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中華民國新台幣
新台幣作為中華民國的通行貨幣,在1949年6月15日首次流通,取代舊台幣。該幣制的發行旨在應對貨幣貶值,並穩定台灣經濟。


歷史沿革與紙鈔發行
新台幣最初由台灣銀行發行,後收歸中央銀行管理。目前的流通版紙鈔發行於1981年,面額包括:NT$100、NT$200、NT$500、NT$1000和NT$2000。
貨幣編制與輔幣
新台幣的基本單位為圓(元),輔幣為角和分,10分等於1角,10角等於1圓。硬幣發行面額為:NT$0.5(伍角)、NT$1、NT$5、NT$10、NT$20和NT$50。
角圓的特別用途
NT$0.5硬幣(角圓)已不再普遍使用,僅限於特定交易場合,例如汽油和柴油的價格計算。實際交付金額通常四捨五入至整圓。
發行額與法定地位
截至2022年5月,新台幣的紙鈔發行面額達到2兆9,391億圓,硬幣發行面額為1,266億圓。新台幣作為中華民國的法定貨幣,自1961年開始由中央銀行發行,並於1970年印上「中華民國」字樣。
國際代碼和符號
新台幣採用ISO 4217國際標準編碼TWD,符號為NT$或NTD,用於外匯交易和國際貿易。
- 新台幣,圓,角,分,國際代碼TWD,法定貨幣,輔幣,硬幣,紙鈔,發行面額,四捨五入
NT是什麼錢?
NT是什麼錢?新台幣(簡稱:NT$、台幣)是中華民國法定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
歷史沿革
時期 | 事件 |
---|---|
1949年 | 第一套新台幣發行 |
1981年 | 發行100元紙鈔 |
2000年 | 發行1000元紙鈔 |
2002年 | 發行500元紙鈔 |
2004年 | 發行200元紙鈔 |
2005年 | 發行20元硬幣 |
2007年 | 發行5元硬幣 |
2010年 | 發行10元硬幣 |
2018年 | 發行50元硬幣 |
2022年 | 發行2000元紙鈔 |
特徵
新台幣幣值單位為元,輔幣單位為角(1元 = 100角)。目前流通的紙鈔面額有100、200、500、1000、2000元。硬幣面額有5、10、20、50元。
新台幣採用不同的防偽技術,包括浮水印、防偽線、全息圖等,以防止偽鈔。
匯率
NT匯率由市場機制決定,受供需等因素影響。截至2023年3月,1美元約兑換28新台幣。
結語
新台幣是中華民國的合法貨幣,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瞭解NT是什麼錢對於外匯交易、旅遊和日常生活都非常重要。
延伸閲讀…
NT$是哪國貨幣,匯率多少?
1 TWD 兑換為CNY | 將Taiwan New Dollars 轉換為中國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