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薩如拉圖雅嘎查牧民、黨支部原書記廷·巴特爾家牧場,可以看到3棟房子。
兩棟,是卧室和廚房兼客廳。
那棟,是牧民培訓學校。
上世紀80年代初,嘎查分自留畜時,時任嘎查長廷·巴特爾定了條規矩:知青不能養自留畜。
”廷·巴特爾堅持免費授課,培訓學校成立以來,每年有上萬名牧民來這裏學習交流。
廷·巴特爾是開國廷懋兒子。
1974年,19歲廷·巴特爾高中畢業後,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來到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薩如拉圖雅嘎查插隊。
當時牧區生活。
“牧民支個鐵架子,牛糞燒飯,煙燻火燎。
”雖然時隔近50年,但廷·巴特爾到這裏情景記憶。
“要讓牧民過上好日子!”廷·巴特爾誓言,此,他多次放棄返城機會,紮根牧區,帶領當地牧民發展。
廷·巴特爾忘初心:“我想我一生來建設草原,帶領牧民羣眾過上生活。
當時知青只剩他一個,這條規矩實際管他自己。
後來,推行草畜雙承包,他讓牧民選草場和牛羊,草場、瘦小牛羊留給自己。
1993年到2018年,廷·巴特爾擔任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
他自學畜牧知識,肯幹,家裏羊得、產仔多,還很少生病。
但是時間了,廷·巴特爾發現,超載放牧加劇了草原退化。
“養1頭牛4條腿,養5只羊20個蹄子。
但是,5只羊上1頭牛收益,而且對草原。
”於是,廷·巴特爾羊賣掉,換成了牛。
延伸閱讀…
他示範下,全嘎查牧民開始實行“減羊增牛”。
通過劃區輪牧、科學養殖方式,他帶領牧民們走出一條草原增綠牧民增收雙贏路。
2018年卸任黨支部書記前,廷·巴特爾每年自己一部分牲畜贈送嘎查户。
卸任時,他自己一些資產分牧民。
“奮鬥者”“七一勳章”……一個個榮譽是對廷·巴特爾肯定。
今年,他選黨二十大代表。
廷·巴特爾忘初心:“我想我一生來建設草原,帶領牧民羣眾過上生活。
延伸閱讀…
” 走進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薩如拉圖雅嘎查牧民、黨支部原書記廷·巴特爾家牧場,可以看到3棟房子。
兩棟,是卧室和廚房兼客廳。
那棟,是牧民培訓學校。
“學校是旗裏建,我主要給大家講增收和草原保護。
”廷·巴特爾堅持免費授課,培訓學校成立以來,每年有上萬名牧民來這裏學習交流。
廷·巴特爾是開國廷懋兒子。
1974年,19歲廷·巴特爾高中畢業後,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來到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薩如拉圖雅嘎查插隊。
當時牧區生活。
“牧民支個鐵架子,牛糞燒飯,煙燻火燎。
”雖然時隔近50年,但廷·巴特爾到這裏情景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