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鳥巢與中國傳統文化
延伸閱讀…
人類最早的建造活動是從建造“巢居”和“洞居”開始的。
有學者認為,在新石器時代,人類模仿老鼠、狐狸等野獸,學會了挖洞,這就是窯洞時代。
人類模仿燕子、麻雀等鳥類,學會了築巢,從而導致了築巢時代。
無論是河姆渡時期的吊腳樓,還是仰韶文化時期的瓜式房屋,都可以算是仿鳥巢。
筆者認為,人類的穴居生活並不一定是從動物那裡學來的,只要能使用簡單的工具,人類就可以挖洞避風避雨。
但建造“窩屋”就不同了,需要一定的技巧。
在所有動物中,鳥類的築巢過程是無與倫比的。
人類非常有可能觀察鳥類的築巢活動,並從中獲得築巢靈感。
對比鳥類和人類如何築巢。
以樓樓、廟宇等建築上的樓雁築巢為例。
它需要去遙遠的河灘撿小螺,放入土、木棍、唾液等築巢材料,然後一點一點地堆起來。
要形成一個碗形的巢穴,整個“工程”需要整整一周的時間。
聰明的人類祖先用石刀和石斧砍伐樹乾和樹枝作為建築材料,用草繩或藤條將樹乾和樹枝綁起來組成房屋結構,用灰泥和草莖混合建造了最原始的房屋。
可見鳥類和人類的築巢技術非常相似。
鳥築巢,也談“風水”
許多出土的文物和史料表明,早期人類崇拜會飛的鳥。
徽章 – 加冕神獸的臉也有鳥的形象。
史書記載,伏羲,中華民族人文之祖,為“風姓”。
古文字“風”與“鳳”有關,“風姓”即“鳳姓”。
人類崇拜鳥類,大自然從鳥類身上學到了築巢技巧。
好鳥選木棲,燕窩也講“風水”。
生活在澳大利亞熱帶雨林中的園丁鳥,為了建造美麗的新家來吸引異性,雄鳥總是選擇一塊既通風又採光的地方,還有林間空地、食物和水源豐富的安靜地方築巢。
而中國的風水文化也源於“潮劇時代”的選址佈局。
仰韶文化時期的氏族村落都分佈在河兩岸的黃土梯田上。
河流拐彎處,兩河交匯處,是當時人們喜歡居住的地方。
中國古代建築的最大特點是木結構。
“巢”是用木頭建造的“家”。
《說文解字》中對“巢”的解釋是:“鳥在木上叫巢,巢在洞裡。
叫殼,是木的象形文字。
”可見,燕窩是木結構建築的“始祖”。
五行中,“鳥巢”屬木,代表東方。
闞雨雪認為木代表“憤怒”,具有生機勃勃的內涵。
北京奧運會主會場以鋼鐵為“枝椏”,搭建了“鳥巢”,象徵著生命和運動,象徵著東方國家的崛起。
它的象徵意義正是符合體育的功能,符合中國的快速發展。
“鳥巢”讓燕京大放異彩
“鳥巢”之名意為“築巢引鳳”、“百鳥歸巢”,象徵著來自各地的運動員前所未有的盛會世界 。
“鳥巢”內的體育場看台呈碗狀。
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食財”和“財運”。
北京古稱“燕京”,“燕子”是北京的象徵,奧運吉祥物福娃中的妮妮是一隻會飛的燕子,妮妮是燕京的代表。
在北京市中軸線北端建設一個巨大的“鳥巢”,將使這座擁有千年曆史的名城熠熠生輝,其吉祥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