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佔領行動 |生辰八字算命 |2019年5月 |【2019年5月17犯什麼】

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佔領行動,稱「612示威」[15]、「金鐘衝突」[16],是2019年6月11日深夜起,香港市民自發集會及佔領街道運動,主要地點金鐘中環,目的於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

凌晨時份,有基督徒於香港會外通宵聚集詠唱聖詩。

12日早上8時,大量市民於金鐘添馬公園一帶集會,衝出夏慤道龍和道,阻止香港會恢復草案二讀辯論[1]。

警方於15:47施放催淚彈[17]。

警察8月12日公佈數字,清場期間發射逾240枚催淚彈、3發布袋彈、19發橡膠子彈和30發海綿彈鎮壓[18],逾80人受傷,多名示威者頭部中槍,2人傷勢。

其中一名香港電台外派司機懷疑因催淚彈擊中,頭部受傷[19]。

警察獲得通知書集會範圍,中信大廈附近施放多枚催淚彈,並且包圍示威者,提供撤退路線,釀人踩人事件。

示威行動期間,香港會秘書處宣佈會主席決定取消6月12日會大會(當日早上宣佈延,下午宣佈取消),延後審議條例修訂草案。

6月13日凌晨,示威者散去[6][5]。

衝突完結後,會秘書處後宣佈取消當日13日和翌日14日會大會[20]。

警方示威完結後,開始拘捕行動,多名示威者醫院拘捕。

6月1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佈緩修例,「直至完成溝通解説及聆聽意見止」[4][21]。

2019年6月21日,國際特赦組織表示香港警隊6月12日示威中,使用不必要及過份武力,違反國際人權法[22]。

繼2014年雨傘革命佔領街道後,是次示威者試圖佔領街道方式,使政府正視示威者訴求。

上次928事件施放了87枚催淚彈,今次612事件施放了240枚,20發布袋彈及數發橡膠子彈。

[23]
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是2019年6月9日香港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遊行後,香港行政區政府發聲明表示會撤回逃犯條例修訂[24]。

因此,大量反對條例香港市民決定於修訂條例二讀開始日——6月12日罷工、包圍會及佔領一帶道路,阻止條例審議及通過[25]。

6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和香港演藝學院學生會舉行聯合記者招待會。

7位代表成員呼籲於專學界於6月12日罷課,抗議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及讓出時間參與於6月12日舉行示威,阻止草案通過[26]。

警方事前調動5000警力護衞會樓、政府總部及周邊區域,是繼2017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平訪港(9,000警力)、2016年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6,000警力)後第三大規模警力部署。

5000警力包括各總區應變大隊(Regional Response Contingent,每隊逾800餘名警員),並每天有200名戰術小隊(俗稱「速龍小隊」)警員。

[27]
警方6月11日晚上先派港島總區應變大隊及速龍小隊駐防,合共1000人。

[27]
6月11日晚7時8時,市民計劃到金鐘添馬公園聚集唱聖詩。

大批警員港鐵金鐘站搜查市民背囊和身份證,搜查年人一字排開站大堂牆邊,而且檢查完畢後不准他們離開。

有市民不服上前拍攝,雙方因而發生口角。

[28][29]
其後泛民主派會議員鄺俊宇、朱凱廸、譚文豪、林卓廷和楊嶽橋人到金鐘站監察警方行動,部分市民批評警方行為「製造白色恐怖」,要求警方收隊和道歉。

[29]另一方面,海富中心麥當勞內有多名警員搜查市民[30][31]。

當晚市民開始進入金鐘添馬公園觀星及於草地上野餐,直至6月12日早上[36]。

6月12日早上,香港基督教教牧聯署籌委會舉行第三日「72時馬拉松禱告」﹙早場﹚活動[37],並有多名牧師參與。

二讀前夕,示威者聚集會樓外
早上,多輛汽車圍繞金鐘慢駛,製造交通擠塞及阻止會議員進入會審議條例。

早上9時35分,金鐘道東行方向、統一中心外有四輛私家車死火,停馬路中央,橫卧4條行車線上。

金鐘其他多條道路出現交通,令交通癱瘓,無人受傷[38]。

早上10時,一輛城巴嘗試告士打道東行線倒車,車身過長,橫跨4條行線,旁邊無任何車輛,而巴士車頭行車方向相反。

[39]
早上7時55分,添馬公園一帶示威者衝出夏慤道龍和道,展開佔領行動[1]。

後半時間,示威者及警察間爭奪路面控制權,直至8時30分大量示威者佔領告士打道及夏愨道六條行車線[6]。

下午12時15分,示威者進一步佔領金鐘道全線[6]。

示威者龍和道將索帶繫上鐵馬製成路障,企圖阻止警察驅趕
下午12時15分,示威者進一步佔領金鐘道
早上9,警方開始清場前,公立醫院前線醫護人員收到醫管局總部電郵方式發出的指示,要求急症室醫護人員記錄當天會外集會求醫者身份,並分類:警察、記者、市民或其他。

該件電郵題「Mass gathering outside Legco on 12 Jun 2019」﹙2019年6月12日會外集會﹚。

[40]
下午3時半,警方龍和道及添華道交界舉上紅旗。

15分鐘後,示威者衝破防線,進入會示威區,警方投擲磚頭大量雜物[41],警方發射橡膠子彈及布袋彈,並施放催淚彈。

5分鐘後,示威者不支後退,防暴警察重奪會示威區控制權並持續發射催淚彈[42]。

當時現場多名牧師及傳道人其後舉行記者會,講述所見所聞,指下午3時3時半示威者並沒有衝突警方防線,是示威者遭受催淚彈及警棍攻擊;並指出警方於3時半突然後退,使示威者見有空位前移動時,警方才有理由催淚彈驅散人羣[43],並引發後續衝突。

下午4時20分,警察於龍和道及添華道交界舉起黑旗並施放催淚彈。

期間有警察攻擊倒地示威者及槍指向示威者[44][45]。

示威者撤至大會堂附近[42]。

下午4時38分,警方防線從夏慤道推前會附近。

示威者水樽雜物投向警察,使其後退並施放催淚彈[42]。

下午5時40分,警察於夏慤道施放催淚彈,並倚此海富中心天橋推進遠東金融中心。

示威者退守幹諾道中。

48分,示威者退至統一中心一帶。

54分,警察在夏慤道上前進並障礙物,示威者天橋設置障礙。

6時7分,雙方力寶中心外對峙[42]。

期間,有警察未有警告情況下開槍,橡膠子彈擊中示威者右眼,該名示威者並無作出任何攻擊行為[46]。

該名示威者其後暴動罪被捕,及後右眼僅餘視力2.5%。

後,該示威者表示會要求法庭宣告有關武力違法、違反警察通例第 29 章〈武力及槍械使用〉以及要求案件他人身作出賠償。

[47]香港電台發言人伍曼儀稱該台一名外判司機下車警察催淚彈擊中,一度心臟停頓;接受其他傳媒司機急救後,獲送上救護車載瑪麗醫院,現時情況及[48]。

有警員添美道與夏慤道交界,一度槍口朝向身穿反光衣、準備轉身離去記者,並記者發射催淚彈,催淚彈其左腳旁一米外爆開。

記者見狀轉身,警員拍攝,警員水平高度開槍。

一名外國記者開始警方呼喊「You shoot journalist!(你射記者)」加以阻止,並指「This is STILL Hong Kong, not China, NOT YET(這裏是香港,不是中國,還不是)」。

有人議員求助後,會議員譚文豪、梁耀忠、尹兆堅、張超雄到場協助,警方稱要「確保現場是否有通緝犯」,警員撤退。

同時,警方添美道及龍合街兩邊催淚彈夾擊集會人士。

[50]他們指,當時羣眾由錯愕變成慌,湧向最近逃生出口中信大廈。

於中信大廈玻璃門上鎖,示威者只能透過另玻璃門、以及轉門進入該大廈逃生,但每次只能容納23人通過,數百計示威者滯留門外。

目擊者指,近千人當時湧入中信大廈,但當時只有一道讓示威者逃生,中央轉門大廈內外羣眾相反方向推門而卡死。

當時,於警方門外人羣外圍投放催淚彈,令羣眾集中逼近玻璃門。

免令門外羣眾轉門內,進入該大廈示威者阻止門外市民繼續使用轉門。

[50]逃生無門及催淚彈刺激下,門外市民叫聲和呼救聲不絕。

[51]
此時,警察突然向人羣中央位置發射多枚催淚彈,引起羣眾恐慌。

人可逃下逼吸入催淚煙,進一步衝入大廈。

廈裏示威者則改用鐵馬繼續撞擊另上鎖玻璃門,希望打破玻璃讓外面人進入,但未能。

警察繼續將防線推前,釀成人踩人慘劇。

[50]
部分逃進大廈示威者讓出位置讓後來者進入大廈,前往中信大廈頂層。

目擊者指,他們人人逼一起,覺得呼吸困難。

當時大廈內市民指,事件發生後中信大廈所有樓層、後樓梯逼滿逃難示威者,樓內空氣含氧量下降,裡面市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皮膚受催淚煙刺激,有人哮喘發作。

羣眾開始有窒息恐慌之際,有示威者尋找出口離開大樓,但發現大門所有出口、後樓梯鎖上。

此時,於每層樓塞人羣無法逃生,羣眾逃走下恐慌情緒迅速蔓延。

[52]
當時,催淚煙湧進大廈飄上頂層,令情況惡化。

大廈頂層催淚煙情況下,位於下面樓層示威者接獲頂層市民呼救,透過位於二樓、連接天橋離開大廈疏散人潮,人羣其後緩地向天橋方向出口離開,惟警方於中信大廈天橋橋下施放催淚彈。

目擊者指出,整個過程30分鐘,沿途看見很多人情緒崩潰。

[51]
到2020年,監警會報告警方陳述,指示威者當時退路暢通無阻,反指民陣搭建講台阻擋了示威者視線。

不過傳真社查證後,發現警方中信大廈出的龍匯道,以及迴處添美道位置設防線,並發放催淚煙兩邊夾擊,人羣只可進入中信大廈內走避。

[53]而任監警會國際專家組成員斯托特認同報告這部分説法。

[54]
而太古廣場內商店和扶手電梯下午6時起關閉,並且有大量示威者暫避。

示威者認為商場職員態度。

[55]
晚間有多下班市民加入行動,佔領區進一步擴大,金鐘(金鐘道、正義道)、中環(幹諾道中、愛丁堡廣場、康樂廣場、德輔道中、畢打街、會街、昃臣道、德忌利士街、環球裏、美利道、遮打道)、灣仔(皇后大道東、軒尼詩道)地成為佔領區[55]。

約下午7時,警察施放催淚彈並將金鐘清場,位於幹諾道中200名示威者轉往中環畢打街附近及怡和大廈外天橋上。

警方有消息表示當時未有清場計劃[56][57]。

6月13日子夜,有千餘示威者聚集夏愨道及愛丁堡廣場附近[58]。

凌晨1時,大部份示威者散去,剩餘數十人留在金鐘道、幹諾道中、夏慤道及中環一帶[59]。

愛丁堡廣場天橋上有示威者留守。

凌晨2時左右,天橋及夏愨道上餘數名示威者垃圾[58]。

早上6時,政府總部附近無示威者跡影[6]。

早上8,夏慤道線回復通[60]。

香港警務處處長盧偉聰於6月13日警察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點算行動中警察施放了逾150枚催淚彈、20發布袋彈、數發橡膠子彈,期間有使用警棍、胡椒噴霧、催淚水劑[12]。

會保安於佔領行動期間進一步加強,繼續封鎖示威區及要求進入會大樓人士接受安檢外,加派保安巡邏[61]。

多名民主派議員金鐘地方守護示威人士,因而胡椒噴霧噴中,包括林卓廷和黃碧雲。

當時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嘗試協助林卓廷返回大樓,於是他會停車場出口鐵閘外向保安表明身份及要求進入,然而保安聞言後有理會,他表明有議員受傷,保安拒絕開閘[62]。

早上8時半,於會入口堵塞,工務小組委員會宣佈取消會議[63][64]。

早上10時50分,即會大會會議召開前10分鐘,會秘書處宣佈更改開會時間「後時間」[65][66]。

下午近3時,有傳媒發現載有建制派議員小巴離開中區警署,但未知去向。

《蘋果日報》表示衝突期間,建制派議員獲入住警方安全屋[67]。

衝突爆發後下午6時,會秘書處宣佈會日召開任何會議,意味二讀條例會翌日13號開始審議[20]。

翌日早上,會繼續取消會議。

同日下午,會秘書處宣佈修例二讀會延期舉行[3]。

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79人受傷求診,包括56男23女,年齡介乎1566歲。

其中2名男傷者情況,13人,6間醫院接受治療,有64人出院。

有示威者金鐘受傷後,拒絕登上港鐵安排救護車,經義工陪同到九龍公立醫院接受治療[68]
,但有示威者醫院回答警員查問時,説自己來金鐘,拘捕[69]。

6月11日晚,警察涉「串謀公眾妨擾罪」於新界拘捕一名疑為行動有關Telegram羣組管理員男子[70],並逼其小米手機6解鎖[71]。

警方表示拘捕11人[72],涉嫌襲警、非法集會、暴動相關罪行。

當中涉暴動罪4人醫院內被捕,包括一名右眼中槍受傷,拔萃女書院任教通識科教師、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學生。

警方承認醫院內拘捕示威者[73],有醫護人員發現警方醫院派出便衣警察搜捕接受治療受傷示威者[74],並指警員要求懷疑參與示威而受傷人士送入羈留病房[75]。

警方醫院拘捕示威者做法引起醫學界,多個醫學界組織發表聯合聲明[76],批評警方妨礙醫護人員工作,延誤傷病者求診及治療,破壞醫患之間信任,令受傷病患害怕求診及加重傷勢[77]。

公立醫院醫生表示「傷者不要醫護透露傷勢無關資料,是槍傷説槍傷;是棍打傷説是棍,但不要説是誰打、不要説地區」,還提醒求診人士如遇護士召來警察,必需保持緘默[78]。

6月13日晚,有消息指警方香港大學李國賢堂宿舍進行調查,而宿舍經理接獲警方通知要進行搜證後,尋求會議員協助。

其後鄺俊宇及許智峯到達現場,2名律師及50名同學宿舍大堂下商討。

據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Facebook透露,有4名大學生因示威被捕,其中有2名因遊蕩罪而被捕。

舍監吳兆文指出有2名學生被捕,但晚間並未有警員進入宿舍搜查。

與此同時,法律支援團隊確認警方並無李國賢堂搜查令[79]。

6月18日,警方沒有足夠證據提出檢控,8名以涉嫌遊蕩罪名拘捕示威者撤銷檢控,他們獲無條件釋放[80]。

10月24日,於6月12日警方涉嫌干犯暴動罪拘捕5名示威者全數獲釋放。

[81]
一名21歲,任職會泳池夜間救生員姓冼男子2019年9月13日,控告一項「暴動」罪及兩項「抗拒警務人員」罪,是唯一一名612衝突被控暴動人士。

控罪指被告2019年6月12日於會大樓公眾入口,與其他知名人士參與暴動;並指他抗拒警長34730及警員20338。

[82] 2020年5月4日,被告承認暴動罪,兩項抗拒警務人員罪則不予起訴。

[83] 5月15日,法官指被告罪名,6年監禁作量刑起點,被告認罪而予以扣減刑期1/3。

宣判被告入獄4年。

成為反修例為運動中首宗渉及暴動罪判刑。

警方事件見記者,表示歡迎法庭裁決。

認為判刑能反映暴動程度。

他説去年6月12日有數千名示威者包圍會並進行堵路行為,當中有人磚頭物件衝擊警方,警員「無選擇下」施放催淚煙。

當日示威者「利用警方剋制」,衝擊警方防線,令多名警員受傷。

他指,警方去年9月29日港島區遊行後衝突,暴動罪起訴98人。

暴力表達意見方法,於違法原則下警方表達意見權利,呼籲年人不要作違法行。

[84][85]
一名27歲助理設計師事隔近4年,被控於2019年6月12日,夏愨道附近與身份不明人參與暴動,案件2023年5月17日於東區裁判法院首次提堂,被告獲准以5000元現金保釋,條件包括交出旅遊證件、居於報稱地址、每週到警署報到3次,其間準離港。

[86]
一名25歲擔任閉路電視技工莊姓男士被控1項襲警罪,控罪指被告於2019年6月12日,灣仔軍器廠街駱克道交界襲擊執行職責警務高級督察。

2019年10月於東區裁判法院首次提堂。

控罪指警員搭着被告膊頭準備調查,被告轉身他揮拳。

[87] 經審訊後,裁判官表示肯定被告動作是是,肯定被告是否聽到警員表露身份,因此裁定罪名成立。

[88]
另外一名23歲報稱電器技工陳姓被告,2019年12月被控一項襲警罪,指控被告追截時推跌一名警長。

[89] 被告經審訊後罪名成立,判監一個月,他獲準保釋等候上訴結果。

[90]
一名33歲庾姓公司董事助理,政府總部外搬動一個鐵馬行車路,控告非法集結罪。

他承認控罪,裁判官判囚14天。

律政司服刑罰過,訴庭申請刑期覆核。

,上訴庭加刑,改判被告監禁7個月。

撰寫判辭法官潘敏琦形容,當日示威者並非只限阻礙警員,而是行政機關總部目標,正面挑戰政府管治,被告作為屬「火上加油」,刑期需要有足夠懲罰和阻嚇力度。

[91][92]
另一案件中,有6名人士被控非法集結罪,年齡1928歲,包括:王姓學生、梁姓工程師、羅姓男子、馮姓廚師、何姓酒店職員,及郭姓男子。

控罪指他們於同日金鐘夏愨道他人非法集結,並意圖破壞社會安寧。

王姓學生控1項刑事毀壞罪,指他於6月21日灣仔警察總部外牆上噴「condom」和「con」兩詞,損壞灣仔警察總部外牆;另被控1項藏毒罪,指他8月27日管有2.72克大麻草。

[93][94]到2020年10月27日,其中2名被告承認認罪,並裁定罪名成立,其餘3人認罪。

同案19歲學生2020年上庭前聲稱肚痛而求醫,後缺席聆訊。

[95]該學生到2022年7月13日警方發現西貢乘船赴台灣潛逃而被捕,警方其後透露他2020年4月慫恿到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尋求庇護,但遭到拒絕。

後安排到荃灣一個沒有窗户工廈單位匿藏。

[96]他7月14日帶東區裁判法院出庭時,身型,頭髮及腰,並綁起馬尾,庭上大部分時間望向地下。

[97]王姓學生表示承認控罪,但裁判官劉綺雲因要處理案件其他事宜,下令充公保釋金,案件押後8月31日訊,其間被告押。

[98]2023年1月5日提堂,其中梁姓工程師、何姓酒店職員於2020年10月及王姓學生於2022年7月均承認非法集結罪,另外3人認罪;控方終院早前1宗非法集結案補充陳詞呈交法庭,而其中1名認罪被告有補充陳詞,並希望法庭可排期裁決。

裁判官劉綺雲案件押後2月24日進行結案陳詞,4月14日裁決,期間王愷銘毒品案戒毒所服刑外,其餘被告獲準更改保釋條件,人事擔保轉為現金2萬元擔保。

另外劉綺雲指於有限期,現時取被告報告實際無意思,並指本案各被告面「控罪」,於現階段判刑。

因此拒絕王姓學生律師要求。

馮姓廚師另被控同日夏愨道另處參與非法集結。

[99][100]同案 3 名認罪被告,2023年4月14日裁定非法集結罪成。

觀搪裁判法院裁判官劉綺雲指控方證人可靠,供詞呈堂片段吻合;接納被告稱為保護「王婆婆」而投擲雪糕筒,認為他若相信警員警棍擊中「王婆婆」,當時應會叫喊「打阿婆」含「暴力襲擊」用字,而非叫喊「蝦阿婆」。

裁判官指,現場有人辱罵警員或令情緒升温,旁觀者知道警方施放胡椒噴霧,是合情合理。

裁判官指,3 名被告有搬動鐵馬、衣著示威者、行為具威脅性,故裁定 3 人非法集結罪成。

而同案件另外2人,包括25歲工程師和20歲酒店職員於 2020 年 10 月 27 日認罪, 2 年半判刑,裁判官下令為 2 人索取背景報告,及何索取勞教中心報告,並撤銷他們擔保。

6人押5月3日判刑。

[101]到判刑當日,觀塘裁判法院裁判官劉綺雲指,案發時人身穿黑衣,搬動鐵馬築起路障,人數百多人迅速增至過千人,有被告投擲雪糕筒挑釁警員,認為事件有預謀,並興發生。

裁判官指,本案規模和政府大樓,金鐘核心商業行政區,認為各被告積極參與,助長及挑動其他示威者,令現場情況惡化。

裁判官判刑時指,接納有被告母親患癌而減刑,有考慮認罪、初犯及時間減刑因素。

6名被告判處監禁5個月9個月3星期。

[102]
一名右眼受傷、視力剩餘2.5%拔萃女書院前通識科教師楊子俊,事件發生3年後,被控兩項參與非法集結罪。

他提到事發當日暴動罪被捕,其後「踢保」,到2022年4月14日被捕。

東區裁判法院提堂,主任裁判官嚴舜儀批准被告10萬元保釋,不得離港,須每星期到警署報到3次。

[103]2022年7月24日,楊子俊臉書中貼文表示,會8月中聆訊,承認「非法集結」罪。

[104]到8月15日,楊子俊承認兩項控罪,不過東區裁判法院主任裁判官嚴舜儀覺得他射傷眼睛,導致視力剩餘2.5%足以構成減刑因素,後判處監禁9個月。

[105]
6月13日早上,有乘客港鐵觀塘線部分車站適暈倒,需求助鈕;有乘客「錯腳」(踏空),一隻腳卡月台車廂間空隙,使車門運作受阻,列車未能順利開出[106][107]。

早上9,金鐘中信橋有近百示威者聚集,要求手持盾牌防暴警察開路,並舉標語呼叫「撤回」口號。

泛民主派議員調停,表示開會後散去。

而金鐘多處有年人整理物資期間,遭超過50警察查問物資及身份證。

③有,惹是非。

而添馬公園有自稱便衣警察搜查一名男子及一名女子物品,引起場人士起鬨,要求該疑似警員道歉和證明不是冒警。

其後譚文豪議員要求疑似香港警員出示委任證證明來歷,但其拒絕出示,僅回答「有需要可找其長官」[108]。

早上11時,會議員張超雄通知示威者會議取消,示威者們和平散去[109]。

到下午2時14分,金鐘站重開,金鐘中信橋有200人集會,並鐵欄後戒備十多名警察合唱《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唱哈利路亞讚美主﹚,歷時數時。

而當晚有數百名社工及社工學生灣仔警察總部外示威,譴責警方濫用暴力,高呼「阿sir唔開槍」﹙警察不要開槍﹚。

警方派出代表接收信件[110]。

民陣於6月13日下午表示計劃16日發起遊行,目的譴責警察暴力驅散示威者及要求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111][112]。

早上8時,香港眾志7名成員美孚站來西鐵線行人通道進行跪地反修例行動。

成員一字排開手持「罷課罷工救港」示威紙牌,高呼「反送中」口號,呼籲市民響應星期一全港罷工罷課罷市「三罷」行動。

現場有港鐵職員維持秩序,見阻塞。

但同時眾志表示他們行動違反港鐵附例,會出傳票檢控。

乘客反應兩面,有人拍手、舉起雙姆指和説「加油呀」給予支持,但有人批評成員應阻塞通道,粗口辱罵[113]。

當晚8時,一羣反修訂《逃犯條例》母親穿上黑衣,響應中環遮打花園發起「香港媽媽反送中集氣大會」集會,大會表示有6000人參加。

警方表示峯時有980人參與。

[114]
同日下午4,有一名35歲名梁凌傑男子穿著黃色雨衣,背上寫上「林鄭殺港,黑警冷血」,金鐘太古廣場外牆工作枱外懸掛「反送中 No Extradition To China」、「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抗議標語[117],抗議林鄭月娥及警方稱示威暴動,並要求撤回條例草案而不是、釋放在警民衝突中被捕人士及特首林鄭月娥引咎辭職,消防員接報後現場打開救生氣墊,接近9時,梁凌傑突然爬出棚架外,消防員嘗試展開救援,梁墮樓,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後不治,修例運動中首名死者[118]。

市民太古廣場外獻花悼念死者,當中包括佔中三子之一朱耀明牧師[119]。

有時事分析者指出,這次佔領街道事件雨傘革命處於,這次沒有領袖,而雨傘革命領袖黃之鋒及戴耀廷、魚蛋革命領袖梁天琦身監獄,黃台仰流亡德國[120]。

另一方面,這次警察佈防,警車部滿四處,警方裝備有所提升,例如配備了橡膠彈、布袋鉛彈,與大型噴槍。

這次警察以往多一些人搜身,多驅趕記者[120]。

有法輪功背景媒體觀點認為,這次《逃犯條例》爭是中國共產黨高層「內鬥」「延長賽」。

是現任中共總書記習平首現任領導勢力以前總書記江澤民首江派「反習」勢力鬥爭結果[121]。

傳媒報導了香港警方涉嫌過份或不合理使用武力及挑釁行為照片及影片,並各社交平台(包括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LIHKG)掀起爭議,其中包括:
事後有多個組織譴責警方濫用武力、阻礙記者,包括大律師公會[144]、人權觀察[145]、國際特赦組織[145]。

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表示警方表現剋制,指引使用武力,稱當日使用警棍、布袋彈、胡椒噴霧、催淚彈、橡膠子彈,是殺傷力武器。

[146]
泛民主派會議員促請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來事件真相,並檢討警方武力使用及策略。

但聯會議員葛珮帆,認為警方「公道」。

[147]而4個警察工會(警察隊員佐級協會、警司協會、警務督察協會及海外督察協會)成立獨立調查會,認為現時處理投訴警察機制「行之有效」。

[148]
6月12日,警方出動俗稱「速龍小隊」戰術小隊驅散人羣,並過度使用武力。

不過制服上沒有警員編號,使市民辨認他們身分作出投訴。

泛民主派會議員和人權組織「民權觀察」質疑批評警方是這樣做,以免有人投訴警察濫權和可以逃避法律責任[149]。

保安局長李家超在會質詢時回應稱,速龍制服是行動和戰術需要而設計,並無位置展示警員編號[150]。

不過多間媒體翻看6月9日衝擊會後清場行動,以及6月17日龍和道障礙物相片和影片,發現部分「速龍小隊」工作服胸口有掛上警員編號和設有肩章。

而2016年反釋法遊行和2016年旺角警民衝突,當時速龍小隊制服肩膀上是印有警員編號[151][152]。

6月12日下午5時42分,警方發稿,將本次集會定性為「騷亂」,呼籲市民不要進入金鐘騷亂區[162]。

不過同一晚九時多,警方改稱「暴動」[163],改動原因誤譯[164]。

6月13日警察記者招待會中,盧偉聰形容示威者為「暴徒」[165]稱當日警方表現屬剋制[166]。

當晚7時多,民主派民陣召開記者會,譴責警方濫用暴力並促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撤回修例。

,無線電視播放特首林鄭月娥專訪,此乃其首次公開回應佔領事件,林鄭一度含淚,表示自己沒有「賣港」,要潘曉穎命案交代[167]。

8時多,林鄭發表電視講話,譴責有人發動「暴動」,認為行為破壞社會安寧[168]。

有消息指政府佔領行動定性為「外國勢力想香港搞顏色革命」[8]。

然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政府高層並無參與佔領行動定性為「暴動」,無指示警察開槍[169]。

行政官15日記者會上否認「顏色革命」説法[4]。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月15日記者會上宣佈緩修例。

她修例使香港出現大矛盾感到「十分過」,當今事態發展表示難過及[21],並願以有態度接受批評[4]。

但同時認為警方表現剋制,表示警務人員執法是「理所」,「天公地義」,並贊成定性為「暴動」[170]。

處理2014年雨傘運動警務處前處長曾偉雄稱示威者使用暴力當年佔中,認為警方武力使用方面剋制。

問警方是否需要道歉,他表示「唔希望道歉變成一種風土病,(警方)履行職責係咪應該道歉?相信大家。

」[171]
中午12,多名會民主派議員會見記者,要求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草案,並要求會主席梁君彥取消當日會大會,不要恢復二讀辯論草案。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表示要求撤回修訂訴求,形容香港正在危險邊緣,並要求林鄭即日內撤回修訂,平息[172]。

民陣召集人岑子傑引述警方12日金鐘有任何集會,因此為保障市民安全,12日沒有集會,並呼籲三罷(罷工、罷課、罷市)[173]。

公民黨發表聲明,痛心疾首香港政府港人開槍,嚴厲譴責林鄭月娥不合理、不合比例暴力香港市民;反駁警務處處長的説法,稱6月12日發生事件為「官逼民反義舉」,而非騷亂或暴動[174]。

人,利官見。

家道,父母,重拜雙親。

男人怕妻,命三分。

女人管夫,子息興旺。

  天祿貴人日。

臨建祿,坐,食神,財。

  祿到人間奇,千秋功業酬白帝。

  田園風光福氣,春江月夜柳絲垂。

  雙木並排,見寅月,孤克,二、三妻。

見申、酉月,貴。

卯月,身破財。

巳月,犯刑。

亥月,帝闕。

子月拱,貴。

午月,會東方火局,華超羣,辰月,廣置阡陌。

  甲寅日柱,坐祿通根身,為福星貴人日,人好學多能,坐下有食神生財,主富貴,但奪財,男命恐克妻,喜浮水印來潤身,學歷可成。

此日「日德」,性格慈善,體貌,有憐敬老心,無毒害克剝意,逢有救,遇有解,遭是非橫禍,福。

但忌魁罡相會:甲寅日忌庚辰魁罡。

丙寅日忌壬辰魁罡。

戊辰日見戊戌魁罡相會,土得正位,幹守元會,作沖論。

庚辰日忌庚戌魁罡。

壬戌日忌戊戌魁罡。

女命甲寅,身剋夫。

甲寅日旬首日生,應為長子(女),否則克六親。

甲木坐寅木之上,干支同氣,甲木自信有,海派喜友,多才藝。

配偶多才藝。

甲日乙亥時生,甲木對亥來説處生狀態,因此自身,由以乙為羊刃,剋制學堂星,壬為倒食,壬對亥來説處臨官祿地。

同時,甲木辛金官,戊己土財,對亥來説,辛金處沐浴狀態,而戊己處狀態,因此不能看作命。

如果生在巳月或酉丑月,且四柱遇到辛、戊字,這是人命。

其他即使成名,只能賣藝生。

甲寅日乙亥時生,而生於辰月或戌月,。

生於申月或酉月,。

生於冬季,衣祿。

如果生於寅月或亥月,。

此月生人,前年七月受胎,立夏節後出生。

廣交朋友,多才巧智。

學藝能,奈慾望過,心性。

宜奮鬥,終保發達。

義俠心強,肯犧牲自己,敗強助弱,後逢提拔,聲揚名震,卅七歲後發展,頭目人。

詩曰,一年喜樂一年憂,怨恨愁,持濟行方便,夫婦齊眉樂到頭。

性情耿直,人處事遵守道德,因此受他人敬重愛戴。

於前人福蔭庇佑,使十三日出生人,無論男女,一生錢財資金運用上沒有困頓匱乏疑慮,此日出生女性運主,而能享有無憂生活。

貴人運勢,步入社會後,經常有機會獲得貴人提拔,而能順利無阻地獲取,無論事業或名聲可望盛年之時達到頂峯,可以説是屬於金錢運勢十分命格。

性格:,獨行,事全力以赴,我獨尊性強而孤立,別人想休息,他反而起勁。

簡析:意志堅強,沉著熱心,文際人,手藝特精,女人性剛,易努解,天生勤勞。

財帛。

生性老實,但心裡,一生會享福,缺衣食,兒女多,操心,中運,晚年財,19,39,56,63歲有災,可活88歲,可能性死於肺病。

適業:外科醫,僧侶、旅館、支配人,藝術、古董、五金。

忌人類。

詩:萬種風流,功名自有成,諸般遂意,福壽挽山青母緣,個性,兄弟感情,六親無助力,早年較,子女,事業有成。

時頭生人先克母,性手足情疏,六親少力初年,子息二三衣祿歸。

詩:衣祿亨,平生福壽全,行善事,凡事坦然平《逃犯條例》修訂讓香港人渡過暑假,市民要求撤回修例,但政府願表示條例「壽寢」,到了8月27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不是回應示威者訴求,而是「接受」。

然而到了今天(9月4日),林鄭終於表明撤回修例。

事件由2018年2月香港男子陳同佳在台灣殺害香港女友潘曉穎案件而起,繼因港台兩地並無司法移交協議,政府計劃修例,引起社會反彈,為香港投下一個政治核彈。

《香港01》整理了事件時序表,讓大家瞭解事件來龍去脈,以及過程中轉折變化,重組林鄭讓步路是如何走過來。

台灣警方尋獲潘曉穎遺體,陳同佳同日香港涉嫌盜用潘曉穎信用卡,而警方拘捕及落案起訴。

台灣士林地檢署三度香港政府提出司法互肋請求,得到回應。

2月政府推動修例,台灣表明接受。

保安局未有公眾諮詢之下,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建議採用「個案方式」,處理中國內地和台灣地區移交逃犯要求。

政府正式宣佈修訂《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法律協助條例》,刪除原文之中引渡法例適用「中國人民共和國或其任何部份(包含澳門和台灣)」內容。

台灣回應如果《逃犯條例》修訂是「一個中國」為前提,台灣政府會接受。

香港大律師公會發聲明修法,指修法移除會審議權力,同時沒有加強法庭監察權力,令事件無人問責。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公佈《逃犯條例》修訂,剔除破產和證券期貨交易9項罪行。

泛民發起首次逃犯條例修訂遊行,大會指有1.2萬人參加。

林鄭回應指修例行政會議通過,刊憲,並送交會審議,港府會收回有關條例修訂。

形容遊行中所提出言論和口號完全偏離修例目的和內容,會收回修例草案。

同日商人劉鑾雄提出司法覆核,質疑違反香港人權法案。

4月首讀通過,反對聲音大增《逃犯條例》修訂會首讀通過,並展開二讀。

民陣發起428「反送中,抗惡法」遊行,大會指有13萬人參加。

延伸閱讀…

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佔領行動

2019年5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表示,修訂《逃犯條例》有可能違反《香港政策法》,包括港美現行引渡條約。

台灣行政院陸委會表示,會《逃犯條例》修法前提下港府協商,如果修法通過,赴港、港台灣人移送到中國內地威脅排除之前,台灣政府會港府移交陳同佳。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港區人大政協會面,表示中央堅決支持香港政府依法修例。

主管香港事務國務院副總理韓正香港社團見面,表示「中央政完全支持港府修例工作」。

本土民主前線前召集人黃台仰,表示自己李東昇獲得德國政治庇護。

時任英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國務大臣田銘祺(Mark Field)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邱騰華會面,建議條例加入具法律約束力人權保障措施,以及延長諮詢期。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去信港府,要求撤回《逃犯條例》修訂。

歐盟港府發出外交照會(demarche)抗議修例,是歐盟首次香港發出外交照會。

政府提出修訂,市民《路透社》引述3位匿名資深法官報道,指修例會令法庭承受來自北京壓力。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提出6項修訂,將移交門檻刑期由3年提高7年以上,以及加入多項限制。

時任英國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和加拿大外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發表聯有聲明,關注修例兩國公民潛在影響,並指出可能會影響香港國際聲譽和營商信心。

法律界3,000人黑衣遊行,抗議修例。

民陣發起修例遊行,大會宣佈人數103萬人。

港府晚上11時表示會原訂計劃進行二讀。

部份示威者凌晨計劃進入會,附近與警察爆發衝突。

台灣總統蔡英文發文,認為港人心聲應,強調「一國兩制」會是台灣人選項。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遊行明確顯示公眾修例,警告「一國兩制」框架持續侵蝕,將危害香港國際事務中地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有80多萬市民參與支持修例聯署,充份説主流民意支持修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重申,中央支持港府修例,於美方發表不負責任錯誤言論表示和堅決反對。

市民行動升級,罷工、罷課、罷市會恢復修例二讀,全港多間公司及學校罷市、罷工、罷課,示威者金鐘聚集,包圍會要求撤回修例。

下午警方催淚彈、胡椒噴霧、布袋彈和橡膠子彈驅散示威者,警方指事件是暴動。

警方中信大廈指定示威區發射催淚彈引起恐慌,全日有數十人受傷。

林鄭接受《無綫電視》專訪時落淚,表示自己是母親,不能事事縱容小孩任性,重申會撤回俢例。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提出《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要求國務卿每年檢討香港自治情況,確保《香港政策法》得到保障。

台灣總統蔡英文指《逃犯條例》有侵害人權疑慮,侵犯中華民國主權,重申台灣會接受,拒絕修法前提個案移交。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接受《BBC》專訪時,指中央指示或下令香港修例」,完全是特區政府應台灣謀殺案而主動提出。

多名行政會議成員表態,認為修例可以諮詢。

反修例事件首名死者,200萬人遊行林鄭宣佈緩《逃犯條例》修訂,並諮詢,表示如何定性是警務處責任,自己贊成及暴動的説法。

35 歲黃衣男子太古廣場墮地身亡,是首次有人逃犯條例事件死亡。

民陣發起大遊行,大會指有200萬人參與,並提出五大訴求,包括撤回修例,檢控示威者、暴動定性、追究開槍責任以及林鄭下台。

林鄭晚上發表聲明處理方式市民致歉,令社會出現矛盾和紛爭,但沒有直接表示撤回修例。

首次表示停止修例,但無表示撤回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表示,政府修例過程中溝通和解釋上完全失敗,林鄭來説是教訓。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文章,強調中央充份肯定林鄭及港府工作,並指中央支持修例,聽取社會意見。

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表示,當日拘捕15人,當中有5人暴動有關。

醫學界會議會陳沛然質疑,警方急症室電腦取得病人資料,醫管局晚上強調,沒有醫管局員工列印病人資料交給警方。

林鄭表示自己修例風波之中要負上責任,香港人致歉,修例工作停止,未來會有二讀時間表,但堅持不用「撤回」兩字。

時任英國文翠珊(Theresa May)中國副總理胡春華會面,強調具有法律約束力《中英聯合聲明》。

前特首梁振英首次公開評論,表示事件重創香港國外聲譽,建議香港各大商會組團外訪解釋。

會主席梁君彥表示,政府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提出意見,建議今個會年度恢復國歌條例草案二讀。

包圍警總,眾籌全球登報多間專院校學生會無回應訴求,宣佈日下午5時沒有回應,會號召行動升級,包括6月21日包圍政府總部。

專學界發動政府外靜坐,有市民響應。

民間發起不合作運動,有市民包圍警察總部。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接受《Sky News》專訪,強調中央對港府有信心。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張軍表示,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G20峯會期間會討論香港問題,中方不容許討論。

示威者發起「唔好意思」行動,前一日税務大樓造成阻塞致歉。

港人發起眾籌,G20峯會日9個國家多份報章頭版刊登廣告,6時籌得目標金額300萬元。

民陣愛丁堡廣場舉行「G20 Free Hong Kong」集會,集會結束後示威者包圍警察總部。

警察員佐級協會指,如果醫護人員認為警察阻礙醫護工作,醫管局應撤銷所有醫院警崗。

伊利沙伯醫院收到警方通知,取消派員駐守,並警崗貼出告示稱「如需協助,請致電999」。

香港教育大學女學生墮樓身亡,梯間留下《逃犯條例》修訂字句。

民陣遊行維園出發,於會被包圍,遊行終站改為遮打道,大會宣佈遊行人數約55萬人。

包圍會示威者下午5時撞破會玻璃,晚上9時進入大樓,一度與警方峙。

示威者其後進入會塗黑國徽、畫像,但損圖書。

泛民下午8時要求林鄭會面但拒絕。

會示威者凌晨1時撤退,警方清場。

林鄭批評示威者衝擊會是違法暴力行為,強調警方會追究,拒絕示威者任何訴求。

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主席鄭綺雯表示,催淚彈及胡椒噴霧含有化學物質,不能使用。

前特首董建華稱他任內推行通識教育及改革中史科,是導致年人問題原因,言論教育界批評。

會前主席曾鈺成表示,修例風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香港未能落實雙普選,令社會怨氣積累。

林鄭見科大學生會,對方拒絕出席閉門會議。

九龍大遊行掀起地區遊行序幕,大會宣佈有23萬人參與。

遊行完結後有人佔彌敦道,警方晚上11時清場。

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呼籲張人辭任行政會議成員,指黨6月9日遊行後表態支持修例是錯誤,領導層有意見。

何韻詩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演説,兩度中國代表打斷發言。

林鄭表示修例工作完全失敗,草案「壽寢」,但使用「撤回」兩字。

她澄清6月12日集會沒有定性暴動,但特赦有違香港法治精神。

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批評政府修例事件犯下政治錯誤,低估香港人內地法律制度信任,認為應該撤回草案,是發表公開評論。

光復上水遊行,聚焦水貨客問題,主辦單位指有3萬人參加。

警方放催淚彈,元朗白衣人襲擊沙田舉行反修例遊行,大會宣佈有11.5萬人參與。

有示威者遊行後堵路,警方清場時城市廣場爆發衝突,28人受傷。

新聞界舉行黑衣靜默遊行,抗議警方多次示威活動中阻礙採訪。

35名前政府官員及知名人士個人名義聯署,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民陣發起遊行,警方灣仔盧押道,大會宣佈有43萬人參與。

示威者其後向西環前進,噴黑中聯辦門外國徽,警方發射大量催淚彈。

西環衝突完,元朗出現大量白衣人,街上及元朗西鐵站內襲擊市民,過程中有兩名警員進站但掉頭離開,經歷兩時見警方到場處理。

白衣人後時間重回元朗站,一次襲擊市民。

警察到場後,人拍到白衣人有話,持有武器白衣人走得但沒有任何拘捕,其後讓白衣人乘車離開。

事件令市民嘩然,多市民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多個紀律部隊發表聯合聲明,嚴厲譴責串暴力,但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並沒有參與聯署,內容沒有提及支持警方。

社會開始出現動用解放軍傳言,特區政府表示有能力妥善處理,解放軍協助。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及多名高官見記者,張建宗表示元朗站襲擊事件完全不能接受,承認警方處理手法與市民期望有,願意此市民道歉,言論引起部份警務人員。

航空界發起「和你飛」機場集會,並遊客展示新聞及影片。

機場加強保安但未有警方驅散,集會和平結束。

728衝突,44人被控暴動罪「光復元朗」遊行收反通知書,是警方首次近期遊行集會發出通知書,但大批市民到元朗,發起人表示有28.8萬人到元朗上街。

有人發起「毋忘上環,追究上環開槍大遊行」,警方僅批准遮打花園集會,下午示威者與警方爆發衝突,發射過百枚催淚彈,49人被捕。

國務院港澳辦首次回應事件,表示中央堅決支持月娥及香港政府嚴正執法,堅決支持司法機構審判違法人士,稱示威者暴力行為觸碰「一國兩制」底線。

7月28日被捕49名示威者之中,有44人被告暴動罪。

陽曆2019年5月17日19點到21點(下午7點到9點)出生男人八字算命結果分析(農曆2019年四月十三戌時) 年齡:4歲 生肖:豬 (生肖是農曆立春節氣,並非正月初一。

)八字五行個數 : 0個金,3個木,1個水,1個火,3個土四季用神參考 日主天干木生於季,有火助,有水,但忌水多,忌土多通寶鑑調候用神參考 甲木生於巳月,調合氣候,癸水主。

原局氣潤,庚丁為用。

本命屬豬,平地木命。

;日主天干為平地木甲,生於季。

一個人出生當天天干日主、日元,一命主。

您日主甲,五行屬木。

出生當天天干地支組合日柱,您日柱甲寅。

甲寅日解析:[甲寅][上]坐祿通根身,坐下有傷官生財,主富貴,但奪財,文才一些。

女命甲寅,身剋夫。

人,利官見。

家道興寧,父母,重拜雙親。

男人怕妻,命三分。

女人管夫,子息長。

食神喜時代表人有才藝多偏向於藝術類或文學類,口才優於表達;通情達利性格温順脾氣,喜歡安逸祥和日子而且對美食情有鍾因此大多身形或。

愛心,人緣。

喜歡隨和、安逸氣氛喜歡、氣氛。

喜歡思考,思慮多,辦法點子多。

看中名利喜歡幫助關心其他人和小動物,這種善心是摻雜功利想法裏面。

如果命中食神忌時會表現思想過於不免自命不凡,空談而實際。

喜歡狂想是妄想,人懶散缺乏和上進心,總之食神喜時相反特性會體現出來。

此日生人2040、2050、2060、2070、2080年出現工作波動,如跳槽或失業,同時可能職業上有開始如換個行業、創業。

而且2040、2050、2060、2070、2080年中來自外部壓力會突然增大,而且犯小人。

但會使自己突破自己原有局面或想法,意志力增強激發起自己上進心。

此日生人2035、2047、2059、2071、2083年發生爭吵(和家裏人或社會上人)、流血事件(打架或外科手術)、破財事件。

2035、2047、2059、2071、2083年要控制自己情緒,注意安全,儘量避免口角衝突。

這些年價破財,因此儘量避免進行風險投資行為,動。

此日生人逢2043、2055、2067、2079、2091年於六親運勢,要多關心家人問題,讓家人凡事小心忍耐。

2043、2055、2067、2079、2091年會奔波且謀劃事難成,運勢。

2043、2055、2067、2079、2091年如果要人合夥要三思……輸入出生日期查看全部
生肖個性
分析,您生肖為”豬”
①研究,富有創造性。

②、、。

③有,惹是非。

延伸閱讀…

生日:2019年5月17日,生辰八字算命

【逃犯條例】從陳同佳案為起點回顧事件看政府與民情如何轉變

適應環境。

屬豬人,,開朗坦率,平易近人,但欠主見,處事有時優柔寡斷,依賴心。

弱點:動感情,主觀性差,隨波逐流優柔寡斷。

不善於表達才智,慾望過,定性不夠。

肖豬人外表,內藴衝勁,剛毅自強,處事乾脆利落,耍花招,待人熱情,富正義感,重視友情,親情愛情, 人緣.外表下,隱藏着抱負及意志力, 無論環境如何困頓,全力以赴追求目標,既使遭遇挫折,失敗,義無反顧退縮, 具有責任心榮譽感.團體中, 自信態度表現其卓越才能
有積極性開拓精神,精力旺盛,感情,,勤勉隨和,但自我顯示,當中隱蔽着一點點。

甲木大林之木,有參天之勢,其性堅質硬。

仁愛柔順而和平,心地仁慈而,富有惻隱之心,華美風雅,有照顧他人美德,無論進退有情有義,積極上進,處事負責,個性堅強有骨氣,但缺乏應變能力,受勞苦,。

甲:陽木。

陽木剛毅,巨樹、大木、如松如柏,高拔堅,屹立屈傾,不為風霜雨雪。

優點:德高望重、缺點:易怒、是

甲日甲戌時生,甲用丙做食神,辛做正官,戊把食神引入火鄉,自身遭火焚燒,但辛金有氣息,此命好善樂施,衣祿。

甲戊比作父親,癸比作母親,而戌能讓甲,使戊受損傷,且有戌中戊土剋制癸水,這樣戊癸剋,雙親。

【大紀元2023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梅綜合報導)11月17日,橙縣一名男保姆猥褻16名男孩判刑705年,第17名男孩展示色情內容並企圖性侵,2年零8個月監禁。

橙縣地方檢察官託德·斯皮策(Todd Spitzer)辦公室消息,科斯塔梅薩市34歲馬修·安東尼奧·扎克熱夫斯基(Matthew Antonio Zakrzewski)他「照顧」212歲男孩們實施性侵,並拍攝了許多視頻;很多受害者69歲之間。

2019年5月17日,扎克熱夫斯基下飛機後橙縣拉古納海灘市被捕,他最初指控犯有3項14歲以下未成年人發生猥褻和淫蕩行重罪、1項10歲以下兒童進行口交重罪,以及一項持有兒童色情製品重罪。

隨著進一步調查及居民舉報,多受害者和視頻證據浮出水面,扎克熱夫斯基受到多指控。

其犯罪行為發生2014年1月1日2019年5月17日他被捕期間。

五年多時間裡,他性侵了16名男孩。

拉古納海灘警察局犯罪和情報部門迅速展開了調查,確認了第2名受害者——洛杉磯市一名7歲男孩,接著南加各地找到10名受害男孩。

扎克熱夫斯基指控犯下34項重罪,其中27項為猥褻14歲以下未成年人。

11月17日聖安娜市法庭上,陪審團判其犯有全部34項重罪。

法庭陳述中,受害男孩父母們被告欺騙行為表示憤怒。

扎克熱夫斯基作任何道歉,他稱:「我自己給孩子們帶來微笑而感到自豪,所有我們一起分享時光是百分百。

」幾位家長他説話時捂住耳朵並忍不住哭泣。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019年4月15日演講時説:“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這才是美國探索進取榮耀。

”  美國號稱人權立國,世界人權衞士自居,自身人權理解為框架,稱霸全球核心利益標尺,每年捕風捉影、道聽途説材料拼湊出年度國別人權報告,對不符合其戰略利益國家和地區人權狀況歪曲貶低,自身持續性、系統化、大規模侵犯人權斑斑劣跡置若罔聞、熟視無睹。

  本報告所資料,來源於各類公開發佈數據、報道及研究成果。

報告中事實證明,近年來,是2019年以來,美國人權狀況可陳,呈日益惡化勢。

  ——美國是世界上槍支暴力國家。

2019年發生415起大規模槍擊事件,每天超過一起;共有39052人死於槍支有關暴力事件,每15分鐘有一人槍殺。

《今日美國報》評論稱,“美國或步入大規模槍擊時代”。

  ——選舉淪為富人金錢遊戲。

2018年中期選舉支出高達57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國會選舉;10個個人捐助者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注資4.36億美元。

2020年總統選舉籌資競賽,所有參選人籌集超過10.8億美元競選資金。

  ——美國西方國家中分化。

2018年基尼係數攀升0.485,差距創50年來新高。

富有10%家庭佔有美國全部家庭淨資產75%。

1989年2018年,最底層50%家庭財富增長基本零。

  ——美國是目前唯一有數百萬人處於飢餓狀態發達國家。

人口普查局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有3970萬人口。

每晚有50萬美國人無家可歸。

有6500萬人醫療費用過而放棄治療。

  ——美國種族仇恨犯罪震驚世界。

美國白人主義回潮,國內近年來發生活動大多與白人主義暴力有關。

埃爾帕索沃爾瑪超市槍擊案致22人死亡,白人槍手行兇動機是拉美裔種族仇恨。

評論認為,“美國處白人主義危機之中”。

  ——警察槍殺和殘暴虐待非洲裔案件頻發。

非洲裔成年人監禁概率是白人成年人5.9倍。

聯合國報告員指出,這種大規模監禁是奴隸制及種族隔離產生餘孽。

  ——就業和財富種族差距驚人。

過去40年裏,非洲裔工人失業率是白人兩倍。

白人家庭財富是非洲裔家庭10倍。

目前趨勢,非洲裔家庭積累財富需要200多年才能達到白人家庭現在水平。

  ——宗教持續惡化。

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82%受訪者認為穆斯林美國面臨歧視,64%受訪者認為猶太人美國面臨歧視。

2018年,端主義者製造了249起反事件。

聯合國報告認為,美國存在暴力化反猶太主義。

  ——美國是收入國家中女性處境危險國度。

收入國家槍殺女性中92%來美國,美國女性槍擊致死概率其他收入國家21倍,美國每個月有52名女性其伴侶槍殺致死。

多達70%美國女性遭受來伴侶身體或性暴力。

  ——兒童問題觸目驚心。

美國有1280萬名兒童生活之中,5歲以下兒童數量多達350萬,其中160萬生活極端中。

美國兒童保護基金批評道:“全球富有國家,有超過五分之一兒童每天面無比現實——下頓吃什麼,今晚睡哪裏?”  ——老年人問題。

美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每12人中有1人缺乏足夠食物,總人數達550萬。

40%美國中產階級到65歲時接近或陷入。

  ——美國政府對待移民和非人道。

“零”政策導致大量兒童親人分離。

2017年7月以來,移民當局邊境5400多名兒童父母分離。

2018年以來,共有包括7名兒童在內24名移民美國邊境收容所拘留期間死亡。

  ——美國堪稱“世界歷史上戰國家”。

2001年以來,美國外發動戰爭,花費財政開支超過6.4萬億美元,造成死亡人數超過80萬,導致數千萬人流離失。

  美國自我標榜“樂土”和“民主燈塔”,但這愚弄民眾、欺騙世界虛構幻境。

缺乏約束持槍導致槍支暴力氾濫,對公民生命、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威脅;愈演愈烈金錢政治扭曲民意,使所謂民主選舉淪為了富人遊戲。

  暴力犯罪數量驚人。

聯邦調查局2019年發佈《2018年美國犯罪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共發生1206836起暴力犯罪案件。

其中,謀殺案16214起,姦案139380起,搶劫案282061起,傷案807410起。

美國司法統計局2019年發佈《全國犯罪受害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共有330萬名12歲以上居民遭受暴力犯罪侵害,這一數據三年增加。

  民眾財產安全堪憂。

聯邦調查局2019年發佈《2018年美國犯罪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共發生7196045起財產犯罪案件,每10萬居民發生2199.5起,財產犯罪受害者蒙受164億美元損失。

其中,車輛失竊案件748841起,每10萬居民發生229起,盜車輛價值超過60億美元;入室盜竊案件1230149起,造成財產損失34億美元,每起損失2799美元。

  美國整體面紗背後,遮掩是分化現實。

國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醫療教育費用攀升,社會保障覆蓋面萎縮,底層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種族歧視伴美國發展歷史,膚色決定美國人命運方面具有舉足作用。

白人政治架構和意識形態,使得少數種族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遭受全方位歧視。

  猶太教伊斯蘭教持續惡化。

聯邦調查局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單一偏見仇恨犯罪案件中,20.2%涉及宗教仇恨犯罪。

宗教仇恨犯罪案件1617名受害者中,猶太人佔59.6%,穆斯林佔14.6%。

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3月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美國受訪者認為美國存在宗教歧視,是穆斯林歧視。

82%受訪者認為,穆斯林美國面臨一些歧視;56%受訪者認為,穆斯林受到很多歧視。

63%受訪者表示,穆斯林身份程度上有損其美國社會發展機會;31%受訪者認為,穆斯林身份損害其美國社會發展機會。

64%受訪者認為猶太人美國面臨某種程度歧視,2016年高出20個百分點。

聯合國宗教或信仰自由問題報告員報告指出,美國存在暴力化反猶太主義。

個別教堂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造成人員傷亡。

反猶太分子社交媒體散佈植根於右翼白人主義意識形態反猶太主義陰謀論。

受白人主義意識形態驅使槍手攻擊猶太教堂會眾。

聯合國當代形式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關行問題報告員美國反猶太主義蔓延表示關切。

她指出,納粹團體及其附屬白人主義和白人民族主義團體有關反猶太主義事件增加。

2018年,受極端主義意識形態鼓動知名端主義羣體或個人製造了249起反猶太主義事件,這是自2004年以來水平,是20世紀70年代有追蹤數據以來第三。

  皮尤研究中心發佈《2019年美國種族》報告指出,美國廢除奴隸制150多年後,奴隸制遺毒影響着非洲裔社會地位。

美國種族歧視系統地反映率、住房、教育、刑事犯罪率、司法和衞生保健方方面面。

超過40%美國人認為“美國種族方面沒有取得足夠進展”,58%人認為“美國種族關係十分”,65%人表示“近年來美國社會種族主義言論變得普遍”。

76%非洲裔和亞裔以及58%拉美裔受訪者表示,他們種族或族羣身份而遭受歧視或受到公平對待。

53%受訪者表示種族關係正在惡化。

73%非洲裔、69%拉美裔、65%亞裔、49%白人受訪者表示,美國現任政府使種族關係化。

59%受訪者認為,白人身份有助於美國取得成功。

約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非洲裔執法司法部門打交道時受到歧視。

超過半數非洲裔受訪者認為,“美國可能實現種族”。

  建國兩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婦女爭取性別而鬥爭。

但時今日,美國未批准《消除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婦女遭受着系統、廣泛的、制度化歧視,各種公開、性別歧視現象觸目驚心。

  美國作為世界上發達經濟體,拒絕批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兒童權利公約》《疾人權利公約》多項核心國際人權公約。

政府不僅缺乏足夠政治意願改善勢羣體處境,反而削減相關資助項目。

數千萬兒童、老年人、疾人衣食無着,面臨暴力、欺凌、虐待和毒品威脅,令人匪夷所思。

  老年人承受高額醫療支出。

《事務》雜誌2019年發佈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53%身患重病受訪者稱儘管他們享有聯邦醫保,支付醫藥費時是遇到了困難。

非營利機構凱澤家庭基金會指出,護理支出是美國老年人醫療花費大頭,而這部分費用聯邦醫保覆蓋範圍之內。

其中,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疾病護理支出。

  美國數十年拉丁美洲“後院”干涉政策直接導致了美洲地區移民問題惡化。

美國現任政府卻基於政治考慮,採取史無前例極端措施和非人道執法行動對待移民,侵犯移民人權事件發生,受到國際社會嚴厲譴責。

  美國維護自身國際霸權,奉行單邊主義,踐踏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核心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

“退羣”“毀約”,推卸國際責任,動搖全球互信合作基礎;“制裁”“動武”,導致世界多地陷入動盪,引發人道主義災難。

  黷武主義製造人權災。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2019年6月一次演講中指出,美國242年建國歷史中有16年沒有打仗,堪稱“世界歷史上戰國家”,美國過去幾十年裏處於持續戰爭之中,包括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敍利亞戰爭及也門戰爭。

美國政府發動多數戰爭是單邊主義行動,不僅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得到美國國會批准。

這些戰爭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導致了人權災難。

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2019年發佈研究報告顯示,2001年以來,美國發動戰爭花費財政開支超過6.4萬億美元,這些戰爭造成80.1萬人死亡。

統計,阿富汗戰爭造成超過4萬名平民死亡,1100萬人淪為難民;伊拉克戰爭造成超過20萬平民死亡,250萬人淪為難民;敍利亞戰爭造成超過4萬名平民死亡,660萬人逃離家園。

美國政府還包庇縱容戰爭罪犯。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發言人魯伯特·科爾維爾2019年11月19日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國政府赦免了三名指控犯有戰爭罪美國軍人,人權專辦此關切。

這三起案件涉及違反國際人道法行,包括槍殺平民和處決被俘武裝團體成員。

  霸凌行徑威脅國際機構。

2018年9月和2019年3月,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和國務卿蓬佩奧發出威脅,稱如果國際刑事法院調查美國及其盟國人員,美方“直接負責調查”人員採取禁止入境、凍結資產報復措施,包括國際刑事法院進行經濟制裁。

聯合國專家稱“這些威脅構成了國際刑事法院獨立性干涉,可能妨礙國際刑事法院法官、檢察官和工作人員履行其專業職責能力”。

聯合國專家要求美國停止國際刑事法院威脅。

此前,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法官申請調查阿富汗戰爭中交戰各方涉嫌犯下戰爭罪行,美國軍人和情報人員涉嫌阿富汗和其他多處地點美方關押人員施加“折磨、虐待、侵犯個人尊、強姦和性暴力”。

美國法律人士詹姆斯·戈德斯通評論説,美國政府高官言論表明,美國政府“只有在符合美國利益時”,國際法一回事。

  知者自知,明者自明。

長期以來,美國一邊自欺欺人標榜自己是所謂“人權楷模”,肆無忌憚人權問題上玩弄雙重標準,人權作為維護自身霸權工具,合則,不合棄。

事實勝於雄辯。

今日美國,不僅國內人權問題纏身、痼疾難除,而且全球事務中妄為,踐踏他國人權,導致生靈塗炭。

美國這種損人害己行徑違背國際道義和人類良知,為一切和正義人們所不齒。

我們奉勸美國當局,還是收斂一下自己見吧!切實正視、檢視自身存在人權問題,並採取措施加以改進,而不是國家指手畫腳、説三道四。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019年4月15日演講時説:“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這才是美國探索進取榮耀。

”  美國號稱人權立國,世界人權衞士自居,自身人權理解為框架,稱霸全球核心利益標尺,每年捕風捉影、道聽途説材料拼湊出年度國別人權報告,對不符合其戰略利益國家和地區人權狀況歪曲貶低,自身持續性、系統化、大規模侵犯人權斑斑劣跡置若罔聞、熟視無睹。

  本報告所資料,來源於各類公開發佈數據、報道及研究成果。

報告中事實證明,近年來,是2019年以來,美國人權狀況可陳,呈日益惡化勢。

  ——美國是世界上槍支暴力國家。

2019年發生415起大規模槍擊事件,每天超過一起;共有39052人死於槍支有關暴力事件,每15分鐘有一人槍殺。

《今日美國報》評論稱,“美國或步入大規模槍擊時代”。

  ——選舉淪為富人金錢遊戲。

2018年中期選舉支出高達57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國會選舉;10個個人捐助者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注資4.36億美元。

2020年總統選舉籌資競賽,所有參選人籌集超過10.8億美元競選資金。

  ——美國西方國家中分化。

2018年基尼係數攀升0.485,差距創50年來新高。

富有10%家庭佔有美國全部家庭淨資產75%。

1989年2018年,最底層50%家庭財富增長基本零。

  ——美國是目前唯一有數百萬人處於飢餓狀態發達國家。

人口普查局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有3970萬人口。

每晚有50萬美國人無家可歸。

有6500萬人醫療費用過而放棄治療。

  ——美國種族仇恨犯罪震驚世界。

美國白人主義回潮,國內近年來發生活動大多與白人主義暴力有關。

埃爾帕索沃爾瑪超市槍擊案致22人死亡,白人槍手行兇動機是拉美裔種族仇恨。

評論認為,“美國處白人主義危機之中”。

  ——警察槍殺和殘暴虐待非洲裔案件頻發。

非洲裔成年人監禁概率是白人成年人5.9倍。

聯合國報告員指出,這種大規模監禁是奴隸制及種族隔離產生餘孽。

  ——就業和財富種族差距驚人。

過去40年裏,非洲裔工人失業率是白人兩倍。

白人家庭財富是非洲裔家庭10倍。

目前趨勢,非洲裔家庭積累財富需要200多年才能達到白人家庭現在水平。

  ——宗教持續惡化。

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82%受訪者認為穆斯林美國面臨歧視,64%受訪者認為猶太人美國面臨歧視。

2018年,端主義者製造了249起反事件。

聯合國報告認為,美國存在暴力化反猶太主義。

  ——美國是收入國家中女性處境危險國度。

收入國家槍殺女性中92%來美國,美國女性槍擊致死概率其他收入國家21倍,美國每個月有52名女性其伴侶槍殺致死。

多達70%美國女性遭受來伴侶身體或性暴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