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情激憤道德批判之餘,我想產品層面來分析貼吧這一本來可以“”二字產品是如何一步步墮落,它上線伊始基因裏埋下了典型百度困。
百度貼吧出售病友貼吧,引發醫療廣告事件發酵。
早間有報道稱,北京瓷娃娃病關愛中心、廣州市越秀區益友愛肝公益發展中心36家關注疾病類公益組織,聯名北京市工商局舉報百度公司利用競價排名推廣方式,發佈大量涉嫌醫療廣告。
羣情激憤道德批判之餘,張遠想產品層面來分析貼吧這一本來可以“”二字產品是如何一步步墮落,它上線第一天基因裏面埋下了今日潰爛種子,是百度困縮影:什麼是百度做這個產品,而不是Google。
這因為百度谷歌理念。
谷歌理念——希望用户停留自己頁面上,他傾向於時間,讓用户去到他想要去地方,而不是停留谷歌這個頁面上。
如果梳理一下百度貼吧道,有三個關鍵因素:於超級女生話題、各家粉絲之間攻殲爆料、台前幕後黑幕八卦充斥了天涯娛樂八卦板塊每一個角落,於超級女生“爆版”。
超女粉絲們一些版塊聊自己喜歡女生時,版主看不懂、會刪帖。
天涯其他用户們揭竿而起、羣起抗議,一篇熱帖《天涯歡迎超級女生——放開你聲音説》代表了天涯主流用户心聲。
粉絲團之間罵戰讓這裏變成了一塊口水橫飛是非之地,讓管理員們頭疼。
圈子和用户之間既區隔開放,區隔可以讓用户發形成粘性羣體組織,保護萌芽階段新興文化主流文化擠壓生長空間,開放保證了貼吧圈層之間開放互動,保證了新興文化可以並產生影響力。
因為1900萬個貼吧之間區隔,每個用户各自貼吧裏積累驗值只在內部,什麼問題能“謝邀”作答、自帶500贊跨領域科普“知道分子”貼吧裏有容身之處,這保證了貼吧內部討論平等性專業度。
掌握貼吧規則刪帖大權吧主及吧之外,早年間用户之間地位、內容產生和傳播是關係。
殺雞取卵“賣吧事件”不僅讓身上遍佈腳印百度踏上了第一萬零一隻腳,跌入萬劫不復的輿論淵,是貼吧自己墳墓添了厚厚的一層土,因為這動搖了吧主制度這一貼吧基石。
,打開陌陌,消息裏多了一個“聊”入口,點進去了,這Tiki嗎?一款匹配陌生人視頻聊天app。
一個貼吧興衰程度上繫於吧主手。
比如,戒色吧“戒色教主”飛翔帶領下幾萬吧友發展到泱泱百萬,成為貼吧上不容忽視教派。
而有號召力吧主輪離去,會導致一片貼吧迅速。
毋庸置疑,官方接管、委任代理商業化運營職業吧主、空降吧主等行為正在一下下地打碎貼吧“自治區”形象,無異於下逐客令清場趕人。
蝶戀花吧一家情趣用品公司買下成企業吧後,吧內成員拉,因為“企業官吧內容成人化,考慮到有些粉絲是學生,還未成年。
”,是於其匿名性,早期IP地址到後來一人可註冊10多個賬號暱稱,找不到現實身份半點關聯。
其次,於其內容導向屬性,貼吧之間壁壘使得用户身份、經驗值、專業度跨貼吧積累,形成統一社交關係社區影響力,説,用户無法用一個身份走遍天下,關係隔數個貼吧中彼此雞犬。
2009年11月,燎原勢火起來時候,貼吧i貼吧取代了用户中心,並引入了粉絲體系。
然而,全站範圍內粉絲並不能反應用户某個貼吧內影響力,而他A吧發佈內容沒有讓B吧用户看到。
各個貼吧隔絕狀態下,全站粉絲是沒有意義,你聽説過貼吧裏誕生過什麼粉絲千萬V麼?人們自身成長和流轉,足跡從一羣貼吧流轉到另一羣貼吧。
中學時整天廝混中學貼吧上,上了大學大學貼吧上吐槽學生會校領導,痴迷dota時dota吧“求一個會玩刀塔女朋友”,入坑CF時穿越火線吧直播“今天遊戲裏跟一個妹紙吵了一架後T了!”而這些記錄了或中二、或熱血、或跡層層疊疊地壓比特巖一道道紋理中。
而百度加強用户身份積累推出經驗值系統,只能走“簽到+2,簽到+4,回帖六次+4,客户端+12”這樣比拼誰低級模式,不僅於用户積累經驗毫無幫助,反而導致了“水經驗”這種現象出現,出現了教你如何貼吧裏面水經驗、論水經驗正確方式、收集貼吧裏各種水驗段子技術貼。
伴水經驗成為貼吧一種文化,有質量內容進一步無意義字句稀釋。
貼吧社交化路線上失利堵死了社會化搜索、增值服務(如QQ空間鑽)、數據方向商業化空間,只剩下流量變現這唯一一棵搖錢樹。
,貼吧什麼像紅書、什麼值得買垂直論壇轉型電商?因為開了商業化這個口子,無法監管1000多萬貼吧會各行其是,天下大亂。
吧友考證,早在2006年8月,百度開始嘗試貼吧banner投放廣告,而最近兩年來,推廣廣告無孔不入地出現頂部、貼子流、簽名檔所有地方,以至於移動端四條貼子中有一條廣告。
然而,賣廣告位不是百度項,賣關鍵詞輕車熟路百度推廣團隊於這種零敲碎打、精準投放、需要培育長尾收入模式並無多。
百度內部一位喉媒體爆料證實了這一點:“這樣模式有個問題,效果太差。
好比可口投了一筆錢,其實展示效果還行,但點擊效果基本沒有。
這樣話,貼吧效果廣告和品牌告裏面陷入兩,效果廣告 cpc 收錢,收不到,但品牌價值有點。
”而直接打包出售一個流量通道和一羣關鍵詞篩選出來用户“效率”,客户接受。
由此看來,百度走上賣吧這條路成章過了。
回答貼吧何時能夠取代之前,我們一下貼吧流量是如何一步步瓜分走。
討論、知乎這兩個“流量黑洞”之前,我們討論一下豆瓣這個百度虎口奪食文藝青年社區。
我看來,豆瓣於百科+加強版貼吧,因為百科、貼吧合體,豆瓣頁面帶討論區,可以直接來查看信息人留下來討論。
而基於用户評分和討論增加了百度百科沒有“社會化評價”信息。
貼吧“發貼”解決人們一切表達需求,而豆瓣則提供了查看評價、打分這種門檻、量化發達方式。
更何況,書影音item顆粒度比貼吧,像有人會尼采建一個貼吧,但沒有《查拉斯圖特拉如是説》貼吧。
2、年人社交衝動,“嘴巴上”膽。
60秒話,送禮延時,加AR表情……這些設定如出一轍。
後抄過了snapchat、tinder、直播、手陌陌,果決地複製了Tiki。
商業角度這完全可以理解,天下產品抄,傢伙們選手抄字訣是行業裏心照不宣事情。
且不論騰訊,即便是海外facebook最近於撕掉了遮羞布,走上了明目張膽抄襲手道路。
而作為年初擺出“視頻社交”大旗陌陌,走上這一步只是時間問題。
範圍內,盯上視頻社交這塊肥肉不止陌陌一家。
老牌圖片社交產品in魔舉辦三週年慶典,宣佈用户破1億,同時推出了視頻羣聊功能趴唄,這家主打camera social公司,開始all in年人視頻了。
看起來,“視頻社交”正在成為一個現象級風口?2016年直播,當時很多人説,直播趨勢,視頻“下一代社交語言”。
作為一個現象級風口,直播資本催熟沒多久草草收場,那麼視頻社交呢?圍繞視頻領域社交,主要有四個流派:1、視頻社區。
主要載體是10秒左右ugc短視頻,取得亮眼後,這個領域開始成為巨頭沙場。
陌陌、頭條火山抖音、muse、秒拍晃咖、博故事……一個個想着複製手。
2、匹配派。
這個模式見於韓國產品azar,是匹配陌生人視頻聊天。
國內Tiki本土化,加入了60秒話、送禮延長、美顏濾鏡、ar表情功能,這個產品5個月後(2016年11月)國外上線monkey像素級抄襲,連icon選是猴子,成了第一次copy to world。
此後,faceu、朋友印象、陌陌後推出了匹配功能。
3、視頻羣聊派。
直播鼻祖Meerkat失敗後,下一個產品便是Houseparty,一時間風靡歐美。
國內跟進產品有face、現在視頻、眼、if、開趴、loops,以及前面提到in趴唄。
Houseparty模式接近qq上“討論組”,可以拉好友開啓羣聊,in視頻羣聊則接近主題聊天室,有房間和管理,用户可以選擇圍觀、上麥、語音、視頻4、溝通工具派。
簡言之類信理念,做熟人和視頻溝通工具,代表如If、WeToo、眼、Tiki。
這四個流派是三個方向:內容社區,陌生社交,熟人工具。
內容社區領域基本取勝,熟人工具要見端倪只怕還有待時日,那麼今天重點——陌生社交要回答這一點,我們來看看視頻社交勢和本質。
a、視頻社交是高度,互動性,像線下見面,你社交信號能得到響應和回饋,陌陌、探探上搭訕半天無人理睬現象復存在。
b、視頻社交是沉浸,和聊天一樣,體驗。
c、視頻社交可以帶來感官刺激,是線帥哥美女時。
d、因為一上來要露臉,會有一個“潛門檻”,去篩選出顏值自信用户,視頻來呈現“社交優勢”觀。
a、社交壓力大。
因為高度,其社交壓力超過文字圖片,你方眼皮底下。
於、“面子”中國人來説,視頻社交壓力可能線下見面相當,更何況於視頻時會同時顯示自己畫面,於有一面鏡子那,時時提醒你關注自己,這個表情帥不帥美不美,有沒有出糗?這是一個持續壓場景,以往慣例,很多人需要一個“安全緩衝期”,發發東西、展現一下社交優勢,吸引方。
b、無法碎片化。
延伸閱讀…
因為是高度,你不太可能聊天一邊乾乾其他事情,沉浸其中,提摳腳丫掏鼻孔之類。
c、刺激。
因為感官刺激,保不成你會遇到什麼老司機暴露狂之類,於是接下來畫面不可描述。
d、破冰難。
很多人本來因為線下見陌生人,選擇線上社交,結果現在要和線下面面了,各種癌、尬聊撩無能浮出水面。
e、缺乏護城河。
當下視頻社交主要作為“發現關係”破冰手段,那麼關係鏈如何沉澱呢?這個壁壘如何建立,才能避免qq微信黑洞效應?本質,視頻社交是一種體驗刺激、但門檻成本“社交”,這社交思路:無論微信、陌陌,還是、貼吧社區,其本質是壓力“異步社交”,其有三:1、社交方式多元化,你可以直接,可以去他動態下評論,點個贊,看你羞了。
3、使用場景碎片化,想社交社交,不想可以中斷,或者社交一邊乾點。
過去幾年是“異步社交”狂飆幾年,因為現實生活中人們社交壓力,很多人內心、人且能力欠佳,所以異步社交這種無壓力模式擊中了他們痛點,降低了社交成本,掩蓋了社交能力,符合人們碎片化生活習慣。
這回不用面對面了,不怕出醜了,發話可以字斟句酌了,知道怎麼回回了,可以聊天一遍挖鼻孔了……人多,壓力太爽了。
這樣,壓力社交怎麼會有機會呢?這説到另一個話題。
過去幾年,投資圈有一種聲音,要關注XX後,他們特徵未來人類趨勢。
他們高呼90後時候,馬佳佳、尹桑這些90後創業明星後折戟。
他們高呼95後時候,百貨一夜之間神壇跌落。
現在,他們開始高呼00後了。
Snapchat、Instagram、yikyark……一批國外年人社交產品爆火,讓他們關注年人社交,一個常用説法是:微信老了,年人要有自己社交產品。
結果,年輕人確實有自己社交產品,qq……這一點上,我討厭世代劃分消費人羣,去哄抬所謂xx後概念。
作為一個帶了十多年高中生、大學生辯論活動“妖怪”,我管理培訓過盆友有上千人了,並沒有感到如此人代分。
這裏,我們要警惕幾點:是不是看到馬佳佳,覺得90後是老司機?是不是看到餘佳文,覺得小朋友是説話不算話“鬧着玩”?是不是看到百貨,以為下一代是二次元?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那些新鮮獵奇、於話題性東西往往引起人們注意,引發廣泛的傳播、留下印象。
但是大多數,往往着,或者沒有炒作空間,這樣分析判斷會嗎?這好像我們上學時,班上會有離經叛道、殺馬特,如果別人以此判斷説80後這樣,我們會認嗎?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平台上xx後用户表現出一些特徵,會以為xx後是這樣,這個判斷嗎?這些平台上留下是“篩選”出來用户。
你去看假裝情侶,可能感覺小朋友是來,可你去看icity,可能發現xx後裏面有很多和我們當年文藝病。
誰有過青春叛逆期,誰有過中二刻奇一面,但是問題於人會、會世界協,這好像小朋友天才手錶,一點會手機,小朋友一開始會qq,畢業了是轉成微信,qq上那些二逼説説通通刪光。
我們自己有過衝動、初生牛犢年華,可是後來變成了自己當初討厭模樣了嗎?這個角度説,斷定這未來人類趨勢,這個判斷嗎?現在盆友愛打嘴炮過癮,女生,動不動要誰睡了,動不動污猝不及防要開車,連表情包是污污。
可這説,大多數人放縱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那一代悶騷變成了這一代明騷,我們那時候面兩性關係“文藝”語法,變成了現在“污嘴炮”語法。
變化,並沒有想象中那般,説話習慣、代溝誤會而已,好像現代小朋友“認爸爸、求包養、要出櫃”,很多不過是説着玩、自我解嘲奇怪幽默感,而我們那一代:你這樣説我會……那麼,如何理解年人和我們呢?其實想想我們青春期,知道了。
1、年人時間多,所以“殺時間”是一個需求。
他們會像我們那樣追求效率和結果,可能走心和興趣導向。
這好像我們今天一個人出來,總是有着目標性,否則“社交”,而他們會,有的是時間去浪費。
2、年人社交衝動,“嘴巴上”膽。
延伸閱讀…
因為他們以往圈子,所以好奇心,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去看看人和世界。
而我們大多數人圈子定型,出現了社交,寧可宅着不想多社交。
3、部分年人(劃重點,部分)戒備心更弱。
放得開,簡言之涉世未深、吃過多少虧。
而我們戒備心,社交中神多。
4、年人多元。
伴社會不可避免階層分化,年人不可避免地走向分化。
地域、階層家庭孩子表現出,這未來會是一個趨勢。
所以我們做一個統一畫像:xx後是怎樣。
5、緻利己主義小確,取代集體主義豪情壯志理想精神,成為主流思想趨勢。
這不光是他們,我們可能差不多。
那麼,年人怎麼看視頻社交呢?空口無,得實踐。
前面説過,筆者自己帶校園團隊,天天和小朋友們廝混一起。
那麼,他們視頻社交是怎麼看呢?我組織了小規模產品測試,做了個問卷調查,統計數據説一切。
分析以上統計,我們可以看出:1、總體:對視頻社交體驗,小朋友整體反應,説需要一個打動因子。
但是體驗“”,這超出了我預期。
2、瓶頸:視頻社交聊現象,找不到破冰話題會是一個問題。
3、面子:很多小朋友會在意自己面子形象,但“出糗”度提升。
比如Tiki上,如果我別人劃掉三次,會顏面無存放棄,可小朋友卻自我解嘲,專門開了個話題“你今天Tiki上自取其辱了多少次”。
5、粘性:目前視頻社交,還需要找到一個頻場景。
前面説過,未來年人是分化和多元。
這個角度説,會所有人一下子接受視頻社交,但是那些顏值、膽子大、時間多、臉皮厚、會打破人,應該是最初優質種子。
問題於,這些種子佔多,如何地找到他們?當Houseparty美國市場續寫meerkat之時,陌陌、in、Tiki們視頻社交,是否可以中國重現2016年直播領域?微信、博,到陌陌、手,“壓力、無需回覆”異步社交是主流,這是今天絕大多數創產品標配,人們這個模式司空見慣。
,“”社交產品反而是,鮑魚海蔘吃多了,會突然想吃辣,會會帶來需求勢能呢?異步社交是spam們關注對象,賬號、機器人、色流不一而足,因為面需要露臉發聲,需要溝通,圖片文字作假了。
你聊天妹子很可能摳腳大叔,或者一段代碼。
即便妹子,你搭訕了30個只有一個回覆,結果是酒託商,那下一次肯定不想了。
這一背景下,消解無聊、緩解、殺時間娛樂出現了爆發態勢。
年人來説,看一個產品,往往短期內看重好玩,而非實用。
不過如何好玩呢,娛樂特點是潮流性、變化,單機手游到陌生社交到直播,今年重點是“遊戲+社交”,代表有王者榮耀、狼人殺、派派,其是、碎片場景、贏利,多人溝通中遊戲抗。
以上三點,人們“異步”膩了,對“”需求正在增強。
直播爆火一次啓蒙,用户厭倦了美顏照片和半天回覆美女,而直播帶來了和妹子互動機會,是一對多、大多數猥瑣男躲壓力。
而王者榮耀、狼人殺溝通體驗,有異曲同工之處。
陌生社交體驗好壞關鍵,看單位時間內獲得反饋數量和質量。
是翻了無數牌子一個沒聊到,是和一個妹子聊滿5分鐘?於時間上班族來説,碎片化異步社交能地適應。
但是時間學生黨來説,他們敢於嘗試有壓力刺激社交。
這麼説,視頻社交下一個直播?問題來了:就算人們喜歡上了視頻社交,可是會會像陌陌、探探一樣,只是作“發現關係”工具?而關係穩固深化,會轉移到qq、微信上。
這是所有陌生社交疑難,其結果可能是一陣風、沒有粘性和留存。
思考這個問題,主要看兩點:1、視頻溝通,可不可以成為熟人溝通方式呢?如果可以,就算加了微信、qq號沒事,因為後兩者視頻聊天體驗太差,想要視頻了是會回來。
2、通過視頻社交獲得關係,可以轉到熟人平台呢?比如陌上產生一些“不可描述”關係,轉移。
陌生社交產品之所以會關係轉移,一個原因是其常用溝通方式(im、圖文)和微信一模,從角度説,集中會。
但是視頻聊天是完全溝通方式,Tiki例,筆者發現兩個特點:一是年齡、女性用户很多;二是Tiki建立了朋友關係後,雖然會有文字聊天功能,但是視頻聊天比重。
1、女性用户享受“美顏版”視頻聊天工具,這是微信百分百視頻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