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07年(2018年)估算有116天(勞工117天)假期,假期共有六個:元旦、農曆除夕及春節農曆新年假期、兒童節民族掃墓節、端午節及中秋節、加上2019年元旦彈性放假共有6個。
元旦12月30日1月1日(星期六星期一,三天);農曆除夕及春節假期2月15日2月20日(星期四星期二,共計放假6天);兒童節民族掃墓節4月4日4月8日(星期三星期日,兒童節及節各放假一天4/4,4/5休假,4/6日彈性放假,4/7/4/8日假日,共計放假5天,3/31日(星期六)補上班);端午節6月16日6月18日(星期六星期一,端午節逢週一,共計放假3天);中秋節假期9月22日9月24日(星期六星期一,中秋節逢週一,共計放假3天);2019元旦假期12月29日1月1日(星期六星期二,四天,12/31日彈性放假,12/22日(星期六)補上班)。
實際行事曆請人事行政局公佈!!第三條 前條各紀念日,全國懸掛國旗,其紀念方式如下:
一、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國慶日:中央及地方政府舉行紀念活動,各機關、團體、學校得分舉行紀念活動,放假一日。
二、和平紀念日: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活動,放假一日。
三、國父逝世紀念日:植樹節植樹紀念。
五、農曆除夕。
五、革命先烈紀念日:中央及地方政府春祭國殤。
六、佛陀誕辰紀念日: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活動。
七、中央及地方政府举行纪念活动纪念日,各机关、团体、学校可以举行纪念活动:
(一)孔子诞辰纪念日。
(二)国父诞辰纪念日。
(三)行宪纪念日。
第四條 下列民俗節日,春節放假三日外,其餘放假一日:
一、春節。
二、民族掃墓節。
三、端午節。
四、中秋節。
讓我們慶祝中華文化復興節,讓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綻放光彩!兒童節時,我們會放假一天。
改寫後內容:
1. 端午節。
2. 中秋節。
3. 農曆除夕。
以下是修改後內容:
六、民族節慶:各民族慶祝日期,行政院民族委員會考慮各民族傳統習俗,並政府公報上公布。
第五條:各种节日会相关机构、团体和学校组织庆祝活动。
其中包括:
一、道教节日:农历一月一日。
二、妇女节:三月八日。
三、青年節:三月二十九日。
四、兒童節:四月四日。
五、勞動節:五月一日。
延伸閱讀…
六、軍人節:九月三日。
七、教師節:每年九月二十八日,是教師們受到感謝和日子。
八、台灣光復節:每年十月二十五日,是台灣回復和獨立日子。
十一月十二日是中華文化復興節,這是一個節日。
這一天,人們慶祝中華文化傳承和發展。
這個節日目的是提醒人們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價值,並推動文化復興運動。
這一天,人們會舉辦各種活動,比如舞獅、舞龍、舞蹈表演和傳統音樂演奏。
此外,會舉辦文化講座、展覽和工作坊,增進人們中華文化了解和欣賞。
這個節日舉辦不僅是紀念過去,激發人們中華文化和關注,並為中國文化發展做出貢獻。
讓我們慶祝中華文化復興節,讓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綻放光彩!兒童節時,我們會放假一天。
延伸閱讀…
如果兒童節民族掃墓節,我們會提前一天放假。
但每逢星期四,隔天放假。
二、勞動節:勞工休假。
三、軍人節:國防部規定放假。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上稱為新年、年、歲,但口語上稱過年、慶祝新年。
**注意:以上改寫內容是原始文章進行改寫,並刪其他相關內容。
**那麼2018年春節是什麼時候呢?
2018年春節是2月16號,農曆正月初一,星期五
2018年元旦是1月1號,星期一
2018年元宵節3月2號,星期五
中秋節,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時農曆八月十五;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八月十六。
中秋節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年,並宋朝時變得盛行。
隨著時間推移,到了明清時期,它成為中國春節之外主要節日之一。
於受到中華文化影響,中秋節成為了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華人和華僑們慶祝傳統節日。
中秋節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習俗,流傳,經久不息。
中秋節以月圓兆人團圓,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情,祈盼豐收、,成為多彩、彌足文化遺產。
中秋節端午節、春節、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2018年中秋節放假安排:2018年9月22日9月24日放假,共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