組建方隊,是本次閲兵唯一一個着裝接受檢閲部隊。
另外這次行軍隊伍中亮相了新款裝備,因為之前典禮上使用是裝備了20餘年95式自動步槍,而本次閲兵中部分方隊官兵手中新款步槍,採用有槍託設計模塊化構造。
[24]
戰旗方隊五大戰區主要指揮員領隊,前方有5輛猛士突擊車領隊,載有五面八一軍旗,代表五大戰區。
後方則有25輛猛士突擊車載有100面戰旗,代表五大戰區中100個“英雄部隊”以及解放軍歷史和傳承。
本次閲兵有多型裝備是首次亮相,佔比例超40%。
延伸閱讀…
本次裝備方隊中受閲東風-17型彈道導彈是世界上第一款實戰化高超音速武器。
空中梯隊指揮、空軍司令員丁來杭乘坐空警-2000預警機指揮並受閲。
教練機梯隊5架教練-10高級教練機來空軍石家莊飛行學院,5架殲教-9教練機來空軍哈爾濱飛行學院,12架教練-8教練機中5架來空軍西安飛行學院、7架來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
羣眾遊行組成36個方陣和3個情境式行進,10萬名羣眾、70組彩車參閲。
主辦方表示,羣眾遊行要求“圍繞一條主線、突出一個重點、展示三段成就、共築夢想” 、“突出時代、突出羣眾性、體現科技應用、彰國風範”,調集體性設計、敍事性表達和沉浸式體驗。
羣眾遊行後,7萬羽和平鴿放飛,7萬隻氣球升空,遊行羣眾天安門城樓方向歡呼,習近各界羣眾揮手致意,慶祝大會《歌唱祖國》樂曲和歌聲中結束。
天安門城樓紅牆懸掛毛澤東巨幅彩色畫像。
城樓檐下懸有8盞燈籠,東西平台上8面紅旗迎風招展,烘托出喜慶節日氣氛。
天安門廣場上,大型“飄帶”主題景觀佈置廣場靠近長安街一側,寓意紅色基因連接歷史、現實、未來。
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豎立着孫中山畫像,廣場中央豎立着“國慶”“1949”“2019”立體字樣。
天安門廣場東西側上空各35個紅色大型充氣燈籠。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主,全軍10多個單位抽調組成,共1321人,團長兼總指揮張海峯大校。
當天演奏56首樂曲,、[35]閲兵式和羣眾遊行各28首。
閲兵式中包括16典閲兵曲,和12此次閲兵門創作作品,其中7進行曲,5首號角音樂。
羣眾遊行28首曲目,[36]其中21首聯合軍樂團、成人合唱團、童聲合唱團、和民族打擊樂團演唱演奏。
成人合唱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和各院校藝術系2100名學生組成;童聲合唱北京金帆、銀帆兩個童聲合唱團300人組成;民族打擊樂團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130名學生組成。
[37]
當日軍樂團指揮共有3人,是張海峯(陸軍,總指揮)、袁威(海軍)、王登梅(空軍),並且首次身穿陸、海、空三軍軍裝。
“我們凖備,全面戰爭應一場全面戰爭。
我們凖備自己方式,核打擊方式回擊任何核打擊,”崔龍海閲兵式開始前電視直播中説。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兩側是朝鮮勞動黨政治局常委、朝鮮國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黃炳誓,朝鮮總理樸鳳柱朝鮮官員,沒有發現其他國家政要或賓客身影。
2013年7月,中國副主席李源潮訪問朝鮮,參加紀念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簽署60週年閲兵式。
2015年10月,中共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參加紀念勞動黨建黨70週年閲兵式。
2015年10月10日,朝鮮舉行閲兵式紀念勞動黨建黨70週年。
中共政治局常委劉雲山站金正恩身旁。
2013年7月27日,朝鮮舉行閲兵式紀念戰爭《停戰協定》簽署60週年,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站金正恩身旁。
路透社稱,週六舉行2017年”太陽節”閲兵式上,朝鮮首次展示潛射彈道導彈(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s, SLBM)。
韓國軍方稱,當天展示武器還包括新型洲際彈道導彈(ICBM)。
2015年10月10日,朝鮮勞動黨建黨70週年紀念日上展示了KN-08遠程彈道導彈,外界認為這意味著朝鮮遠程導彈具備了搭載多彈頭能力。
4月12日,金日成廣場上的閲兵式演練金正恩2011年執政後,朝鮮一共舉行了六次閲兵。
此次”太陽節”閲兵外,其它五次是:”太陽節”節慶前後進行武器試驗、”放禮炮”是朝鮮過節傳統項目。
外界普遍預測鮮會今年”太陽節”前後進行第六次核試驗,但截至目前沒有核爆消息。
2012年”太陽節”,金日成誕辰100週年,發射”光明行3號”衞星。
失敗告終。
2016年”太陽節”,發射”舞水端”中程彈道導彈。
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