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我是陳灝明。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靜,智者動。山水相依,,實美景。這句話裡,體現了風水學知識。我們講,風水要有山有水。可說到有山有水,現在城市裡面人,偶有閒暇,哪能做到見山見水呢?今天我大家講一下,現代風水學中什麼是有山有水風水。
這個山啊,並要是自然界山,水要非要指河流。
風水講究像法,這個東西看起來是什麼,它什麼。所以山,代表一切建築物,只要是起來,山。那麼流動,只要是流動水,比如公路。這樣呢,要實現山水搭配,不是了。
那什麼說,有山要有水,有水有山呢?這兒用到太極圖來解釋了,這是一個太極圖。
還要大家糾正一下,太極和八卦是兩回事兒。感朋友可以去查一下,了解,我多做贅述了。那太極圖我們能知道什麼呢?太極圖告訴我們,一個陰陽概念。說有陰要有陽,有陽要有陰。你看,人一代一代生存延綿,從男女陰陽結合而來。生活這個世界上,兩個人會結婚,會成為夫妻。風水上認為女人陰,男人陽,二者結合叫陰陽結合。所以有陰,它是要有陽,有陽是要有。這樣,太極圖它轉動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叫陰陽互換,陰陽互長,它有很多說法。
太極圖原理,說世界上萬事萬物,包括人,不管是什麼,要符合陰陽理論,那麼。而好風水就是指人和諧,那要符合陰陽理論。拿一對夫妻來舉例子,夫妻兩人之間,理想狀態是什麼呢?。
兩人性格話,那生活會出什麼問題;要是其中有一個人性格強勢,這時候另一個人是一些。一個人炸毛了,另一個可以理智找出癥結,去撫順他。這,叫一陰一陽道。
所以有山要有水,因為山水,它是一種陰陽概念。這兒是山, 那麼山特點是什麼?。有一個什麼?有一個靜止。山是靜止,陰陽理論當中,東西,它是什麼呢?東西是陰,所以山陰;那麼水呢,比如說這個是水流,水特點是什麼?水特點是動,那麼動東西是什麼?是陽,水為陽。所以山和水配合,陰陽配合。
山,陰大,那水。什麼說,陽?大家要。像這個地方是一個天平,這個地方加一個砝碼,這個地方要加一個砝碼,叫。我們看八字是要講,兩邊加兩個,還是,如果,風水。所以山水,勢均力敵會。
如果這個山,水,那麼如果我們選擇住宅時候,要盡量靠近水;那麼如果水,山,我們選住房靠近山。於什麼?說,比如說這邊是一個砝碼,這邊是兩個,那麼說明,比如說這個是水,這個是山,說明水比山大,這樣話,我們住靠近山位置,那了。像稱秤,大家能不能了解,這個位置了,所以說要靠近它,我們要講究一個叫陰陽,陰陽這個概念是,陰陽要。
“負陰抱陽”說法《老子》中提出。風水理論“負陰抱陽”有兩層含義:背負高山,面江河,與《管子》講建都條件完全一致;二是坐北朝南,爭取陽光。古人“負陰抱陽,背山面水”來概括風水觀念中選擇宅、村、城鎮基址基本原則和格局。
背山面水是風水學基本原則。山體是大地骨架,是人們生活資源天然庫府,水域是萬物生機源泉。現代都市風水中。樓宇山,街路水。
中國古代聚落選址,絕大多數處河流彎環之中,而鮮有彎環外側,風水原理吻合。人類選擇背大山馬蹄形凹地,靠山臨水,這樣地方往往是青山翠綠,碧水常流地,整個生態環境表現出一派安定祥瑞氣。
風水理論上,“向陽”是成為“吉地”、“吉宅”條件。風水學山稱陽,水稱陰,山南稱為陽,山北稱為陰,水北稱陽,水南稱陰。於是地形要背山而面水,溫度、日照多、地勢高等統稱陽,而地方即背向“陽”。從生活經驗中,人們體會到“陰盛則陽病,陽盛病”,因而風水師選擇“陰陽”,尋找“陰陽合和,風雨會”,陰陽風水寶地,只有這些地方才能“陰陽序次,風雨時,春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備而樂成”,這種千古“向陽”經驗流傳,使歷代風水師強調“向陽”風水理論。
0若回山是父母,水流迴首,水若上山父母,定見出三公。共路兩神夫婦,認取真神路,仙人秘密定陰陽,便是正龍崗。
此特指雌龍天心,是何方位不公開,畢吃飯傢伙。回山步步高,如甲山回乙水,壬山回癸水,故說水流迴首。水只能低處流,故說,水若上山,父母,指和若回山是父母,那麼會出三公。
一左旋陽山,一右轉陰水,一路,陽山雌龍,零神水,陰水雄龍,正神水,這二龍相遇二水相交雌雄交媾,故說,共路兩神夫婦。
雌雄交媾這條路,真神路,路指高處,夫婦陰陽相合之處,神山方。故說,仙人秘密定陰陽,便是正龍崗。正龍崗神山方,崗者。
神山方對應零堂水方,山指,水指。那麼說了這麼多,何為何為零呢?故有下文。
何為,何為零?
陰陽二字看,坐知病。若遇正神正位裝,撥水入零堂。零堂知好,主取來山腦。水上排龍照位裝,積粟萬餘倉。
陰陽二字看,坐知病。若遇正神正位裝,撥水入零堂。零堂知好,主取來山腦。水上排龍照位裝,積粟萬餘倉。
陰,陽為正,零。陽,陰為正,以陽零。坐陽,坐陽要陰,陰陽相配,如暑得涼萬事吉昌。如坐陰,或坐陽陽,重陰重陽,像身處寒冬吹冷氣,身處酷夏吹熱氣,焉能不病?
所以,冬至陽生夏至陰生,冬至陰故陽,夏至陽故陰。到風水是這個道理,如雌雄交媾,下者而用陽,指面向上,上者陽而陰,指面向下,這樣才能交媾,才能有生氣。
雌雄交媾,雄龍主向外施陽,故以陰為。雌龍主向內吸為陰,故以陽為正。所以,如果是雄龍主動去交雌龍,雄龍位於上,雌龍位於下,即陽龍陰水,這種方式正神正排。
陽龍陰水,一路陰水正神水,另一路陽水零神水。如正神陰水立陰向正神,要水撥於零堂方。另一股零神水也好,但要主取來山腦。
主取來山腦,和葬經所說,夫朱雀源於生氣,派於盛,於大旺,澤於衰,流於囚謝,返不絕,有異曲同工,這城門訣。可嘆古今大師們,這些基礎入手,看道城門訣這一個名字,然後天馬行空生造信口開河。
天玉上篇只是基礎概論,正神和零堂方法,中篇內,說詳細。雌雄交媾,分陽龍陰水和陰龍陽水,所以介紹完了陽龍陰水後,下面開始介紹陰龍陽水。
水上排龍,水下,龍上,陰龍陽水,婦上夫下,位於上者面朝下,位於下者面朝上。這樣方式零神倒排,照位裝指零神水,積粟萬餘倉,言其富,指零神水主財。
明白了正神夫婦正位,零神倒排父母,那麼實地作用時,他們需要地形條件嗎?下面經文回答此問題。
0正神百步始成龍,水短遭。零神問長和短,吉凶斷。正神神向,地長百步行,如地短水短則神無力氣弱,了。好比一個男人大病初癒,正在養病期間本,不知節制房事反而縱慾,兇險。
地長百步是多呢?古人所說一步,和我們現在講一步,意思是。比如,我們走路邁左腿,左腳落地為一步,而古人所說一步,是右腿跟上來,右腳落地為一步。古人所說一步,於我們現在說兩步。所以,地長百步於現在150米左右。
而零神立零神,卻不是這樣,無論地長地短能,是地短水短只能立零神向才吉。
那麼,正神正排和零神倒排,這兩種方式,夫婦關係有什麼特性呢?下面講此。
父母排來到子媳,去認生剋。水上排龍照位分,兄弟子孫。
前面說過,正神正排陽龍陰水。分,甲龍癸水,丙龍乙水,壬龍辛水,和庚龍丁水。甲庚丙壬為婦,乙辛丁癸夫。夫上婦下為夫主動,夫主。
(一)每個城市喜歡誇自己人傑地靈,並暗示風水影響之下,每個居民運勢以及命格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一)每個城市喜歡誇自己人傑地靈,並暗示風水影響之下,每個居民運勢以及命格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一、新疆伊利八卦城 — — 特克斯二、三面湖光抱城廓 — — 昆明三、山如北斗,城鎖 — — 溫州四、三道水口鎖大江 — — 衡陽五、風水寶地 — — 深圳六、風水城市當中一個城市 — — 北京七、南京 — — 諸葛亮點評「鍾阜龍盤、石城虎踞,帝王宅。」八、西安 — — 十三朝古都九、洛陽 — —「生蘇杭,死葬北邙」。十、成都 — — 「天府之國」
(三)有人結合古今之變,談城市氣運。例如百度問答中有人提到「上饒是中國風水寶地,但現在靈氣大不如前」:
上饒是中國東南地區有龍脈地區,山川綿延;長江到這裡打個彎,水注入鄱陽湖,使時候上饒,人傑地靈,這可謂東南形勝。
鄱陽湖老爺廟一帶住著一位神靈,它居於深水中,為明清兩代上饒帶來了安定和財富;但不能過於接近它,否則它會視為侵犯,讓船隻沉。去年(編:2015年)我去老爺廟考察,地發現它離開了鄱陽湖!鄱陽湖靈氣走到了,整個上饒風水大打折扣。
什麼會這樣?我們祖先留下道德風尚徹底斷絕,物慾橫流,人口大量外遷,人們敬畏上天,祭祀神靈。神靈信任這裡。可惜!
還有人圖佐證說:明朝上饒一座酒樓,依山湖而建,修建得。我們只要看這座樓細節,知道上饒有多麼。
(四)於人們相信風水關乎城市氣運發展,因此雖社會主流意見是批判風水學,斥為封建迷信,但風水學城市規劃關聯,是建築學科、城市規劃學科、景觀學科常態。是這些學科及行業知識。
延伸閱讀…
雖然如此,但現代人傳統疏隔,文化斷層現象十分;風水學批評是封建迷信,大學和科研機構中不能正式學習、講授,業者或者只能自修,或找江湖上所謂大師、異人請教,以致這領域中充滿了訛誤、迷霧、似是而非、以訛傳訛現象。
我看過許多城市風水視頻、講義,其中有大量這種情況。
其中是講。如北京奧運會建鳥巢、水立方時,要動北頂娘娘廟,結果頻傳,挪改了位置。 2013年成都天府廣場修建四川大劇院時挖出了李冰埋鎮水神獸,結果當年發大水,四川省九十萬人受災,直接損失33.5億。 1999年上海建東西高架時,主樁無論如何打不下。書記求教於龍華寺高僧,知龍穴所在,壓著一隻鱷魚,樁子打背上,打不下去。高僧做法放開鱷魚(豬婆龍)後,工程才能進行,但高僧死了。所以目前大柱子上雕了九條龍以為厭勝。 ……
諸如此類,說來玩玩,無妨,可是能作為討論城市風水憑準嗎?何況說這些,會讓人相信風水云云只是玄談、只是鬼神迷信!
諸如此類,說來玩玩,無妨,可是能作為討論城市風水憑準嗎?何況說這些,會讓人相信風水云云只是玄談、只是鬼神迷信!
有一本《中國風水》說風水大師楊救:「卒於贛,葬雲中樂口」。這是抄《雩縣志》:「卒於贛,葬雩中樂口」抄錯了,於是楊公葬地江西搬到了山西。
還有人據《靈城精義》談城市風水規劃。看起來有道理,書名講城市嗎?何況劉伯溫它做過註解,不是權威嗎?
其實不然,這書是明代人偽託五代十國何溥名所撰,所謂劉伯溫注。而且此書是講陰宅,它創立三元三運之說,天地運結合起來,輔以河洛八卦,使陰宅風水學說適用性,有其價值,但城市規劃不是一回事。
談風水人,會引用楊救貧《疑龍經》、《撼龍經》、《青囊奧語》。楊公江西風水大師,開巒頭一派,龍、穴、砂、水四大綱目,觀來龍去水,影響是不用說。但其法主要是葬法,專著如《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是明證。 《青囊奧語》青囊兩字即本於郭璞。 《晉書.郭璞傳》記載隱士郭公《青囊中書》傳授郭璞;趙希弁《讀書後志》有《青囊本旨》一卷,云記撰人,演郭璞《相墓經》,可見其淵源。
事實上,中國風水學,郭璞是中間分界關鍵人物;早期沒有風水一詞,風水云云,出於郭璞。郭璞《葬書》:「氣,乘風散,界水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使有止,故謂風水。」是有關風水定義。這個緣故,郭璞後所謂風水學葬法主,主看陰宅廟宇、宗祠。論陰宅於陽宅,即使是看陽宅,一樣陰宅理言,子孫來發不發主
理氣派以時間和空間選擇術,羅盤定空間方位,並取八卦五行、飛星翻布定生剋吉凶,即年運宅墓坐向推算主人命運時空因素。方法固然形勢派,但性質相近,且觀察範圍縮小。住要是看宅形體結構佈局。
故羅經有三盤,正針(內圈)地盤,中針(中圈)人盤,縫針(外圈)天盤。他們基本只用正針(正針是地磁方位座標)。
其中玄空法流行一百二十分金,是指每山作五格分金,二十四山共有一百二十分金。玄空地理每山中間三格範圍內稱為下卦,左和右一格稱為卦或起星。
這些不是看城市方法。看城市是看格局,不是建一棟房子、點一處墓穴問題。不能東拼西湊,照抄明清風水地理書。
例如大家知道建房或點墓穴,基本上要背有靠,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可擱手,前有小丘作案山,前有水帶財。這是說法,可是實際上你看城市如此。
風水名城北京。北京山西邊,水則北邊,前面並沒有水。到紫禁城,更是如此。雖有挖湖掏出來土堆成景山,但北海中海南海環,連到後海什剎海,接到頤和園昆明湖。故水前而後。
那什麼如此講風水呢?是講,只是講是格局。什麼叫格局?傳統上稱為「形勢論」,像顧炎武寫過幾篇《形勢論》,《天下郡國利病書》,講天下大勢。是帝王學,是諸葛亮顧炎武這種人講求學問。
形式論自《禹貢》以來,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龍脈源於西北崑崙山,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中龍岷山入關中,秦山入海。南龍雲貴、湖南福建、浙江入海。每條龍脈有幹龍、支龍、真龍、龍、飛龍、潛龍、閃龍。龍脈形與勢,千尺勢、百尺形。勢是遠景,形是。勢是形崇,形是勢之積。有後有形,有形然後知勢,勢住於外,形住於內。勢如城郭牆垣,形似樓台門弟。勢是起伏群峰,形是單座山頭。龍脈集結處有朝案山。朝山案山是好似於朝拱伏案形山,像臣僚簇擁著君主。
延伸閱讀…
這是形勢。由此角度看北京,則朱子《朱子語類》說過:「冀都山脈雲中發來,前則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山前案,淮南諸山第二案,江南五嶺諸山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過於冀,所謂無風以散,有水以界之。」北京風水這講明白了。
如大家說房子要坐北朝南。這是,我國位於地球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於北迴歸線以北,一年四季陽光南方射入。朝南房屋於採取陽光,可以避北風。
但城市格局考慮可能。例如溫州有甌江、南溪江。郭璞考慮到地質實際情況,因為溫州北岸鬆,沙石沖刷,地基,所以他整個城市建到南面。
另外,有些城市風水沒有深究,看別人建了些風水建築,感覺,畫葫蘆,不知其實反而會受其害。
例如許多城市有上饒婺源龍天塔這樣風水塔。該塔浙源鄉風山村頭浙溪旁,是婺源僅存一座風水塔,是鳳山村水口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宋,後毀。於明朝萬曆年間。相傳,過去鳳山村多火災,故村民築塔鎮之。水口,是古時婺源每個村落領域入口。有如住宅大門,關乎宗族興衰。因而許多村市關鎖形勢地方,多建有文峰塔、文昌閣、橋、亭建築,藉以藏風聚氣,使村市可長住,人丁安泰興旺。
像上文提到衡陽列入全國十大風水城市,入選理由說即是它石鼓江山上建了一個塔。評選者說,如果找到城市龍脈,找到穴眼後要它鎖住,才能鎖住城市命脈。水口位置會做一些寶塔、建築物來鎖住。而衡陽是,三座寶塔鎖住了衡陽三個河眼,
這類傳說講法,說明了塔功能主要是鎮、鎖運。
塔,是印度建築,後隨佛教傳入而中土普遍流行了起來。可是佛教傳統塔是陰塔,主要用來盛僧人骨灰,蘇東坡詩所謂:「老僧死成新塔」。各城市村鎮塔是陽塔,功能是助陽氣、鎮妖邪、補風水,例如該處文風,建文筆塔或文昌閣來補益,所以稱為風水塔。 《陽宅三要》雲:凡都省、府庭、州縣、場市,文人、發科甲者,宜於甲、巽、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筆峰,只要過別山,即發科甲。或山上立文筆、或平修高塔,文筆。
興建這類塔風氣起於明朝初期(公元十四世紀),後來每個縣城每個鄉鎮有。補地勢、鎮水患、引瑞氣,建塔視為「地脈興,人文煥」大事。
然而,原則雖是如此,不是每市要建。風水若無缺陷,建它?塔城市建築原有格局搭搭呢?
新疆伊犁特克斯八卦城擬八十米高塔,個考慮例子。後來我它改成了太極壇,作為城市展覽館,可能是協調。
前面說過,風水說有古今之變,晉郭璞後稱風水,且重點轉為葬法。郭璞以前,情況如何呢?
黃宗羲《七怪》:「葬地說……今三變,每變而愈下。《周官》法亡,言形法者,變矣。」
是,古今三變:先秦算一階段,漢魏算一階段,東晉後算一階段。
相地之學,淵源可上追到《禹貢》。殷商甲骨文中有武丁相土作大邑卜辭,如:
貞:作大邑於唐土。 (金 611)己卯卜,爭貞:王作邑,帝若,我唐。 (乙570)庚午卜,丙貞:王勿作邑,茲(此)帝若。庚午卜,丙貞:王作邑,帝若。八月。 (丙86)
文中「爭」、「丙」是占卜者名,「貞」義問。前二辭問是否宜唐土作邑。後二辭卜問武丁王作邑,上帝是否允許。
這是占卜法決定營邑地點是否。 《商書.盤庚》記商王盤庚遷於殷說「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謂天帝將授命我們此建新邑,昌盛。
週人遷和營邑,見於史籍有公劉遷豳、古公遷岐山、成王營洛邑三次。每次相地相宅,勘察地理資源主,而占卜吉凶輔。遷豳相地情況,《詩.大雅.公劉》記載甚詳:「篤公劉,於胥斯原,既庶既繁。」公劉察看豳地原野,人多草。 「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於京。」察看各種水源,瞭望平原,登上南岡,可以看到整個都城。 「篤公劉,既博既,既景乃岡,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土地開拓後,公劉登上山岡,察看日光向背和水利;量度地,墾田種糧;測量山西面,豳地。 《大雅.綿》敘述古公亶父來到岐山下,帶著夫人姜女來「胥宇」。胥宇即是:「周原,堇荼如飴」,是說土地,「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是說占卜龜甲,得到兆頭,於是開始營造宮室。 《週書.召誥》記載了成王使召公相宅營洛邑史事,其中說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說「三日戊申,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厥既得卜(得吉兆),經營」。
以上所述相地法,是條件選擇宜土,然後占卜,卜得吉兆營宅邑。 《公劉》所述相地過程時,還提到測量日影,這是利用土圭和日影測定方位。 《週禮.夏官》有「土方氏」職,「掌土圭法,以致日景(影),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鄙。」所以相地相宅商周範,雖卜,方法則符合科學道理。
精彩是《週禮.考工記》。它城邑分為三級:第一級是「王城」;第二級「諸侯城」;第三級「」,即宗室和卿大夫采邑。城隅高度上,規定王官「門阿製,以為都城製,宮隅製,以為諸侯城制」。此外它提出了我國都城基本規劃思想和城市格局。
精彩是《週禮.考工記》。它城邑分為三級:第一級是「王城」;第二級「諸侯城」;第三級「」,即宗室和卿大夫采邑。城隅高度上,規定王官「門阿製,以為都城製,宮隅製,以為諸侯城制」。此外它提出了我國都城基本規劃思想和城市格局。
以上所說這種、築城、建宮室傳統,我們應注意到當時設專官掌管地理學。 《週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詔地事。」鄭玄注:「說地圖九州形勢山川宜。」《唐六典》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地圖。地圖學,中國。 《史記》、《漢書》言輿地圖甚多,各諸侯國有,但俱佚存。現存地圖有1974年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繪地圖二幅,其次為現存西安碑林劉豫阜昌七年刻石《華夷圖》與《禹跡圖》。書,則南宋之前圖經全帙存世《吳郡圖經續記》一種,北宋朱長文作。
《吳郡圖經續記》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卷首目錄外,上卷含封域,城邑、戶口、坊市、物產、風俗、門名、學校、州宅、南園、倉務、海道、亭館、牧守、人物十五門;中卷含橋樑、祠廟、宮觀、寺院、山、水六門;下卷含治水、跡、園第、塚墓、碑碣、事志、雜錄七門。門目上看,能看出一個主管城市方域人地理觀,事實上,規劃一個城市風水,如此總體考慮一個城市方方面面。
古代學王官,戰國時期,貴族凌夷,這些王官學流散於民間,因此促成了相地之學發展。
據《漢書.藝文志》整理,到東漢前期,講術數流派有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佔、形法六種,他認為出於明堂羲和史卜職。其中形法類「九州勢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度數、器物形容以求其聲氣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徵,非有鬼神,數。」山川、相城郭、相宮室、相人、相六畜屬。方法,觀形相,要論骨法類內結構,然後它們聲、氣結合起來綜合討論。