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祿(英語:Hong Kong Bet,烙號C082),是一匹香港出賽賽駒,後告東尼、丁冠豪、蘇偉賢訓練,而馬主是何偉誠李星強擁有。
天祿來港前澳洲出賽,並奪得殷利殊幼馬錦標。
來港服役期間獲得2冠2亞4季成績,退役時評分為76分。
[2]何君堯原本是馬主之一,但他於2020年2月退股,擁有牠。
[3]
天祿父系「智能導彈」(Smart Missile),出賽6場獲3冠1亞,當中包括都文錦標。
香港擁有21匹子嗣,當中以「鞍歌」成績,擁有3場頭馬。
母系Dublin Me Bet未出賽,但5匹子嗣(包括天祿)全部取得頭馬。
2月8日,「天祿」休復出,角逐田草二班1200米,結果楊明綸胯下第九名過終點。
[4]曾勝出殷利殊幼馬錦標,但後期預期,二級賽天際錦標包尾而回,而三個月後復出競逐讓磅賽只能獲得季軍[1]。
所以當時澳洲馬主認牠潛力,於是牠放售。
[5]
天祿2019年4月7日首次港出戰沙田1200米賽事,吳嘉晉策騎下獲得第7名。
[6]其後轉戰谷1000米賽事,表現有所改善。
到第3次出戰法國五月盃,路程谷1000米,終於田泰安胯下獲得首場勝仗,捧盃而回。
[7]其後同程出戰,田泰安胯下獲得第二場勝仗。
[8]
因為這次取消夜馬,明報估計馬會損失11億投注額,而政府庫房因此損失逾一億收入。
[12]而9月25日夜馬安排9場賽事(平時夜馬會安排8場賽事),補損失賽事。
[13]
馬主之一何君堯9月19日,宣佈和其餘兩位合夥人(李星強何偉誠)商量後,會天祿報名出賽,直至局勢。
[14][15]
練馬師霍利時認為,賽事取消決定正確,並質疑天祿練馬師告東尼居港多年,應該知道何君堯受(民主派)示威者歡迎,明白告東尼何天祿報名出賽。
[16]不過,騎師梁家俊、練馬師羅富全表示,基於公眾、人馬安全,取消賽事可以理解,並馬會決定,人馬安全。
[17]
何君堯2020年2月開始,出讓天祿擁有權,並股份擁有權全數轉讓何偉誠李星強[3][18]。
而「天祿」擺脱「害羣馬」污名。
30多度烈日空下,大批香港市民身穿白色衣服,撐著黃色雨傘,打著「反送中」、「林鄭下台」標語,要求政府撤回草案。
2月26日,「天祿」角逐跑馬地一班1200米,梁家俊胯下跑第三。
隨後兩次出賽(3月29日、4月8日),「天祿」換上郭能、田泰安策騎,第四、第三名過終點。
2020年6月27日,天祿告東尼轉投丁冠豪馬房。
[19]
季前,「天祿」發現左後蹄球節出現變異,需接受螺釘植入手術,結果需要時間休養。
[20]
2021年1月1日,天祿久休並且轉廐復出,郭能胯下跑第六。
[21]
衞保冠軍賽馬日今天(4月28日星期日)沙田馬場舉行,三匹頂級駟表現超凡:「美麗傳承」談笑用兵,「勝出光采」放,而「爭分奪秒」摘桂。
今日共有44,564觀眾進場觀賞三項一級賽,人數是近十年來第二。
當「美麗傳承」容地攻下總獎金一千八百萬港元衞保冠軍一哩賽時,場人士無不歡喜若狂。
今年這個賽馬日投注額達十四億四千九百萬元,稍低於去年同一賽馬日,但是此賽日歷來第二。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表示:「今日是馬會第二次舉辦冠軍賽馬日,而賽事水準負『冠軍』名,我們欣賞到冠軍賽駒出色演出。
」「美麗傳承」季內八戰八勝,締造香港賽駒單季勝出多頭馬紀錄,並以八千四百七十七萬港元累積獎金,打破「爆冷」所創舊紀錄,成為香港贏得多獎金賽駒。
他説:「一匹冠軍馬,會綻放眾光輝。
『美麗傳承』今日賽事中無可匹敵,締造了段速。
牠容獲勝,末段全力能輕鬆締速22.36秒,令人讚嘆。
延伸閱讀…
」應家柏本屆冠軍賽馬日成績感到滿意,並表示「我們可以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
成千上萬香港市民週日(6月9日)上街遊行,抗議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他們擔心修例後,身香港人會移交到中國大陸受審並遭遇公平審訊。
主辦單位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簡稱民陣)於晚上9時半公佈,有103萬人參與這次示威。
這次示威遊行成為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香港規模遊行。
香港警方表示,峯時有24萬人參加遊行。
草案星期三(12日)會會恢復二讀,機關建制派議席佔優勢情況下,如果沒有任何建制派議員選擇棄權或,阻擋草案獲得通過。
警方這次遊行期間,合共拘捕了7人,涉及普通襲擊、刑事毀壞、襲警罪名。
遊行接近尾聲時,部分團體呼籲羣眾包圍會,要求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話。
金鐘夏慤道及政府總部附近有大批民眾聚集,示威者與警方對峙多個時。
19:30,有五六名戴口罩男子衝出夏慤道中環方向車道,企圖佔領這條主幹道,警員使用胡椒噴劑後,涉及數名男子向金鐘道方向逃去。
接近零時,一批戴口罩示威者會大樓示威區衝擊鐵馬,警員施放胡椒噴霧及警棍驅散。
多名戴上口罩示威者拆毀會樓外車閘,闖入大樓地下範圍。
衝突中警員和示威者有人受傷,血流披臉。
30多度烈日空下,大批香港市民身穿白色衣服,撐著黃色雨傘,打著「反送中」、「林鄭下台」標語,要求政府撤回草案。
延伸閱讀…
遊行人士表達條例,宣洩中國政府信任,以及擔心新聞、言論日益惡化。
遊行下午3時維多利亞公園,前往香港會,但於參加人數多,隊伍需要提前出發。
多個地鐵站實施人潮管制,截至6點多,起點銅鑼灣塞人羣,有些遊行人士一度同一地點超過一個時,警方要開放多條行車線。
「中國法治可信,我們怎麼可以人送過去?」任職公關、舉家參與遊行黃女士BBC中文説,「你看劉曉波、李旺陽、桂民海、林榮基?我可以想到中國法治失敗例子,你叫我們怎麼相信?」她帶10歲小孩參加遊行,説「這是一個公民教育課,可以教他如何看清中國香港之間關係……香港是司法獨立地方,中國不是,如果我們容許把犯人移交到大陸,他可能虐打、可能不合理地被關很久。
就算他犯下錯,應該要有公平審訊,所以我反這個條例。
」「是,我們普通市民機會會移交,但政治人物、記者、非政府組織,他們其衝,這影響到我們看新聞、影響到我們生活,中國政府目的要嚇唬我們,讓我們説話,我們是應該有免於恐懼。
」的士司機馬先生説,自己刻意上班,第一次出來遊行。
他承認自己修例內容瞭解,過往參與政治,是「會投票人」。
但他覺得近期香港「事情多」,聽到香港政府官員以及建制派人士發表「中國法治」言論,讓他感到匪夷所思,「這是黑白是非不分,我就算沒有機會送到大陸去,我希望這個社會説一些這麼謊言,我不想自己女兒活在謊言之中。
」香港政府一起台灣殺人案作為修訂逃犯條例原因,但台灣當局表明會接受香港修改《逃犯條例》下作出安排,排除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
香港政府後作出修訂,要求「中央機關」提出移交要求,但沒有回應哪一個是台灣「中央機關」,解讀成港府處理台灣殺人案。
後,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官員,香港可能成為「逃犯天堂」作為條例需要通過理據,但政府後來建議罪行門檻3年提升7年,遭外界質疑是自相矛盾。
任職公關、30歲陳小姐認為,香港治安,並覺得是「逃犯天堂」,「可能只是大陸貪官逃過來香港」。
「這條例香港有甚麼處?要這麼嗎?多一點諮詢不行?説她(林鄭月娥)沒有政治任務,」陳小姐説,「如果修例通過,那一國兩制死,我們其他大陸城市沒有任何。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者馬嶽及傳播學者李立峯分撰文表示,條例香港市民並沒有處,其中,馬嶽質疑「有處只是特區高層要效忠中國政府」 ,對比起高鐵、大規模填海「明日大嶼」計劃,條例沒有經濟利益可以吸引香港人支持。
於參與示威人數多,多個地鐵站要實施人流管制。
香港會附近,遊行人羣打出逃犯條例修訂手勢。
於香港會中,建制派佔有優勢,預計草案能夠獲得通過,香港反對聲音無法機關體現出來,而當中聯辦發聲支持修例後,香港主流商會和代表商界議員,「歸隊」發出反對聲音。
香港政府為商界剔除了一些商業相關罪行,以及罪行門檻3年提升到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