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和國際周 |聯合國紀念活動 |4月1日 |【2019年4月1日特殊日子】

聯合國紀念活動,包括聯合國國際日、國際周、國際年、國際十年和其他紀念活動,是來喚起國際社會全球範圍某個問題興趣或關注,從而推動相關問題解決而一段時間內舉辦活動。

大多數聯合國大會宣佈定,少數聯合國專門機構(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衞生組織)指定。

聯合國制定有關設立原則是:選擇主題符合聯合國憲章;優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及人道主義、人權相關主題;關注發展中國家情況。

2019年,全國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

其中,中央公共預算收入89305億元,同比增長4.5%;地方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1077億元,同比增長3.2%。

全國税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税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

13.車船税、船舶噸税、煙葉税其他各項税收收入合計1121億元,同比增長13%。

2.國內消費税12562億元,同比增長18.2%。

3.企業所得税37300億元,同比增長5.6%。

4.個人所得税10388億元,同比下降25.1%。

5.進口貨物增值税、消費税15812億元,同比下降6.3%。

關税2889億元,同比增長1.5%。

6.出口退税16503億元,同比增長3.7%。

7.城市維護建設税4821億元,同比下降0.4%。

8.車輛購置税3498億元,同比增長1.3%。

9.印花税2463億元,同比增長12%。

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税1229億元,同比增長25.8%。

10.資源税1822億元,同比增長11.8%。

11.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税收中,契税6213億元,同比增長8.4%;土地增值税6465億元,同比增長14.6%;房產税2988億元,同比增長3.5%;耕地佔用税1390億元,同比增長5.4%;城鎮土地使用税2195億元,同比下降8%。

12.環境保護税221億元,同比增長46.1%。

其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7720億元,同比增加4146億元,增長1.2倍,拉高全國非税收入增幅15個百分點。

2019年,全國公共預算支出238874億元,同比增長8.1%。

其中,中央公共預算本級支出35115億元,同比增長6%;地方公共預算支出203759億元,同比增長8.5%。

1.教育支出34913億元,同比增長8.5%。

2.科學技術支出9529億元,同比增長14.4%。

3.文化旅遊體育傳媒支出4033億元,同比增長2.3%。

4.社會保障和業支出29580億元,同比增長9.3%。

5.衞生支出16797億元,同比增長10%。

6.節能環保支出7444億元,同比增長18.2%。

7.城鄉社區支出25681億元,同比增長16.1%。

8.農林水支出22420億元,同比增長6.3%。

9.交通運輸支出11413億元,同比增長1.2%。

10.債務付息支出8338億元,同比增長12.6%。

2019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4516億元,同比增長12%。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040億元,同比增長0.1%;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80476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增長11.4%。

延伸閱讀…

聯合國紀念活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月1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9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91365億元,同比增長13.4%。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支出3113億元,同比增長0.8%;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相關支出88252億元,同比增長13.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支出(含棚户區改造、土地儲備專項債券收入安排支出)增長8.8%。

2019年,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960億元,同比增長36.3%。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636億元,同比增長23.3%;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324億元,同比增長47.2%。

2019年,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287億元,同比增長6.2%。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本級支出987億元,同比下降3.7%;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300億元,同比增長15.3%。

答:2019年,全國財政收入上年增長3.8%,其中税收收入增長1%,增幅主要是實施規模減税降費政策。

各級財政積極挖掘潛力,通過國企集中上繳利潤方式,彌補收入缺口,努力促進預算收支平衡。

主要呈現以下特點:實施規模減税降費政策,相關税收收入同比下降或增幅回落。

減税降費重點支持民營企業和企業發展,有力支撐了實體經濟是製造業平穩運行。

全年税收收入增長1%,增幅上年回落7.3個百分點,涉及減税降費主要税種收入下降或增幅回落:國內增值税增長1.3%,增幅上年回落7.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税收入下降6%,主要受降低增值税税率和實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影響;進口貨物增值税、消費税下降6.3%,主要受降低進口環節增值税税率影響;個人所得税下降25.1%,主要受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實施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影響;企業所得税增長5.6%,增幅上年回落4.4個百分點,主要受提高研發費用税前加計扣除和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影響。

二是國有企業上繳利潤及國有資源資產收入增加帶動非税收入增長,涉企收費繼續下降。

2019年,全國非税收入32390億元,上年增加5433億元,增長20.2%。

其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7720億元,同比增加4146億元,增長1.2倍,拉高全國非税收入增幅15個百分點。

延伸閱讀…

國際日和國際周| 聯合國

191988640【Ⓜ️Ⓜ️深圳外圍女【Ⓜ️Ⓜ️深圳高端外圍電v同步 …

主要是中央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6100億元,同比增加3600億元,拉高全國非税收入增幅13個百分點;地方採取國企上繳利潤方式,積極應對預算收支平衡壓力。

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8063億元,同比增加987億元,增長14%,拉高全國非税收入增幅4個百分點,主要是地方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營性資產收入集中入庫。

罰沒收入3061億元,同比增加402億元,增長15.1%,拉高全國非税收入增幅1個百分點,主要是法院等罰沒收入增加多。

同時,涉企收費繼續下降:教育費附加專項收入同比下降5.2%;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2018年下降17.4%基礎上,2019年下降1%。

三是地區間收入增幅分化,東北地區收入下降。

2019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財政收入增幅3.5%、4.6%、2.8%、-2.1%,中部地區收入增幅一些,東北地區收入下降。

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廣西、河南、浙江、河北8個省份增長5%以上;江西、廣東、安徽、四川17個省份增長0-5%之間;6個省份同比下降。

答:2019年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8.1%,有力支持增長和保民生重點領域投入。

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全國財政支出總體保持增長。

2019年,全國公共預算支出238874億元,上年增長8.1%。

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國公共預算支出完成年初預算52.5%、75.9%,超過序時。

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全年下達地方轉移支付7.4萬億元,上年增長7.5%。

二是優化支出結構,重點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各級財政部門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重點增加了對脱貧攻堅、“三農”、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以及教育、衞生民生重點領域投入,並切實抓好預算執行。

2019年,農林水支出中扶貧支出增長11%;科學技術支出中科技條件服務、基礎研究,增長28%、26.7%;節能環保支出中污染減排、可再生能源支出,增長48.6%、38.3%;教育支出中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支出,增長8.9%、7.5%;衞生支出中公立醫院、公共衞生支出,增長11%、9%。

三是各地財政支出普遍增長。

2019年,地方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8.5%。

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財政支出增幅7.3%、10.5%、8.5%、6.5%,中部地區支出增長。

全國31個地區中,29個實現增長,其中貴州、浙江、青海、天津12個省份增幅10%以上,海南、湖北、湖南、遼寧14個省份增速5%-10%之間,3個省份增幅0-5%之間,2個省份同比略有下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