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 |20210511 |【2018年10月10日姓名】

姓名,作為中華名文化脈承之一,是人們血脈傳承根基社會人文標識。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

公民姓名登記、傳承和發展中國姓名文化具有意義。

近年來,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深入貫徹公安數據戰略部署,推進人口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服務實現跨越式發展,建成了全世界規模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14億户籍人口生命週期、遷移範圍信息化服務管理。

複姓是指兩個或多漢字組成姓氏,中華姓氏中佔少數。

現2020年度全國姓名報告發佈如下。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姓氏國家,已有超過五千年歷史。

《中國姓氏大辭典》記錄,中國有著多達2.4萬個姓氏,這些姓氏源自於古代民族。

以下是改寫後內容:

這些姓氏歷史發展中經歷了各種變遷,有些消失時間長河中,而有些則世代相傳,演變成現今使用6000多個姓氏。

2020年户籍人口數量排名和2019年相比有所變化。

“王”“李”“張”“劉”“陳”依舊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總數佔全國户籍總人口30.8%。

2020年12月31日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出生并在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新生儿数量1003.5万人。

其中男孩数量529.0万人,占总数52.7%,而女孩数量474.5万人,占总数47.3%。

2020年新生兒登記姓氏中,姓氏”李”人數72.6萬人,而姓氏”顧”人數1.7萬人。

然而八十年代,人们倾向于选择名字中包含“偉”“磊”“靜”“麗”字,反映他们和生活追求和态度。

複姓來源有很多種,比如”太史”是官職名稱來,”令狐”是封邑命名,”東郭”是居住地設定。

有其他一些複姓是源於職業、先祖名、族系,或者是少數民族改姓或自創情況。

複姓雖然見,但於其出現武俠小說或影視作品中,大家它們並熟悉。

目前,“歐陽”是第一複姓,有111.2萬人。

以下是改寫後內容:

其他複姓人數統計如下:「上官」有8.8萬人,「皇甫」有6.4萬人,「令狐」有5.5萬人,「諸葛」有4.8萬人,「司徒」有4.7萬人,「司馬」有2.3萬人,「申屠」有1.9萬人,「夏侯」有1.1萬人,「賀蘭」有1.0萬人,「完顏」有0.6萬人,「慕容」有0.5萬人,「尉遲」有0.4萬人,「孫」有0.3萬人。

《民法典》第1015條,自然人應父姓或母姓命名。

然而,以下情況下,可以選擇父姓和母姓以外姓氏:(1)選擇其他直系長輩親屬姓氏;(2)因由法定撫養人以外人撫養而選擇撫養人姓氏;(3)出於違反公序良其他合理理由。

少數民族人可以自己民族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來選擇自己姓氏。

我國姓氏數千年歷史演進和民族文化積澱中形成了“子(女)父姓”傳統習俗,但人們思想觀念變化,是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施後,子女隨母姓情形有所增加,隨祖父母姓和外祖父母姓頻有出現。

延伸閱讀…

《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發佈

全國

2020年新生兒姓氏選取情況看,隨母姓隨父姓比例1:12。

“名字所取,根於心意,於時,因時變遷”。

每個人名字有寓意,有寄託了父母期盼,有反映出流行文化,有銘刻着時代烙印。

中國成立時,許多男性”建國”或”建華”名,紀念這一具有意義歷史時刻。

地,許多女性選擇”英”或”蘭”作為他們名字。

這種名字選擇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思想觀念的革新。

隨著時代變遷,名字選擇改變,反映了社會變遷和個人價值觀轉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他们名字中使用“軍”“勇”“英”“麗”字眼,突出那个时代延续性。

然而八十年代,人们倾向于选择名字中包含“偉”“磊”“靜”“麗”字,反映他们和生活追求和态度。

延伸閱讀…

20210511-00016

2018年10月10日黃曆查詢

九十年代,人們喜歡選用一些注入文化元素名字,比如“傑”、“浩”、“婷”和“雪”。

然而,進入21世紀後,人們名字開始改變,開始喜歡一些名字,比如“濤”、“浩宇”、“欣怡”、“梓涵”,這些名字流行且具有文藝範兒。

(表4)目前,我國部分少數民族外,大部分人名字多二字(單姓)、三字(單姓雙名或複姓名)或四字(複姓雙名),超出四字見。

從年代看,三字姓名佔主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人们非常重视宗族和家族文化传承,取名字时候会加上代表辈分字,所以使用双字姓氏很。

改革開放以來,現代文化思潮開始命名方式產生了影響,人們於輩分觀念的重視減少。

如今,取名目的地是了讓人們記住。

於過去有兩個字姓名,現在取名兩個字人數上世紀六十年代7.6%增長到九十年代27.6%。

自21世纪开始以来,人口规模增长和人口流动日益增多,引发了一系列现象出现。

其中一个变化是三字姓名增多,而二字姓名比例下降到了6.3%以下。

四字及其他字數姓名雖使用人數,但保持增長態勢,上世紀五十年代0.3%、0.4%提高到目前1.6%和1.7%。

2020年出生並進行户籍登記新生兒名字中,使用頻率50個字“梓”“子”“宇”“辰”“一”。

2019年相比,“玥”“伊”“昕”“可”字受到新生兒父母青睞。

(表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