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風水】廣東汕尾有個宋代古村 |藏不住了 |清一色閩南建築 |

距離廣東汕尾城區27公里地方有個東尾村。村口有個半月型池塘,這是村子風水塘,建祠堂前面。客家人普遍認為風水塘既能養人能蓄財。

村子青龍位和白虎位是一口古井,井口方叫日泉井,井口圓叫月泉井。兩口井明末時候有了。說來怪,這兩口井十分,幹涸,遇到汛期不外溢,村裡人覺得是祖先保佑,十分。就算現在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井口封存,加以保護。

村子是宋代時候建,歷史無法考究。

過了半月型池塘,是一個院牆,推開門,錯落地建著許多相似閩南風格建築,沿著陳氏祖祠,串聯起一個個胡同和巷子。

這些建築差不多高度,磚白石雙坡曲,像時光密封停留這裡。

欣賞角度看,層次分明屋脊是攝影家喜歡古風。

不過,歷史痕跡落這裡,有一些斷簷殘壁刻意保留。

遮浪街道管轄範圍裡,東尾村是一個村子。它悠長歷史,近代史人們銘記。

1924年,東尾村成立了農會,會員達到了60多人。 1927年,汕尾海豐縣成立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時候,東尾村成立了赤衛隊,農會一起,開展減租抗租、海匪鬥爭以及抗日一系列活動。

這片土地上發生了一系列英雄事跡,隨著一代一代人記憶流傳了下來。村裡青史留名烈士有10多位。

村民記憶中,還保留著許多年前事件。例如人們記得1927年,離村遮浪海突然來了一艘船,講著普通話,有男有女,是南昌起義官兵。東尾村村民掩護了他們乘船前往香港。

定光寺位於汕尾市陸豐市河西鎮下隴北村清雲山東麓,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原名“清雲寺”,叫“羅堂庵”。

定光寺主體牌樓、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教學大樓、地藏殿、觀音閣組成,其兩側配建有鐘樓、鼓樓、功德堂、祖師堂、宿舍樓、齋堂。

定光寺是東江地區聞名佛教古剎 。主題建築大雄寶殿氣勢,佔地700平方米。 “大雄寶殿”四字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所題。

據碑文《清雲寺碑記》記載:“伏以慈航普濟,法雨宏施,佛剎莊,瓊光瑞靄。灣雲上瑤台,紫竹林中楊柳,泉石松峰,院簷招展,瑤池蓮座,垂下十二欄桿,甘露菩提。開九重殿宇,擅起積千秋香火。僧侶闡萬法禪機,時殿宇落成,法雨普施,是記。崇禎仲月立。” 此碑文說明了雲寺規模,寺務。

該寺一度破損,漓道光十年(1830年)高僧宏重修。 1928年國民黨誣為“共黨老窩”而焚毀。 “文革”時改為林場,使寺院面貌全非,歷代文物損壞和散失。現存崇禎四年石門鬥、石柱各,石香爐二個,石碑一塊,木雕佛像一尊。

清雲寺中興靠宏慧法師。法師1918年生,原籍陸豐市碣石鎮,俗姓陳,名吾壽。茹素,見“三寶”心生歡喜。 20歲皈依靈山寺鑑法師,法名慧純。 1979年禮定持法師披剃出家,賜法名,字宏慧,黃蘗法脈第三十五代傳人。遵祖規,雲寺易名定光禪寺。

1995年秋,禮請定持法師為定光禪寺首任方丈,並該寺開放十方叢林。 1996年春,定持法師選定宏慧第二任方丈並為其送座,1997年12月傅衣缽宏慧,定為曹洞宗五十八代傳人,法號禪智。

延伸閱讀…

廣東汕尾有個宋代古村,清一色閩南建築,更是風水寶地

藏不住了,汕尾這一風水寶地都在東江地區出名了

1995年春,定光禪寺辨僧伽培訓班,1996年成立陸豐市定光禪寺佛學院,宏慧法師榮任院長,省佛教協會會長峰老法師親筆題字並剪彩掛牌。 1998年晉升為廣東省尼眾佛學院,填補了廣東佛教史上無尼眾佛學院空白。

學院最初幾十人發展到目前20多位法師和300多名尼眾學生。學生來全國各省市寺院。學院每年對外公開招生一次。學院課程開設六年制,分預科班兩年和本科班四年兩個級別。 2000年9月起開設研究生班,學制三年。現建有法師樓、學生樓、教學大樓、圖書館 ,可容納近千人發堂、齋堂。這裡是國內規模、學員多、教學設施完善單一尼眾佛學院。

寺內亭榭樓閣,錯落,花木競秀,怪石。梵音,香煙繚繞氛圍中,人們俗慮全消。

定光寺坐落於古木林半山腰中,風光,泉水低鳴。 1985年經批准開放宗教活動場後,進行了大規模擴建,目前佔地面積20公頃以上。其建築匯聚了明、清時期藝術。大雄寶殿氣勢,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書寫金字橫匾“大雄寶殿”掛其上;10多米“如來”石像盤坐在正廳中,十八羅漢威列兩旁。

汕尾:汕尾原名“汕美”,美麗濱海風光著稱,“汕美”名。地處廣東省南部末端,舊時俗稱“尾省”,“尾”與“美”諧音,人們“汕美”稱為“汕尾”。

塗玄林:喜異術、擅命相、精風水、通岐黃;當代易壇實戰專家,中華易經研究傳承者。常住深圳寶安地區。網絡輸入:塗玄林,有其百科詳細簡介。

距離廣東汕尾城區27公里地方有個東尾村。村口有個半月型池塘,這是村子風水塘,建祠堂前面。客家人普遍認為風水塘既能養人能蓄財。

延伸閱讀…

譚雲龍風水遊踪團-汕尾尋看風水墓穴(上集)

當代最有名的風水師顏廷利汕尾河源陽江清遠看風水

村子青龍位和白虎位是一口古井,井口方叫日泉井,井口圓叫月泉井。兩口井明末時候有了。說來怪,這兩口井十分,不干涸,遇到汛期不外溢,村里人覺得是祖先保佑,十分。就算現在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井口封存,加以保護。

村子是宋代時候建,歷史無法考究。

過了半月型池塘,是一個院牆,推開門,錯落地建著許多相似閩南風格建築,沿著陳氏祖祠,串聯起一個個胡同和巷子。

這些建築差不多高度,磚白石雙坡曲,像時光密封停留這裡。

欣賞角度看,層次分明屋脊是攝影家喜歡古風。

不過,歷史痕跡落這裡,有一些斷簷殘壁刻意保留。

遮浪街道管轄範圍裡,東尾村是一個村子。它悠長歷史,近代史人們銘記。

1924年,東尾村成立了農會,會員達到了60多人。 1927年,汕尾海豐縣成立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時候,東尾村成立了赤衛隊,農會一起,開展減租抗租、海匪鬥爭以及抗日一系列活動。

這片土地上發生了一系列英雄事蹟,隨著一代一代人記憶流傳了下來。村里青史留名烈士有10多位。

村民記憶中,還保留著許多年前事件。例如人們記得1927年,離村遮浪海突然來了一艘船,講著普通話,有男有女,是南昌起義官兵。東尾村村民掩護了他們乘船前往香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