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閏六月,説2017年農曆有兩個六月,日曆上會出現“六月”和“閏六月”兩個農曆“六月”,要去年無閏月“猴年”多出29天,長達384天。
農曆雞年有一個“閏六月”,因此,這個雞年共有6個月,每月29天;7個月,每月30天,一年共有384天。
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2014年農曆馬年。
如果閏月六月後面,閏六月。
古代曆法分24個節氣,包括節氣和中氣。
農曆每月有兩個氣,月初氣稱節氣,月中後氣稱中氣。
例如,立春是正月節氣,而雨水是正月中氣。
公曆上兩個節氣間時間間隔是30.5日,而農曆上每個月只有29.5日,差距1天。
因此,每月中氣會上個月晚1-2天。
這樣下去,總會有一個月只有節氣,沒有中氣。
沒有中氣這個月曆法規定“閏月”,稱作“閏某月”。
农历增加闰月方法是采用“十九年七闰”规则,即每隔两到三年增加一个月,这个月称为闰月。
一年間,地球和太陽距離時近時。
地球離太陽時,是公曆6月左右,運動,所以兩個中氣間隔長,超過31天。
之前30.5天長度算,月份中沒有中氣可能性,閏月可能性。
所以閏四月、閏五月、閏六月機會多。
公历12月左右,地球运动导致中气间隔变为29天,因此农历中正月、十一月和腊月这三个月不太可能出现中气。
然而,这闰月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年份能4整除年份闰年,这一年2月29天;其余年份2月28天。
2月之外,其他月份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区别。
延伸閱讀…
农历是阳历,因此要兼顾月亮和太阳。
於每個月要保證十五或者十六是月,所以每個月是29.5天。
年份12個月只有355天。
這樣一年年累計下來,會和季節脱節(因為地球公轉週期是365天)。
每隔三年,公历年365.2425天相符合,农历年需要增加一个月。
这个额外月份称为闰月。
农历闰月是每十九年七次。
农历增加闰月方法是采用“十九年七闰”规则,即每隔两到三年增加一个月,这个月称为闰月。
延伸閱讀…
因此,農曆閏年會增加一個月,使總共有13個月。
最近有一篇關於天氣文章提到了”雙春兼閏月”,今年丁酉雞年有13個月份。
其中有7個月份擁有30天,而另外6個月份只有29天。
因此,農曆年多出了一個”閏六月”。
你們有想過為什麼閏月不是其他月份呢?我們説二十四節氣是一個統稱,其中包括12個中氣和12個節氣,中氣和節氣地排列。
《漢書‧律曆志上》記載道:「朔不得中,是謂閏月」。
西漢時期開始,規定兩個朔日(即初一日)之間,若沒有二十四節氣中氣,成為上一個曆月序閏月,這項「無中置閏」法則沿用至今。
除此之外,曆月序會包含中氣來編排,如上表所示:正月包含中氣雨水,二月包含中氣春分,如此類推,六月包含中氣大暑,而十一(冬)月和十二(臘)月包含中氣冬至和大寒。
情況下,編制農曆時候需要遵這些曆法法則。
這個月份稱為「閏六月」,因為今年六月後曆月中,它包含了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