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1.會有人告訴你,適合開始累積財富年齡是二十幾歲。
二十幾歲時,你有時間優勢,只需要財務支出,實際上金錢,能累積財富,因為你有多成長時間。
2.社會普遍強調受教育重要性,認為需要思考教育方面投資報酬率,但可能回本嗎?薪資凍漲、房價高升,高等教育讓人翻身,有個笑話:我了找工作去唸書,現在得為了付學費去找工作。
人生某些階段,你會覺得可能對自己財務狀況感到安心。
你來説,金錢或許太過複雜。
成長過程中,金錢總是個禁止討論話題,沒辦法和家人或朋友談論。
説你相信,數學人可能擅長理財。
你自己心態困住,認為一輩子如此了,認為你過去決定你未來。
你認為,如果不是生於豪門或嫁入豪門,會一輩子錢,因為人生這樣。
你積欠像是學貸款、汽機車貸、信用卡分期貸款或個人信用貸款五花八門債務,覺得自己總是拆東牆補西壁。
你求助,想節省,遵循傳統建議,但沒。
你壓力山大、瀕臨崩潰、走投無路,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
我如此。
我來自中低收入家庭,沒有人教過我關於金錢事,提存錢投資了。
學校和家裡教個人理財,我經驗是這樣子。
但是,即便你覺得有人教你金錢事,你是學了很多,這來你看見和經歷過種種,諸如父母或照顧者言行舉止,以及你童年經驗。
如果沒有人引導你方式前行,我們理財可能出狀況,惡化。
有個笑話是這樣:我了找工作去唸書,現在得為了付學費去找工作。
很可怕,吧?
我看著家中所面經濟困難,於是告訴自己:「我未來會這樣。
」我渴望「走運」,像是所有有錢人那樣。
於是,我做了每個想扭轉人生者會做事:讀大學,受教育,找薪水工作,希望享受所有理當隨之而來財富和。
可惜事願違,我大學畢業時背負了4 萬美元(摺合新台幣120萬元)學生貸款─其中大部分花衣服和酒精飲料上。
我找到工作完全和月入鬥金搆上。
我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一個誤以為賺錢可以人,只要在高等教育機構四年,取得學歷,至於主修什麼關係。
念書時可以背貸款,因為財務上會隨著畢業接踵而來,到時錢變得輕而易舉。
吧,上述這些話全都狗屁不通─因為我血淋淋例子。
帶著小狗閃神和商學院學位,我進入「」企業工作,但覺得自己財務管理上和魯莽背負數萬元貸款之前相比,沒有絲毫。
我當時狀況和你們接近,正在想要邁入婚姻和買房子年紀,希望有足夠財力生兒育女─可以餐廳裡點餐時看標價。
但實際上,我薪水能勉強餬口,帳户裡一毛錢沒有,知道該如何改變一切。
我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因為高中教育告訴我地圖,帶領我墜入了債務陷阱。
我學到關於金錢、和財富那些「規則」,其沒有實際幫助。
我問題是出在自己賺得不夠多。
我以為企業工作是金飯碗,但我需要往上爬。
然而,我看著身邊頭銜我人,他們處境和我差不多。
有些人結婚、有房子、有小孩,但經濟狀況沒有變得或有保障。
反而,他們壓力,要維持「夢想中生活」,背負貸款或債務可能愈滾愈大。
因此,我自己説:,妮可,你這麼喜歡數據,那來研究一下是怎麼回事吧。
我想要瞭解,假如大家遵循著公認理想道路,那什麼財務上是如此呢?
● 79%人訂定預算,無法遵守1;
● 40%美國人負擔不起4百美元(約新台幣1萬2,000元)以上支出4;
其中令我驚豔數據,是美國人程度降低:
● 二○一二年,回答「」人一九九○年代多了50%,而到了二○一六二○一七年,成人和青少年程度二○○○年代6。
我身邊每個人,地走他們聽到應當如此前行路上,然而傳統建議沒有幫助了。
傳統建議要我們:
● 辦理學貸款上大學,因為學貸款是「債務」,是未來投資。
如今,每一位美國學生畢業時,會背負3 萬8,792美元(約新台幣116萬元)債務,達到歷史新高7,未來可能。
可能有人會曲解這個建議,自己行為找藉口,辦理20 萬美元(約新台幣600萬元)學貸,畢業後找到年薪4 萬美元(約新台幣120萬元)工作。
他們可能會離鄉背井到學費高昂大學,找到投資報酬率主修,求學過程中多次轉換跑道。
有些人期盼有收入,但實際上工作前景低迷,那些願景是學校廣告策略所誤導─例如「成為名作家」或「名人廚師」聽起來吸引人,但這些工作起薪毫無收入和時薪15美元(約新台幣450元)之間。
另一方面,大學費用得嚇人,數萬到數十萬美元有可能。
社會普遍強調受教育重要性,認為需要思考教育方面投資報酬率。
然而,可能回本嗎?若是能,那會需要多久?這個問題上,彷彿每個人失去邏輯判斷能力,只因這些「原則」文化中根深柢固。
讀大學有著顯而易見負面影響:千禧世代中,有77%反映財務上影響生活其他層面。
和許多女性訪談中,我發現影響範圍心理與生理到人際關係有。
大家壓力,覺得自己處境岌岌可危,走投無路。
雪上加霜是薪資凍漲、房價高升。
顯然,高等教育讓人翻身,傳統智慧反而讓我們陷入自己想逃避生活。
儲蓄險保單解約,而累積教育基金需求,則可以透過投資型保單及共同基金來進一步達成。
車售價是4萬1,000美元(約新台幣123萬元),加上融資成本9利息其他項目,嗯,是一筆錢。
現在,我們基本事實開始:錢花車子上是最糟。
我不在乎會計課程車子歸類資產,車子負擔。
你每個月得車子上花錢,而新車入港後五年內,價值會降低四到五成10。
這代表你畢業時花3萬美元(約新台幣90萬元)購買車,五年內價值只剩下1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45萬元)。
甚者,畢業生領第一筆薪水錢,學貸之外,背上一筆車貸。
「你值得對自己一點」成了人們「自我照護」藉口。
事實上,照顧自己財務才是愛自己表現。
結婚,舉辦夢想中婚禮─對自己一點,你值得!
超過28%美國人會婚禮而負債─而且不只是幾千美元而已。
婚禮花費近年飆升,突破3萬美元(約新台幣90萬元)。
讀到這裡,你會想:關係,妮可,28%人負債不算多。
但我們得記得,生命中所有選擇有機會成本。
假如這些夫妻決定3萬多美元花這裡,不能儲蓄、支付貸款和投資其他地方。
是,大部分新人會邀賓客,以至於婚禮當天,光是忙著和每個人道謝交談焦頭爛額了,無法享受。
是,選擇婚禮負債新人,往往考慮離婚這個選項─將近一半新婚夫妻表示,因為金錢方面問題而考慮離婚11。
這點出了一個像是「雞生蛋或蛋生雞」迴圈問題:是婚禮債務壓力讓47%新人想要分開,還是因為他們缺乏財務規劃能力和教育,所以一開始會選擇婚禮負債─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婚姻中會出現多金錢問題?無論答案為何,我們得認真思考,要讓「夢想中日子」摧毀你「夢想中人生」嗎?
買下夢想中房子,房屋貸款預審核准多少,花多少。
美國房價是34 萬4 千美元(約新台幣1,032萬元),過去十年升高,時今日見下滑。
我擔任房屋仲介六年,當時看見夫妻預算繃到,只為了買下夢想中房子。
銀行發出的房屋貸款預審核准多少,他們花多少,沒有仔細計算這些數字,並思考自己想過怎樣生活。
銀行進行預審時,雖然會考量許多因素,但其中會包含你理想生活。
他們不在乎你來能不能負擔得起託嬰費,會問你想不想旅行,或是社交生活─,要知道社交生活是花錢。
而這些天真爛漫、夢想年人,有時不假思索地預審核准額花到上限─只因銀行説他們負擔得起。
和周邊人比排場,「先購物,後支付」。
許多人説,「先購物,後支付」概念有著魔力,能我們延遲享受痛苦中拯救出來。
我們可以擁有自己想要一切,而付出努力。
我們可以取貨,幾個月或幾年後錢,但這要加上利息。
來説,美國每個家庭積欠超過6,000美元(約新台幣18萬元)信用卡債務13。
0050現在成交價近期創一年新高,現在能買進嗎?(圖/Pixabay;作者/sergeitokmakov)
如果2022All in0050,買股價點,那麼帳上實現虧損會來到34.27%,只看虧損殺了三成,一千萬直接變成六百多萬…台灣退休族有一派是資金All in0050主,如果你這方面題材有,可以看到有人買幾千萬0050退休,或者每年砸幾百萬買0050,但這算是中產階級或者退休族玩法。
另外有一種是資族年定期定額買0050,證交所統計,2023年十月確實有215,349個交易帳户定期定額買進0050,你想喔,大部分小資族定期定額時候,是每個月3,000元到一萬元,多一點加碼到2萬到3萬很多了,假設大家定期定額是消3,000元好了,而且每個月買一次,那麼十月有六億資金買進0050,而且未來肯定不止這些人而已,説個道理你知道。
是股市漲跌,本來資金動能決定,每次只要經濟,各國政府會受不了直接來救市,開始啟動降息、補助、免税,於是股市開始上漲,後副作用通膨加劇,採取升息、縮表,好比2022年到現在升息循環,資金一抽回,是不是大盤馬上消風了?科技股、生技股本來享受資金潮而擁有本益比,突然之間開始殺殺殺,2020年少年股神,就算能一路過關斬到現在,會敗資金流,這是環境利空因素。
除非能找到某些族羣,好比AI概念股受惠資金潮,但今年只有AI概念股飆而已,什麼變成這樣?,這是資金面問題,市場升息縮表,銀行放款提升,一瞬間市場資金變少了,市場主力可能全部股票一起炒高,因為每一個族羣有人套牢,所以變成中小型股輪流上漲,如果還是懂,我一個比喻你知道。
想像一下,海嘯是怎麼樣情況?是不是大海來襲淹沒了城鎮?但呢,大海吃人,除非是有颱風來襲,會集中讓某些地方淹水,這有點類股市概念,大多頭時候,大海嘯來襲,到處會淹水,到處有水,什麼地方有可能抓到魚,但如果是,還是要等到颱風出現,會遇到淹水,有些地方都出現災了呢。
但兩者不是常態,海嘯不是天天有,颱風不是會出現,這是不是有點像股市主力資金流向?而傑西李佛摩想成「人造雨」主力,企圖控制市場,後下場是如何,這我多説了。
回到股市來説,目前升息循環持續,各國政府擔心通膨壓不住,所以寧願讓市場鬧旱災,不要出現水災,那我請問散户要去哪裡抓魚喝水?換句話來説,接下來股市要全面上漲這麼,那麼0050投資大盤你覺得報酬率會到哪去?所以資金全部壓0050可能出現問題,如果大盤上漲,或者漲跌互見,那於沒有資本利得,另外是投資個股,如果那些公司受到升息影響,包含科技股、金融股、景氣股,這會讓0050股息縮水,股息縮水代表那些上市公司獲利衰退,那麼獲利衰退可能導致市場看好而產生賣壓,這樣,投資大盤資本利得空間少了。
為何台灣房價降不了?他們30年看遍弱勢租客血淚,道出政府失能1個月做愛幾次?盤點12個「性慾原因」,第一點超傷感情寶雅1款護髮完超滑順!她實測「像去美髮沙龍護髮效果」,內行人讚:回購多次了檔案
姓名:小莘
職業:超商職員
每月投資額:薪水1/4
投資屬性:型
報酬期望值:8%~10%
新嫁娘亞洲消費型基金一圓店夢
小莘今年33歲,出社會工作10年,超商工作5年多,小莘服務客户用心,注意客户,主動問候第一次上門客户,於熟悉客户關心,小莘超商工作,因此超商工作而找到人生伴侶。
最近小莘剛結婚,成家後開始考慮要立業,和家人及老公討論後,決定自己擅長超商工作出發,計劃加盟連鎖超商當店長,自己多年經驗,加上喜歡人互動、個性,夫妻打拚自己事業,能比之前職員時獲得收入。
延伸閱讀…
超商工作經驗雖然,但是薪水,之前單身一個人,一人全家飽,現在成家了,加上和老公有創業打算,生活支出上節,管這樣,和老公加起來存款50萬元。
和連鎖加盟超商總部洽談後,評估加盟金、履約保證金、開辦費及裝潢費,約需要籌備200萬元資金夠。
一圓創業夢,小莘父母借100萬元,另外透過夫妻倆每個月會節省2萬元做理財,希望透過錢賺錢方式,能夠一步創業店長。
小莘過去存款多,是定存主,投資理財沒有什麼概念,聽朋友説最近亞洲股市漲很多,去年中國股市及印度股市漲幅驚人,朋友獲利,想請教專家,亞股基金未來是不是可以投資,目前資金,能不能3年內開一家屬於自己超商。
【理財健診】
未來資產亞洲新富基金經理人 廖偉
小莘問題,很多人問,去年亞股表現,是中國和印度股市漲這麼多,未來是不是有上漲機會?現在能夠投資嗎?
必需分析一下,最近油價持續下跌,產油國新興市場直接受到衝擊,而美元獨強局面,使得全球股市波動加劇。
其實,市場擔憂油價下跌是因需求所致,事實上全球原油月使用量維持歷史高檔,此波油價下滑,主要應是供給面因素所致。
油價下滑,民眾可支配所得可實質性增加,預期未來1-2季後轉化消費支出,效果等同於降税。
因此,油價下跌總體經濟影響,抱持正面態度。
我們看好亞洲區這波修正後表現,亞洲是能源輸入國,油價下跌意味著政府企業進口成本下降,不僅可改善企業獲利,直接改善政府能源方面津貼支出貿易逆差重擔,同時通膨壓力減緩,各國央行降息方式刺激經濟成長,這些條件優於其他新興市場,未來吸引多國際資金流入亞洲。
關於中國市場,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成為”新常態”,目前各項經濟指標轉弱,結構轉型中發生現象。
投資人中國後續改革及進一步政策刺激期待,加上評價,未來中國股市表現我們抱持態度。
印度股市,我們新政府改革期待,2014年漲後,要看待其評價基本面。
於其他新興市場,亞洲不僅具備基本面條件成長動能,同時於巴西、委內瑞拉、俄羅斯烏克蘭地區有政治風險,有吸引資金潛利多。
時間有修正,但會擴大成系統性風險。
因此,建議小莘可以聚焦具有基本面亞洲,趁短期拉回時開始投資,我們持續預期亞洲區整體新興市場中亮眼表現。
建議小莘存款50萬投資亞洲消費型基金做為核心基金,每個月2萬定期定額,70%亞股、30%亞債方式做配置,加上父母籌借的100萬元,3年內可以順利達成創業闆夢想。
善用類全委保單 為退休生活多一份金
53歲阿麗是國小老師,打算2年辦理退休,阿麗看著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民國100年時75制改到85制,105年時要改為90制,公務員退休金起支年齡改為65歲,退休所得替代率會降低,原本俸額十年去計算基準,105年起每多一年一年,等到110年時候,俸額變成十五年來算。
退休金制度變革讓人摸不著頭緒。
「我退休後生活感到憂慮,擔心自己存錢夠不夠讓老年生活過得有尊。
」阿麗擔心公務人員福利減少,一年退休,對自己退休保障,因此,選擇儘辦理退休。
阿麗估算2年退休後每月可以領月退俸6萬元。
阿麗有二個兒子,服義務役,老二唸研究所,家中每個月開支需要7萬元,阿麗和老公年收入近180萬元,名下有二户房子,房屋貸款去年還清了,除此之外,阿麗有定存300萬及一筆儲蓄險200萬明年。
阿麗退休後雖然每個月有退休俸,但老公並不是公務人員,距離退休有7年時間,這7年時間變化,物價膨漲速度,二個兒子即出社會工作,現在新鮮人工作找,研究所畢業起薪3萬,所以想幫二個兒子各準備一筆200萬結婚基金及一棟房子,剩下錢投資能夠每個月配息投資工具。
聽媒體報導,目前有一種保險公司發行,委由投信公司代操類全委保單,賣得,投資人可以每個月領配息,還不用自己瞭解基金轉換投資標,代操投信公司是保險公司嚴格挑選大公司,投資績效表現,收取費用透明。
我本身投資一竅,所以理財方式是靠定存和買儲蓄險,聽到有這樣類全委保單讓我感到有,月配息模式於是增加一筆退休俸,可以運用。
請問專家,這種類全委保單有什麼點?是不是適合我呢?
【案例】
姓名(可用英文名字): Fly
每月可投資額(可不填):20,000元
投資屬性(保守、保守、、積極、超級積極):積極
報酬率期望值(幾%到幾%):8%~12%
調整保單改投資共同基金 幫寶貝存教育基金
我今年30歲,結婚10年,有一個兒子今年四年級,我企業擔任會計工作10年了,我們夫妻雖然收入多,但因為省吃儉用,所以家庭財務算。
認識老朋友擔任保險業務員,幫家庭成員規劃很多保險,有終身壽險、防癌險、終身醫療險、儲蓄險、投資型保險保單,希望能透過保險儲蓄險來儲蓄,並累積資產加上壽險保障,因此,我們一家三口年繳保費達到40萬元。
目前和公婆同住,需要繳交房貸,沒有積額外資產,因為錢都卡保單裡,臨時需要錢會有困難。
隨著小孩,我開始考慮要幫小孩存教育基金,希望能上大學前存夠300萬,讓小孩出國遊學一年及支付大學和研究所費用。
正在考慮時候,最近發現懷了第2個孩子,可以想見未來幾年財務壓力會,而每年高達40萬保費成為我夢。
原本還算理想財務規劃,因為突然狀況而必需改變,我該如何調整自己資產,才能完成累積子女教育基金和迎接生命,並脱離錢追著跑困境?
【理財健診】
未來資產亞洲新富基金經理人 林翠萍
買保險需要問問自己三個問題,一、買保險目的是什麼?想要儲蓄是保障或者是節税;二、我需要買多少保額足夠?三、我能提撥多少錢繳保費?買保險能讓自己生活有保障。
Fly雖然工作十年了,賺到錢,生活費之外繳保費,保險費佔所得一半,仔細分析Fly保單內容,多買了很多不符合需求商品,但實際保障。
雖然目前生活無虞,但接下來要面臨四口家生活,會破壞家庭收支平衡,隨著小孩,生活費和教育費增加。
建議Fly首要之務是降低保費、提高保障,利用定期壽險夫妻雙方身故保障做足。
儲蓄險保單解約,而累積教育基金需求,則可以透過投資型保單及共同基金來進一步達成。
延伸閱讀…
Fly狀況,調整保單後每年年繳保費可以由40萬減少16萬元,每月多出2萬元可運用資金,於買儲蓄險而言,Fly資金改投資共同基金有幾項處,一、小額投資,每個月定期定額投資,負擔鬆;二、變現,需要錢時可基金公司或銀行提出申請,會鎖保險公司;三、簡省投資成本,共同基金手續費約1%~3%,銷售機構舉辦優惠活動,比起保險隱藏成本低得多;四、專家管理不費神,景氣多空循環,投資報酬率隨著股債市輪替而漲跌一,投資沒概念或是沒時間理財小資族,選擇共同基金專家代為操作,獲利機會儲蓄險多。
觀察近十年MSCI 亞洲(含日本)指數表現,報酬率達227.49%(年化報酬率12.59%)。
如果每個月月初定期定額1萬元長期投資十年,運用上漲時買少,下跌時買多「成本法」,不僅能自動分散風險,加上持續累積單位數成果,十年總報酬率可達62.59%,所以,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獲利關鍵於,是否能有投資完一個景氣循環,才能嘗到令人微笑。
定期定額投資是一種累積財富魔法,只要選對標,堅持扣款,會有效益。
建議每個月多出2萬元股七債三比例投資於亞洲消費型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9年內小孩升大學前,應可達成子女教育基金300萬元理財目標。
資產配置 瞄準消費型基金、新興債
小瑜是通勤上班族,出社會懷抱夢想,打算要自行創業開精品店,礙於資金限制而邁入職場,畢業後這樣每天過著八晚六生活,十年了,小瑜沒有結婚家人同住,因此,財務算,累積了一筆100萬元小存款,但愛喜歡逛街小瑜,心中創業夢並沒有停止,卻「心動」邁向「行動」。
我想開一家能夠打造美麗女孩服飾精品店,只能夠分享造型心得能滿足購物慾望,地點希望能夠開在人潮多台北東區SOGO商圈,目標是鎖定有消費能力熟女,開店籌備開銷加上租金外,需金額屬裝潢費及首次進貨成本,總創業資金估計需要500萬元左右,目前存款來説是夠,導致不能下定決心開業。
以前我採用定存方式理財,對股票、基金、保險投資並沒有深入概念,聽同事討論全球景氣、能源、黃金存摺;印度基金今年來漲了幾成;海外基金投資報酬率;債券型基金每個月可以領配息,我開始考慮透過投資理財方式進一步加快累積創業資金。
現在每個月扣除生活開銷後,可以投資金額3萬元,我自己七年時間籌備,請教專家該如何投資才能達到理財目標呢?
【理財健診】
未來資產亞洲新富基金經理人 林翠萍
來説,若以創業目標,衡量開店選擇行業和規模時,要考量自己有多少實力。
想要SOGO商圈開精品服飾店需籌備500萬元現金,而手中定存100萬元,創業資金有400萬元缺口。
而小瑜對理財一知半解,領到薪水只一昩放入定存,低利率時代,賺到利息反而會通膨侵蝕掉,單身小瑜可以選擇積極理財方式,目標達成有助益。
開始投資第一步做好資產配置,避免單壓一種投資工具。
舉例來説,全球股市景氣循環中經歷各種事件衝擊,如果單壓股市,可以牛市賺取波段獲利,但可能突發國際政經事件中或景氣時虧損,而股債配置處是,不僅可參與股票波段報酬潛力,可透過加入債券投資,使投資組合降低風險,創造投資報酬率最佳化。
投資標選擇方面,大多數人認同「消費」是未來潮流,而未來主力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動能帶動,中產階級消費力撐起。
消費成長於大多數產業有處,消費類股是。
統計2009年時,前10中產階級消費力國家,新興市場佔14%,但是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預計提升到33%,而新興亞洲前三大國家,中國、印度和印尼佔了13%、11%及3%。
到了2030年,新興市場中產階級人數佔比提升到93%,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三消費市場。
未來20年間,印度中產階級5000萬人成長到5億8仟萬人。
未來亞洲中產階級人口及消費力提升,會全球跨國企業帶來商機,投資全球及亞洲消費型基金,直接參與這個中產階級崛起消費趨勢。
債券投資方面,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歷了多次系統性風險。
去年經濟回温,投資人風險轉強,加上經濟成長伴隨著升息預期,資金開始轉向新興市場債,享受潛資本利得配息收益。
適合投資人經濟成長升息循環環境裡做為投資理財工具。
定期定額是所有上班族最佳人投資術,只要選對標,堅持扣款,會有效益。
觀察近十年摩根大通新興市場債券指數MSCI 亞洲(含日本)指數表現,報酬率147.81%(年化報酬率9.5%)、報酬率達209.11%(年化報酬率11.95%)。
去年新興亞股受到美國減碼購債影響而波動,但亞洲經濟基本面以往;而投資級新興市場債安全性及配發債息外,波動度股票一半,可投資組合投資報酬率。
建議小瑜存款及每個月3萬元定期定額,股七債三比例投資於消費型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七年籌備時間內,可達成設定理財目標。
未來資產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經營證券投資信託業務及其他法令允許目的,您蒐集相關個人資料。
您個人資料於您本公司契約存續期間及依法須保存相關資料期間內,書面或電子方式供本公司進行合法處理及利用。
如您選擇提供本公司要求開户相關資料或提供資料,本公司無法提供您需相關服務使用者違反「使用條款」,此獲授權利終止。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八條第一項規定,未來資產投信您告知以下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及利用相關事項:如果2022年All in 0050,買股價點,那麼帳上實現虧損會來到34.27%,只看虧損殺了3成,1千萬直接變成600多萬……台灣退休族有一派是資金All in0050主,如果你這方面題材有,可以看到有人買幾千萬0050退休,或者每年砸幾百萬買0050,但這算是中產階級或者退休族玩法。
另外有一種是資族年定期定額買0050,證交所統計,2023年十月確實有215,349個交易帳户定期定額買進0050,你想喔,大部分小資族定期定額時候,是每個月3,000元到一萬元,多一點加碼到2萬到3萬很多了,假設大家定期定額是消3,000元好了,而且每個月買一次,那麼十月有6億資金買進0050,而且未來肯定不止這些人而已,説個道理你知道。
是股市漲跌,本來資金動能決定,每次只要經濟,各國政府會受不了直接來救市,開始啟動降息、補助、免税,於是股市開始上漲,後副作用通膨加劇,採取升息、縮表,好比2022年到現在升息循環,資金一抽回,是不是大盤馬上消風了?科技股、生技股本來享受資金潮而擁有本益比,突然之間開始殺殺殺,2020年少年股神,就算能一路過關斬到現在,會敗資金流,這是環境利空因素。
除非能找到某些族羣,好比AI概念股受惠資金潮,但今年只有AI概念股飆而已,什麼變成這樣?,這是資金面問題,市場升息縮表,銀行放款提升,一瞬間市場資金變少了,市場主力可能全部股票一起炒高,因為每一個族羣有人套牢,所以變成中小型股輪流上漲,如果還是懂,我一個比喻你知道。
想像一下,海嘯是怎麼樣情況?是不是大海來襲淹沒了城鎮?但呢,大海吃人,除非是有颱風來襲,會集中讓某些地方淹水。
這有點類股市概念,大多頭時候,大海嘯來襲,到處會淹水,到處有水,什麼地方有可能抓到魚,但如果是,還是要等到颱風出現,會遇到淹水,有些地方都出現災了呢。
但兩者不是常態,海嘯不是天天有,颱風不是會出現,這是不是有點像股市主力資金流向?而傑西李佛摩想成「人造雨」主力,企圖控制市場,後下場是如何,這我多説了。
回到股市來説,目前升息循環持續,各國政府擔心通膨壓不住,所以寧願讓市場鬧旱災,不要出現水災,那我請問散户要去哪裡抓魚喝水?換句話來説,接下來股市要全面上漲這麼,那麼0050投資大盤你覺得報酬率會到哪去?所以資金全部壓0050可能出現問題,如果大盤上漲,或者漲跌互見,那於沒有資本利得。
另外是投資個股,如果那些公司受到升息影響,包含科技股、金融股、景氣股,這會讓0050股息縮水,股息縮水代表那些上市公司獲利衰退,那麼獲利衰退可能導致市場看好而產生賣壓,這樣,投資大盤資本利得空間少了。
那麼什麼有一些老師或達人會推全壓0050呢?這倒也不是誰誰錯問題,而是時機點差異。
想想看,如果你進場買0050是QE撒幣,那麼績效會是如何?想不用想,是大拇指吧?無論資本利得或股息,你説績效抗通膨也是易如反掌小事,想想那些少年股神,買到上漲那段嗎?反向思考一下,如果少年股神那一套這麼,那要撐個五年、十年以上,怎麼可能一年不到直接畢業或者套房?顯然運氣加上貨幣鬆資金流,一升息或市場小小動亂馬上收走。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進場時間點,是上漲過後弩末,同時遇到升息、縮表呢?買了會怎麼樣?直接住套房,一點,遇到資金回收瘋狗浪,投資部位直接少掉三成、五成以上,這時有所聞,例如買個台積電688元,開發金買到有配息後一年,或者海運股反轉起跌點,這不是什麼一陣子好了,想撐到上漲回血,或者下次降息,是年單位計算,才有機會解套。
一樣是下重注,股市多頭空頭結局很多,成為投資英雄或狗熊,是看時空背景。
2008年、2020年衝進去投資人,不管是不是有實力,只要搞,有機率是賺錢。
但一樣場景,如果買2010年或者2022年升息年,這種情況下進場,股神巴菲特這麼虧錢了,不管是不是有實力,一樣是受災户。
所以呼應我這段説,什麼有些老師會推全壓0050?不論投資實力或內涵怎麼樣,你仔細去看他們發跡或投資報酬時機點,是起漲點,所以「明朝劍要斬清朝官」,失敗,這問題不是你我,不是老師,並不是説師厲害,我們,而是時間差。
換個角度來説,如果你2008年All in資金0050,現在是老師達人級,而那些老師如果是現在進場All in資金,打成豬頭有鬼,換個身份,變成你是老師教大家投資了。
證明上述論點,我直接幫大家回測0050上市績效,抓出幾個代表性時間點,並股息回去。
2003年六月抱到現在:持有21年,年化報酬率是8.57%。
2008年11月檔到現在:持有16年,年化報酬率是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