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宰相村指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該家族三晉望族,是中國歷史上聲勢名門巨族,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著稱於世。運城市聞喜縣城東25公里處…
中國宰相村指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該家族三晉望族,是中國歷史上聲勢名門巨族,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著稱於世。
於裴曄全族遷到裴柏村,因此裴柏村看成裴氏家族發源地,雖然後來許多裴姓人搬遷到了外地,但天底下裴姓人裴柏村看成他們,於是有了天下無二裴說法。裴氏家族遷到裴柏村後,裴氏公卿出,掀開了一頁。裴曄是全國十三個州之一併州刺史,是并州老百姓父母官,他要身體力行人表率實行孝道,他父母找到安葬之地那是事情了。 ,是他們祖先裴曄選定了裴柏村這個地方做為陽宅地,同時選定了裴柏村東北五公里外鳳凰垣作為裴氏家族陵園。
裴柏村地處群嶺環繞一個嶺內,四周綠樹成蔭,遠程望去一塊難得風水寶地。村口是一條山西南北大運公路,交通。村子外圍是一圈起伏土嶺,每一道土嶺處有一棵挺拔翠柏,地人稱“九鳳朝陽”。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發展和裴氏紀念館擴建,裴氏家族宰相村一些遺跡挖掘和開發,我們裴晉公祠裡石碑記述中,可看出裴家先祖榮與衰。聞喜裴氏家族秦漢,歷魏晉,隋唐而,五代後,余芳猶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有。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歷史上後出過宰相59人,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馬21人,公主20人,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名副其實“中華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聞喜裴氏是中國社會史上盛名久著世家。其始祖贏秦始祖非子後,非子支孫封(非邑)鄉,因以氏。週僖王時,六世孫陵封解邑君,乃去“邑”從“衣”,“裴”姓。後裴氏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地,但考其譜系源流,出於聞喜裴氏,故有“天下無二裴”之說。聞喜裴氏家族秦漢歷魏晉隋唐而,五代後,余芳猶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有。
裴柏村第一個字是裴,裴百家姓中裴姓,裴氏家譜記載裴姓出現於週僖王時,裴陵是裴氏家族公認第一位祖先,裴陵27世孫裴曄東漢順帝時任并州刺史,并州刺史任上裴曄看到這裡群山環抱、松柏蒼翠、荷花飄香,認為這裡是適合生存發展風水寶地,全族遷到了這里居住,因為他們姓裴,這裡滿山遍野是柏樹,於是這裡命名裴柏村。
今天裴柏村保存蹟有晉公祠堂,始建於唐代後面毀了、近來,有很多通石碑,記載了裴氏家族歷史名人,是古代名人書法家裴家撰寫,有平淮西碑:《平淮西碑》唐代文學家韓愈撰文,清代三代皇帝老師祁雋藻書寫。此碑記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吳元濟叛亂功績,四石,並排聳立,氣勢磅礴,文、書、刻,稱為“三絕碑”。
裴柏村人自豪地告訴我,鳳凰垣坐落當地紫金山山腳下,而晉朝風水大師、聞喜縣人郭璞紫金山上得到了風水傳,這說明他們祖先陵園有靈氣,風水。
那麼裴曄選擇這個地方風水好不好呢?巧合是裴曄遷到這裡後,他兩個兒子做了宰相,長子裴羲成了裴氏第一個宰相,他漢桓帝時做了尚書令,而裴曄次子裴茂漢靈帝時做了尚書令,尚書令是宰相職啊,以此起點,裴氏家族此一發不可收拾,到宋朝時一共出了59個宰相,59個將軍。裴柏村出了這麼多宰相,可以看作風水了。
風水觀點看,這是一個迴龍顧祖地,龍脈主峰綿延而出,然後主峰前面停下,面主峰結穴。風水觀點,選擇迴龍顧祖穴位,可以出大臣,大官了。
裴柏村風水上一點是,裴柏村西面群山呈王字狀。王,王公大臣意思。裴柏村宰相和將軍王公大臣麼?
延伸閱讀…
“天下無二裴”這說山西一個姓氏家族,河東裴氏家族,這個家族位於山西運城聞喜縣禮元珍裴柏村,家族秦漢到隋唐五代是名門望族,這個家族有三個分支一支分到燕京,一支到西涼,但是裴柏村前後秦漢到隋唐五代一共這個村走出去59位大將軍,59位宰相,因此稱為中國宰相第一村。
這個村子有什麼秘密:讓外界很多人探索,儘管今天裴氏家族從五代後沒出過宰相,餘猶芳存,但是這個家族,引來了很多風水大師來探索裴柏村風水,經常有全國各地風水大師包含台灣地區風水大師來,裴柏村村民講:這些風水先生來到裴柏村村子後面各個山頭轉,看風水。
裴柏村風水是後面有九座山峰環繞村子,每座山頭上有一棵柏樹,現在只有一個山頭上有一棵上千年柏樹,村子坐東西,所以風水學稱裴柏村風水叫九鳳朝陽,有裴家人祖墳葬一個距離村子十公里以外叫鳳凰垣地方,今天看到一些土堆墓碑,很多風水先生說裴家之所以出了這麼多人才得益於村里風水,小編村里一位管理宗祠老者聊過,他說裴家以前祖上懂風水,中國風水學鼻祖郭璞裴家女婿、郭璞著有《藏經著》郭璞風水學裴家學成,這位老者說後面唐代後裴家祖墳風水村子風水破壞,沒出過名人。
今天裴柏村保存蹟有晉公祠堂,始建於唐代後面毀了、近來,有很多通石碑,記載了裴氏家族歷史名人,是古代名人書法家裴家撰寫,有平淮西碑:《平淮西碑》唐代文學家韓愈撰文,清代三代皇帝老師祁雋藻書寫。此碑記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吳元濟叛亂功績,四石,並排聳立,氣勢磅礴,文、書、刻,稱為“三絕碑”。
延伸閱讀…
裴氏家族,歷史上一個家族。據《裴氏世譜》記載,裴氏家族,“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隋唐而盛極,五代後,余芳猶存。”兩千多年時間裡,裴氏人才輩出,“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前史,如林,世不乏人”,成為一個存在。
與古代其他氏族大家相比,裴氏家族絲落下風。目前公認說法,裴氏發祥於山西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漢順帝時,裴氏先祖裴曄漢官任并州刺史、度遼將軍。一次,裴曄漢回聞喜如今裴柏村所在地,見這里古樹參天、山水相依,儼然是塊風水寶地。於是,裴曄漢舉家遷到這裡,“裴柏村”由此誕生。
如今提到裴柏村,總會認為這裡是村莊。歷史上,裴氏家族裴柏村後走出宰相59人、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出過附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襲95人。
正史中出現裴氏家族名字多達600人,名垂後世者不下於千餘人。裴氏漢魏、兩晉、南北朝,隋唐來到巔峰。裴隋朝名臣,《隋書》稱讚他斷案“用法,無有冤濫。”裴政受隋文帝命製定《開皇律》,這是一部劃時代古代法律,後世奠定了規範格式。明末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評價,“今之律,其大略隋裴政之。”
湧現出眾多名臣外,裴氏家族學術領域湧現出眾多奇才。裴秀是西晉地圖學家,他總結古代地圖繪製驗,創新性地發明了“製圖六體”原則,科學繪製地圖奠定了基礎,他因此譽為“中製圖學父”。到了南北朝時期,裴氏湧現出“史家三裴”,裴松之、裴馬、裴子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