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07年(2018年)估算有116天(勞工117天)假期,假期共有六個:元旦、農曆除夕及春節農曆新年假期、兒童節民族掃墓節、端午節及中秋節、加上2019年元旦彈性放假共有6個。
元旦12月30日1月1日(星期六星期一,三天);農曆除夕及春節假期2月15日2月20日(星期四星期二,共計放假6日);兒童節民族掃墓節(節)4月4日4月8日(星期三星期日,兒童節及節各放假一日4/4,4/5休假,4/6日彈性放假,4/7/4/8日假日,共計放假 5 日,3/31日(六)補上班);端午節6月16日6月18日(星期六星期一,端午節逢週一,共計放假3日);中秋節假期9月22日9月24日(星期六星期一,中秋節逢週一,共計放假3日);2019元旦假期12月291月1日(星期六星期二,四天,12/31日彈性放假,12/22日(六)補上班)。
實際行事曆請人事行政局公佈!!第三條 前條各紀念日,全國懸掛國旗,其紀念方式如下:
一、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國慶日:中央及地方政府舉行紀念活動,各機關、團體、學校得分舉行紀念活動,放假一日。
二、和平紀念日: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活動,放假一日。
三、國父逝世紀念日:植樹節植樹紀念。
第五條 下列節日,由有關機關、團體、學校舉行慶祝活動:
一、道教節:農曆一月一日。
五、革命先烈紀念日:中央及地方政府春祭國殤。
六、佛陀誕辰紀念日: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活動。
七、下列各紀念日,中央及地方政府舉行紀念活動,各機關、團體、學校得分舉行紀念活動:
(一)孔子誕辰紀念日。
(二)國父誕辰紀念日。
(三)行憲紀念日。
第四條 下列民俗節日,春節放假三日外,其餘放假一日:
一、春節。
二、民族掃墓節。
三、端午節。
四、中秋節。
五、農曆除夕。
六、民族歲時祭儀:各該民族放假日期,行政院民族委員會參酌各該民族習俗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
二、婦女節:三月八日。
三、青年節:三月二十九日。
四、兒童節:四月四日。
五、勞動節:五月一日。
六、軍人節:九月三日。
七、教師節:九月二十八日。
八、台灣光復節:十月二十五日。
九、中華文化復興節:十一月十二日。
前項節日,下列規定放假:
一、兒童節:放假一日。
兒童節民族掃墓節同一日時,於前一日放假。
但逢星期四時,於後一日放假。
二、勞動節:勞工放假。
延伸閱讀…
三、軍人節:依國防部規定放假。
2018年春節眼看到了,準備回家過年夥伴準備好了嗎?那麼今年春節是什麼時候呢?2018春節是如何放假呢?下面編一起來看看吧!2018年春節是2月16日正月初一,即農曆新年,那麼春節放假怎麼安排呢?2018年2月15日2018年2月21日調休,放假7日。
2月16日(星期六,農曆正月初一)、2月17日(星期日,農曆正月初二)、2月18日(星期五,農曆正月初三)為法定節假日2018年春節一共放假7天,想要探親回家朋友,要提前買票。
雙十一購物詳細攻略,怎樣雙十一買到想要黃鴨什麼時候來武漢,鴨武漢哪裏【鴨】鴨是什麼,鴨是什麼意思鴨到重慶,重慶奧體鴨鴨什麼時候來天津,鴨天津哪裏世外桃源存在,雲南!目前2018年春節放假時間公佈,大家希望到過年,但是每一年春節時間是,那麼2018年幾月幾號過年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因為農曆雞年是個閏年,所以2017農曆雞年有384天。
2017年1月28日開始,2018年2月15日結束。
所以2018年除夕2018年2月15日。
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迴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
而我國傳統農曆是月亮變化週期,一個月29.5306天,12個月354天或355天,陽曆年少了11天。
如果任由農曆和陽曆間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會出現春節夏天過現象。
瞭解這個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方法。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
延伸閱讀…
農曆閏年多了個閏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左右,而農曆平年有353天~355天。
農曆雞年有一個“閏6月”,因此,2017農曆雞年有384天,這個雞年共有6個月,每月29天和7個月,每月30天,一年共有384天。
所以2018年春節是2018年2月16日。
2018年春節是2月16號,農曆正月初一,星期五;2018年春節放假安排:2月15日21日放假調休,共7天。
春節是我國、慶祝農曆節日,是海內外億萬家庭炎黃子孫一年之中視期盼團圓節,如今2017年接近尾聲,讓老黃曆你告,2018年春節是幾月幾號,2018年春節是星期幾。
問:2018年春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答:2018年春節是2018年2月16日,星期五。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農曆新年,傳統名稱新年、年,口頭上稱過年。
我國古代,春節指節氣中立春,視為是一年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為新年開始。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歷史,時代其稱。
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到了兩漢時期,被叫為“三朝”、“歲旦”、“”、“日”。
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到了唐宋元,稱為“元旦”、“元”、“歲日”、“”、“新元”;而清代,叫“元旦”或“元日”。
關於春節起源,有多種説法,但其中公眾普遍接受説法是,虞舜時期,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這一天作歲首。
這農曆新年由來,後來叫春節。
春節過去叫元旦,春節所在這一月叫元月。
中國歷代春節日期並不一致:夏朝孟春元月為正月,商朝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新年、年、歲,但口頭上稱度歲、慶歲、過年。
那麼2018年春節是什麼時候呢?
2018年春節是2月16號,農曆正月初一,星期五
2018年元旦是1月1號,星期一
2018年元宵節3月2號,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